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许昌鼎力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河南 许昌 461000)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第三方外部社会审计,是社会公众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整个经济信息起到独立的鉴证作用,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仍处于发展阶段,在风险控制和风险承受方面的能力较弱。审计失败事件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只顾发展,忽略了对审计风险进行管控导致的。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保证社会审计鉴证经济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之道。
1.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对实质上存在误报的财务报表提供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是一个与审计过程相关的技术术语,并不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的法律后果,如因诉讼、负面宣传或其他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业务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而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并不能在审计结束时以数学形式加以确定,因为审计人员并不知道哪里存在风险,而是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这种风险。
2.审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是当前审计业务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通常会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即依据部分抽样的特性来判断整体的特性,所以最后得到的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第二,普遍性。审计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风险,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不会转移和消失。第三,潜在性。审计责任是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条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要对自己的审计的结果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这就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第四,偶然性。在审计活动中,审计人员可能在不经意间失误,且接受了该风险,又在不经意间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五,可控性。审计要为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既然看到了风险的存在,就应该寻找对应的方法进行规避,并且要一直保持专有的职业谨慎,把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1.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减少损失
审计业务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无法避免,而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事务所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风险进行管控,并且制定相应的办法,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析、管理,并且有效执行,从而减少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给事务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有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对抗性
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以中小事务所为主,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实力上,风险应变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不是很强。如果事务所不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一旦外部不确定风险因素发生变化,事务所就会手足无措,难以应对突发风险。只有对风险进行管理,才能提高风险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有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能力,提高竞争力
事务所在能力方面也有风险因素存在,事务所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某种风险变动剧烈,无法预测时,可以对审计计划进行调整,采取其他程序以减少风险的发生。这有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能力,提高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长,但事务所的传统审计业务却受政策影响不断减少,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成为获取业务的重要因素。现在审计投标还出现了低价中标的现象,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业务,直接下调审计费。收费降低后,会计师事务所要想生存,势必采取其他方法降低审计成本,如减少审计时间、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减少项目的人力投入等,导致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各环节出现一定的风险。
审计的独立性是社会审计的关键。许多单位需要审计报告,又不想自己委托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就让提供审计报告的企业出资委托事务所出具报告,从而出现了自己出钱审计自己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依赖于企业,一些事务所为了求生存、谋利润,甚至与企业经营者共同粉饰财务报表。这样的审计虽然也按照审计程序进行,但是其独立性大打折扣,出具的审计报告也难以保证客观与公正。
注册会计师只有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才具备承接审计工作的能力。如果缺少必要的能力,就难以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随着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判断风险的大小与其存在的地方。一个能独立完成审计工作的合格的注册会计师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很多年,其能力不是考取证书就能获得的。平时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职业质量问题,不是因为审计程序失误,而是注册会计师缺乏足够的实操能力和经验,专业能力较差或者实践经验不足导致的,这会使审计工作出现风险。
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但是会计师事务所并不会将审计重点放到平时,及时制定审计计划,认真执行审计程序,认真获取相关的审计信息,而是机械地按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要求走一遍审计程序,完成审计底稿,把该执行的审计程序走完,做得非常死板、非常程序化,没有自己的思考。
事务所企业虽然不搞垄断,但是应当抵制用压低价格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组织部门,要为审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应了解低价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机,并将这种低价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进行约谈,让其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提供审计计划,时刻关注其业务质量是否符合业务要求。
所谓的独立性是完全诚实、公正无私、无偏见、客观认识事实、不偏袒。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其是注册会计师的立足之本。注册会计师要使审计报告的使用人相信,所出的审计报告是客观公正的,没有与审计单位串通,没有经过粉饰。假如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在业务中相互串通,在业务中存在利害关系或屈服于外界,报告的可信度就会降低,就无法使报告的使用人信服。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引入审计委员会组织,审计委员会独立于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在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前,由审计委员会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对客户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后,再让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这样注册会计师就不会受被审计单位的影响,从而独立开展审计业务,提高审计业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这种教育和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每年出去听听课就行了。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在完成具有代表性的业务后,开一个总结会,把具有代表性和共性的问题在内部进行分享;可以将项目较小的业务、单一的业务交由刚取得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来完成,以提高其实操能力。注册会计师平时需要注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操能力,不断了解新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在完成业务之前,要对被审计单位有充分的了解,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客观情况编制出对应的审计计划,再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对重大的、可疑的相关业务实施实质性的程序,从而摆脱底稿走程序的问题。
本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和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指出审计业务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不可能降至零,也不可能被消灭。同时,从审计收费、事务所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和审计底稿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规范审计收费、提高事务所的独立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和实践培训,以及加大审计证据对审计意见的支撑力度等对策,对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和化解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只有主动及时地识别风险,并制定解决方案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才能把风险降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使会计师事务所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