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硕
《g小调协奏曲》是巴洛克时期具有典型与代表意义的双簧管作品之一,被誉为国际性作曲家的亨德尔以简洁的创作手法描绘出华彩乐章,其所创作的双簧管器乐如同演说般带有说服性、鼓舞性与感召力,与巴洛克音乐精神相吻合。不仅如此,作曲家亨德尔对自身曲风的忠诚、对意大利、英国等国家音乐素材的融合、对音乐创作的不懈探索,使得《g小调协奏曲》不受国界的限制,既有德国音乐的庄严肃穆,意大利音乐的华丽绚烂,又有着英国音乐的合唱色彩。巴洛克时期是双簧管音乐的鼎盛时期。步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多元化、多样化及个性化音乐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双簧管音乐再次崛起。在此背景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双簧管作品,汲取其创作精髓与艺术理念,对双簧管的民族化、大众化与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簧管作品《g小调协奏曲》创作者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年—1759年)是巴洛克时期英籍德国作曲家,年仅10岁的亨德尔开始第一次作曲,11岁后前往柏林并以其古钢琴演奏上的技艺获得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认可。正如德国历史学家格奥尔格·戈特弗里德·格维努斯对亨德尔的评价“没有人像亨德尔一样抓住天赋的灵感。”亨德尔的音乐天赋、艺术远见及其对音乐意境的孜孜追求,使其在歌剧、清唱剧、器乐等多个音乐领域内达成极高的艺术造诣[1]。
亨德尔与巴赫同为德国人,但其音乐创作成就大多在英国取得,他忠于音乐、忠于自己的曲风,堪称和声与赋格方面的大师。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亨德尔的乐思不受国界与风格的限制,牢牢把握住音乐的正确核心,稳稳地把握住自我且从不迷茫。在和谐性、平缓与柔和至上的巴洛克时期,亨德尔的音乐创作丝毫没有脱离音符所依托的旋律,在追求自然声音与音乐流畅性的时代,亨德尔敢于通过艺术性加工使得其笔下的音乐带有跳跃性、灵动性与生命力,如同脉搏一般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亨德尔在音乐创作中善于融合多种风格的音乐艺术手法,其音乐体裁与风格布不拘一格,相对于巴赫所创作的音乐而言,亨德尔的音乐带有明显的说服性、鼓动性与感染力,简单但不失浑厚、欢快洋溢但不失深刻内涵,对于欣赏着而言更为“通俗”且易于接受。亨德尔一生创作了40余部歌剧、26部清唱剧、近80首康塔塔与大量宗教音乐,其创作的协奏曲、奏鸣曲音域宽广、节奏有力,广泛吸纳英国、意大利及德国音乐特征,尤其是其创作的《g小调双簧管协奏曲》更是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的代表性、典型性曲目。
双簧管作品《g小调协奏曲》虽然带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但忠于自己曲风、追求音乐境界的亨德尔在创作中并非盲从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正如德国作曲家、音乐作价约翰·亚当·席勒所说:“没有一个作曲家能像亨德尔这样忠于自己的曲风,他奠定了音乐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亨德尔对于音乐核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决定其所创作的双簧管作品除带有不可磨灭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色彩外,还有着独特的魅力。分析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总体风格,可以进一步凸显《g小调协奏曲》的音乐艺术造诣[2]。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发展本质上为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以辩证方法论看待音乐发展历史,可见其对音乐时期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即某一音乐风格发展至鼎盛时期,孜孜追求创新、本心与音乐最高境界的作曲家、音乐家、演奏家们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与演进出新的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继承与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艺术,在协同发展主调与复调的同时为器乐、歌剧、清唱剧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时期,双簧管音乐之所以达到鼎盛时期,一方面是由于音乐巨匠们不断对双簧管的形制进行改进。双簧管流行之初其实是14世纪出现的“肖姆”,受形制限制,其声音粗糙、音色差,只适用于野外吹奏。至巴洛克时期,法国音乐巨匠将一类肖姆改进为Hautbois-双簧管,至此,现代意义下的双簧管才真正问世。改制后的双簧管使用双簧哨片,以空气柱振动发声,可改变音高且善于表情、极富歌唱性,在追求自然流畅歌声二度巴洛克时期受到诸多乐队的青睐;另一方面,在巴洛克时期对器乐不断探索的支持下,双簧管器乐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音乐创作体系及表演程式。通常情况下双簧管音乐为三乐章结构,各个乐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共同服务于音乐整体情感的表达与情绪的变化,且作曲家们创作双簧管音乐的手法愈加多元,复调、模进手法,再加上双簧管演奏的灵活性、平稳性使得其与其他乐器交相辉映,共同打造出具有层次性与感染力的音响效果。
