石小玲 陶磊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 200031)
资料患者男性,49岁。2018年12月进食时不慎将鱼骨咽下,当时出现咽部刺痛感,伴吞咽痛,不伴发热、出血、呛咳等。于外院行喉镜检查,提示右侧梨状窝肿胀,考虑异物擦伤,遂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物,予对症处理后患者咽痛症状逐渐缓解。之后患者仍感觉咽部不适。2019年3月再次出现吞咽痛,不伴发热、出血、呼吸困难等,来我院就诊。在表面麻醉下行70°硬性喉镜检查,提示:右侧喉咽后壁、右侧梨状窝底部红肿伴白色假膜样物,探查后未见明显异物(图1A)。颈部薄层CT检查:右侧梨状窝至声门旁间隙处可见一细长稍高密度异物影,长约3 cm;右侧梨状窝局部,喉咽侧壁、后壁及声门旁间隙处较肿胀(图1B)。遂以“右侧声门旁间隙异物伴感染”收入院,予抗感染等治疗。入院后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显微喉镜下异物取出术(备颈侧径路右侧声门旁间隙异物取出术)。术中从梨状窝底壁处仔细探查,见一白色硬质异物,用显微喉钳夹住异物一侧尖端,松动后拔出鱼刺1 根,长约3 cm。术后患者咽痛症状消失,继续予抗感染治疗4 d后痊愈出院。复诊无不适 症状。
图1 喉镜下观察及CT检查结果 A.喉镜下可见:右侧喉咽后壁及右侧梨状窝底部红肿伴白色假膜样物;B.颈部薄层CT检查可见:右侧梨状窝至声门旁间隙处可见一细长稍高密度异物影。
讨论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急诊常见疾病之一,不恰当的处理如强行吞饭团、韭菜等可使异物刺入黏膜下甚至进入食管。当患者有明确的误咽异物史,应详细检查口咽部和在间接喉镜下检查咽及喉腔。此外,硬性喉镜[1]、可视喉镜[2]、电子喉镜[3-4]、胃镜等均可用于隐匿性咽部异物的诊治,但各种内镜对游走至组织内异物的诊断具有局限性。
咽部异物以鱼骨最常见,常见部位为扁桃体、舌根、会厌谷、梨状窝[4]。由梨状窝完全刺入声门旁间隙者罕见,由于其部位隐蔽且患者无明显咽部刺痛感,因此容易漏诊。既往有声门旁间隙异物存留15 个月经颈部切口取出的报道[5]。异物存留时间过长可造成局部黏膜红肿、溃疡甚至化脓性感染。咽部异物还可致咽后间隙脓肿甚至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6]。个别异物还可游走至颈部,甚至穿透声带引起声音嘶哑[7]。本例患者异物在声门旁间隙内存留3 个月,除黏膜局部红肿外,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由于前方有甲状软骨板阻挡,异物无法继续向前游走。
本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先后进行了喉镜、胃镜等检查,但均未发现异物,最后依靠薄层CT 扫描才明确诊断。因此,当患者有明确的误咽异物史,内镜检查阴性但仍有咽部不适时应进一步行薄层CT 扫描,以免漏诊。CT 检查不仅能够显示异物位置,初测异物大小,还能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如甲状软骨板、颈部血管等的关系,有助于术中定位;异物存留是否引起局部黏膜肿胀感染、食管穿孔、食管周围炎、纵隔炎与纵隔脓肿等并发症也可通过CT 进行初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