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吉芳
(铜陵市枞阳县种植业(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土肥站,安徽枞阳 246700)
枞阳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滨临长江下游北岸,境内倚山怀湖,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腹部低洼,自南向北呈平原-丘陵-山地3 级阶地,构成5 个构造地形区域。区划调整后枞阳县现辖16 个乡镇,国土总面积147 343 hm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耕地面积53 643.74 hm2。种植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小麦、蔬菜、茶叶等,2020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5 000 hm2,总产量477 000 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9 466.7 hm2,小麦种植面积9 200 hm2,油菜种植面积15 000 hm2,蔬菜种植面积7 466.5 hm2,茶叶种植面积近1 700 hm2。枞阳县种植面积3.3 hm2以上的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合作社有2 200 多家,种植面积30 000 hm2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8%以上。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到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农农发[2015]2 号)要求,在确保主要作物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枞阳县及时制定了《2016—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枞阳县化肥施用定额制指导意见》,快速准确组织实施,开始大规模试验示范,每年示范面积达3 000 hm2以上,2020 年在汤沟、藕山两乡镇各集中连片建立666.7 hm2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在其他各乡镇建立33.3 hm2示范片,全示范区(片)实施化肥使用定额制,有力地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同时开展组织实施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配方肥等多种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大力促进枞阳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推广。自2015 年枞阳县化肥使用量有了明显下降(表1)。
表1 枞阳县各年份化肥使用量
从表1 可以看出,枞阳县化肥使用量从2015 年的55 309 t 下降到2018 年的50 524 t(2018 年由于东部陈瑶湖、老洲、周潭3 个乡镇划归铜陵市效区,耕地面积减少了11 333.3 hm2左右,3 个乡镇化肥使用量没有统计在内),2020 年化肥使用量下降到37 802 t,主要大宗农作物的化肥利用率氮肥从34.5%提高到37.8%,磷肥从18.3%提高到24.6%,钾肥从44.3%提高到48.7%,化肥利用率加权平均达40%以上,同时实现了全县耕地化肥平均用量和农作物播种平均用量双降,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80 000 hm2,配方肥应用面积40 000 hm2,推广配方肥15 000 t。采集土样、分析化验、试验示范,利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采用微信、QQ 或短信发送,每年为枞阳县2 200 多个规模生产主体30 000 hm2耕地开展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指导服务,分作物、分区域明确施肥配方和施肥量,完成了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小麦等施肥指导体系,推进“一户一策”“一业一方”等精准施肥模式,提高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到位率,对规模种植户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到位率达100%。
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以及秸秆粉碎还田、留高茬还田、过腹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增加有机养分施用比例,替代一部分化肥投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提升耕地基础地力。枞阳县水稻种植面积大,水稻秸秆大部分都以粉碎或留高茬方式还田;茶叶施肥方式主要采用有机肥+茶叶专用肥或配方肥模式,一般施用1 500~2 250 kg/hm2商品有机肥或腐熟饼肥+300~450 kg/hm2配方肥。
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肥料,优化肥料结构。重点推广施用配方肥料、缓释肥料、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水溶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以及土壤调理剂等,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提高肥料产品的针对性。
大力推广新型施肥机械,深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改进施肥方式。重点推广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机械深施、适期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施肥技术,逐步淘汰浅施、撒施、表施等落后施肥方式,提高施肥的精细化水平。枞阳县利用家族农场、农机合作社大力推广水稻机械侧深施肥,建立水稻侧深施肥核心示范片,辐射带动全县规模生产主体进行机械侧深施肥2 700 hm2。
因地制宜创新耕作制度,大力推广“菜(绿肥、油菜)-稻”轮作、“果(茶)-绿肥”间作、“稻-鱼(虾、鳖)”共生等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统筹实施农田土壤养分周年管理,平衡和减少周年肥料投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枞阳县十几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耕地土壤化验数据和试验示范的成果,提出水稻施肥原则:减氮、补磷、稳钾,推广应用缓控释肥。主要措施:一是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减少肥料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要周期性深耕深松和保护性耕作;三是恢复发展冬闲田种植绿肥、推广配方肥缓控释肥、增施有机肥。对西北部乡镇稻区要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提高耕地质量。
小麦施肥原则:减氮、控磷、稳钾、补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提倡使用硝态氮和氮肥增效剂。主要措施:重点推广小麦水肥耦合、氮肥后移和“一喷三防”技术,结合深松整地、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技术和雨后适时适量施肥;加大秸秆还田量,增施有机肥;在3 个江心洲等适宜区域实行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大豆、花生等作物推广根瘤菌。
油菜施肥原则:控氮、稳磷、适钾、补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措施:一是要增施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用量2 250~3 000 kg/hm2。前茬若是水稻建议秸秆全量还田,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对缺硼地块,要适当追施硼肥,在蕾薹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硼砂水溶液750 kg/hm2,间隔7~10 d 喷施1次,连喷2 次。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枞阳县玉米种植面积近2 300 hm2。玉米施肥原则:减氮、节磷、增钾,配合施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推广缓控释肥和种肥同播技术。主要措施:重点推广高效缓控释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秸秆还田量,推广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普及玉米种肥同播技术,防止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果、蔬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肥一体化也有了很大发展,果、蔬水肥一体化面积近200 hm2。施肥原则:减氮、稳磷、增钾,有针对性地施用硫、钙、锌、钼等中微量元素,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主要措施:果、蔬注重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有效控制氮磷钾用量;设施农业应用秸秆和调理剂等改良盐渍化土壤;使用石灰等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发展果园绿肥;利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等碱性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对设施农业中高效经济园艺作物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枞阳县自2012 年引进‘安白一号’白茶后,白茶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近1 700 hm2。茶叶施肥原则:减氮、稳磷、补钾,配合施用锰、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增施有机肥,间作绿肥。主要措施: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绿肥”“茶-沼-畜”“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改进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深施、沟施、穴施和叶面喷施,把茶叶化肥N∶P2O5∶K2O 的施用比例5∶0.5∶1 调整到3∶1∶1,有效节省肥料流失,增加茶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