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阁 叶雨文 罗华送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20~50 岁青壮年,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腰突症,椎体旋转移位,骨盆代偿性倾斜,可引起骶髂关节紊乱,造成双侧髋关节不平衡,出现“长短脚”现象[2],表现为“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侧凸角度Cobb 角<30°具有代偿性及可逆性,且未达到手术指征[3],故非手术治疗手法纠正脊柱侧弯及异常的腰椎生理曲度,达到脊柱两侧的内外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骨盆矫正与超微针刀疗法,可有效改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确诊为腰突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审核号:2016LH002)。
1.2 诊断标准[4](1)有慢性腰痛史。(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腰椎生理弧度改变、活动受限,脊柱代偿性侧弯;骨盆歪斜旋转,患侧臀部上翘,腰椎两侧肌肉不协调,触诊可及条索状交叉痉挛或颗粒样结节;直立时两侧腰臂间隙不对称。(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5)腰椎CT 或MR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6)脊柱X 线平片检查提示:脊柱冠状面侧弯,腰椎矢状面生理曲度变浅或消失,两侧髂骨和闭孔大小不一,两侧髂骨和耻骨联合处不等高,骶骨不居中。
1.3 纳入标准(1)符合LDH 诊断标准;(2)无严重心、肝、肾脏疾病;(3)意识清醒,无精神障碍,能配合检查及接受治疗的受试对象;(4)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心血管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2)推拿禁忌症患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疗法,操作参照“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学》[5],具体操作如下:(1)主要以揉、按等手法沿膀胱经走行从上到下放松腰骶部及下肢肌肉;(2)双手拇指叠指或以肘尖点压患者肾俞、委中、环跳、承山、阿是穴;(3)最后以腰部斜板法调整关节紊乱,松解粘连结束动作。每周治疗3次,1 周为1 个疗程,疗程4 周。
治疗组在常规推拿疗法基础上,予以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手法,具体操作如下:(1)、(2)步骤同对照组;(3)超微针刀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拇指滑动触诊患者足太阳、少阳、阳明等经脉寻找浅、中、深层异常的“经痹点”[6],予以标记消毒,左手按压“经痹点”,右手持超微针刀(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LJ4025R 0.40×25mm 金属管柄型)调整好刀口线,刀口线与“经痹点”垂直反复提插切割,直至左手感指下“经痹点”消失;(4)骨盆整复操作,以向右侧旋转为例:患者跨坐于正骨凳上,嘱患者右手抬起置于后枕部,左手向前绕过腹部,手掌置于右腰;医师用左手掌根抵压在受累髂后上棘处,作为固定手;告知患者将腰杆挺直,并缓慢小角度前倾,要求前倾过程中患者的背-腰-盆尽量成一直线,前倾角度以骶髂关节微微松动为宜,在医者带旋手引导下向右旋转,左手掌跟发力将患侧髂骨向左侧顶推,此时手下可有关节归位感;(5)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骨盆矫正之后,嘱患者缓慢小角度弯腰,弯腰幅度以指下感腰椎小关节微微活动为宜,随后医者带旋手引导其向右旋转,保持患者旋转过程中弯腰角度不变,当旋转至有阻力感时,左手拇指顺势将偏移棘突向左侧顶推,此时指下可有关节弹性回位感,且往往伴有“咔哒”的关节弹响声。然后保持施术姿势,缓慢转至端坐位。最后在施术棘突附近,顺着肌肉纹理走形方向,作简单的捋顺手法,以避免正骨后的肌紧张。每周治疗3 次,1 周为1 个疗程,疗程4 周。
2.2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1)腰椎侧凸角度(Cobb 角):摄站立位脊柱全长片,测量Cobb 角;(2)功能症状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7],JOA 评分总计29 分,分值越高代表腰痛程度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2.3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LDH 疗效判断标准[8]: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查体直腿抬高试验超过60°,基本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36.14±6.04)岁,病程(10.11±2.56)个月。观察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36.61±6.19)岁,病程(10.72±3.7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JO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 评分较两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JOA 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采用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JOA 为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
3.3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治疗前后Cobb 角比较 两组治疗前Cob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Cobb 角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治疗组治疗前后典型病例Cobb角见图1-2。
表2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Cobb 角比较(°,)
表2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Cobb 角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组采用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Cobb 角为腰椎侧凸角度
图1 治疗前Cobb 角
图2 治疗后Cobb 角
3.4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80.6%;治疗组临床疗效构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腰突症患者表现为“腰-盆-髋”脊柱内外力学失衡。中医古籍中虽有“龟背”“脊僵”之说,但现代医家更倾向于将本病归入“筋骨病”范畴。《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骨肉相连,筋可束骨,诸筋从骨,联续缠固,手之所以能摄,足之所以能步,凡阙运动,罔不顺从。”正常生理情况下,筋能束骨,骨能附筋,两者相互制约平衡,保持关节稳定性,从而协调人体关节运动。患者腰痛日久,可致筋脉拘挛,筋不能束骨,骨不在其位,肉不得连续附着于骨,临床表现为肌肉痉挛,导致“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表现。
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肉、筋、骨”三个层面的异常病变,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主要由“松肌、舒筋、正骨”三部分组成,第1 步,“松肌”操作是“筋骨平衡”治疗的基础。运用传统的按、揉等推拿手法操作作用于膀胱经,不仅可以改善肌肉痉挛,还可以疏通经气,活血止痛[9]。第2 步,“舒筋”操作通过触诊寻找经络痹阻点[6],“经痹点”表现为压痛点明显,由轻到重的触诊可有紧张的肌反应点和异常关节结构,通过超微针刀直接切割浅层“经痹点”,打破筋膜高张力状态,从而激发经气,解除软组织牵拉效应,起到迅速松解筋膜的效果。第3 步,“正骨”操作,相较于常规的腰椎斜板法,骨盆矫正手法定位更加准确,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除了腰椎侧弯,往往伴随骨盆旋转,腰椎复位与骨盆矫正同步进行,更符合脊柱-骨盆的整体观。“正骨”在筋肉松软的基础上,予以复位矫正类手法,以达“骨正”之目的。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针对“筋-肉-骨”失衡的处理环环相扣,共奏“肌顺、筋柔、骨正”之功,亦是该法疗效持久稳定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正骨推拿疗法可有效改善腰突症患者症状[10],骨盆矫正手法可明显增加腰椎后关节的活动度,有效调节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的距离,提升椎管内容积,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有利于局部水肿的消退,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纠正脊柱侧弯畸形及异常的腰椎生理曲度,重塑脊柱内源性平衡[11],综合手法治疗腰突症疗效远高于单一手法治疗[12]。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腰椎侧凸角度,JOA 指标,证明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不仅能够有效减小腰椎侧凸角度、减轻患者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针对“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优于传统推拿疗法。
综上所述,骨盆矫正结合超微针刀疗法治疗“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突症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腰椎病变引起的疼痛,纠正脊柱侧弯,重建腰椎椎体及骨盆合理的生物力学结构,从而达到脊柱新的内外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