时至今日,巴洛克时期双簧管曲目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可见双簧管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长足发展。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总体风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节奏平稳规整、鲜明有力、轻快洋溢但不失稳重与浑厚,通常每一乐章仅表达一种音乐情感,其中会穿插一些自由节奏,使得乐章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为音乐的进行与意境的营造增色。(2)旋律平缓悠扬、灵动流畅,音乐艺术家们常以模进、复调等形式描绘音乐色彩,体现音乐特征。相对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艺术而言,巴洛克时期音乐旋律追求的是对情感的自然流露与深情演绎,而非如歌般自由的旋律。(3)巴洛克时期音乐力度与现代处理方式截然不同,现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常以上下行渐强渐弱控制着音乐力度的大小,而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家们则以乐句为基本单位,通过阶梯式的力度转变调节音乐的紧张度。(4)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虽然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但对于演奏者而言,因谱面上并无明显的强弱与速度标记,在演奏时更多地需要依赖于演奏者的“二次度创作”,即深入作品、与作曲家进行心灵交互,感悟其情感基调与表达意图,再将内心感悟与演奏融为一体即可诠释作品。由此可见,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演奏具有较强的即兴性特点。(5)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以大量的不和谐引进行调性转变,可更加完美地体现音乐情感。(6)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作品多以调式调性命名,并无具体的音乐形象,因此通常遵循大调明朗、小调暗淡的原则[3]。
双簧管作品《g小调协奏曲》创作于1704至1705年,首演于1863年,虽然是亨德尔众多作品内成名较晚的作品,但因其融合多种音乐艺术风格、带有浓郁巴洛克时期色彩、体现出作曲家高超的技法与独特乐思,一经演出便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在音乐文化交流愈加频繁,音乐文化融合程度进一步提升的新时代背景下,若想创作出如《g小调协奏曲》一般优秀的双簧管作品,推动双簧管音乐的发展,亦或是想完美诠释该作品,使其在我国音乐土壤中生根发芽进而实现民族化与大众化转变,便需要深入掌握其作品特色与演奏技巧。
《g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为庄严的慢板,以乐队伴奏为起始,整体音乐氛围庄严肃穆,带有德国音乐典型特征。双簧管旋律开始,如清流般缓缓流入,在以十六分音符附点节奏的伴奏声中,双簧管旋律低沉哀婉,奠定了第一乐章的情感基调。第一乐句末尾处,双簧管旋律进入与之相关的降B大调。第一乐句结束后,乐队伴奏填补乐曲空白,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下一乐句,音乐由降B大调转变为降E大调,此时双簧管表情与如歌性展露无疑,似是在沉思中低吟浅唱,亦或是对绵长哀婉的故事娓娓道来。随后,乐曲转入d小调,最后回归主调g小调。在一系列的变化中,双簧管旋律适中充满忧虑与哀愁,大量的长音也将双簧管的音色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更加精准地向听众传达第一乐章的情感与情绪变化,体现出双簧管的独特魅力,演奏者可以在吹奏第一乐章的长音时采用颤音技巧,把握好声音颤动的频率与幅度,控制好音符的时值,便可以将第一乐章暗淡、哀伤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4]。
《g小调协奏曲》第二乐章为快板,相对于第一乐章而言,第二乐章在起始部分便打造出轻快洋溢的音乐氛围。双簧管旋律带有跳跃性,律动轻快、情感鲜明,快速但均匀的十六分音符贯穿于整个乐章,形成该乐章的主要音乐结构。乐队伴奏与双簧管演奏交相辉映,情感与情绪的急剧转变使得乐曲具有动感、生命力。第二乐章双簧管演奏主要运用连音与吐音(断奏)技巧。在连音演奏时需要保证气息充足、集中、扎实、有力,注意口型、唇部压力与哨片之间的协调,通过控制气息量保证演奏连贯流畅,并适当采取滑音、延音技巧使得音色统一、饱满,旋律轻巧自然,进而与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与情感相契合;在吐音演奏时同样需保持气息充足,起奏时口型与气息快速就位,舌头离开哨片的动作应干净利落,尽量减少参与的发声部位。在控制音尾时,需要结合音乐速度选择舌头终止音或气息终止音方法,以保证双簧管声音跳跃灵动。
《g小调协奏曲》第三乐章为萨拉班德舞曲(广板)。作为西欧古老舞曲之一,萨拉班德舞曲速度缓慢、气氛庄重,是古典组曲中四首固定舞曲中的第三首。亨德尔所创作的萨拉班德舞曲,在音乐中弥漫着挥之不尽的悲凉。在《g小调协奏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整体上哀而不伤,带有西欧古典音乐的高贵与隽永。相对于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的总体风格特征而言,亨德尔创作的双簧管作品总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在以和谐性至上的巴洛克时期,亨德尔总能以“不和谐性”的元素体现自己独特的乐思与对自身曲风的孜孜追求。不管是作曲家以古老萨拉班德舞曲为体裁对其进行艺术性加工,还是在主题调性中穿插的复调色彩,都表现出亨德尔的音乐天赋与艺术造诣。第二乐章双簧管音色甜美,与凝重、庄严的萨拉班德舞曲风格产生鲜明的对比,演奏时应当把握好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创作思想,了解萨拉班德舞曲的艺术特征及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精准演奏出乐曲的节奏[5]。
《g小调协奏曲》第四乐章为快板,音乐色彩鲜明靓丽,情感欢快洋溢,与第三乐章形成鲜明对比,且与第二乐章交相呼应。在该乐章中,大跳音程的运用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气息,体现出活泼轻快、积极向上的音乐特征。第二乐章中双簧管的演奏以柱式和弦为主,与伴奏共同织就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演奏时应当注意与其他乐器的和谐统一,尽量保证音色协调、情感一致。与此同时,双簧管旋律与整体旋律交织融合,体现出作品整体的调式调性与结构特点,演奏时应当将自身情绪情感融入到音乐整体氛围之内,感受双簧管旋律的流淌,体会双簧管独特的音色,才能更加完美地诠释该部双簧管作品。除此之外,第四乐章的结尾部分为全体合奏形式,作为整部乐曲的结尾,其强大且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震撼人心的磅礴气势给人带来极佳的视听享受,且以极强的震撼力引人遐想与深思。
《g小调协奏曲》为英籍德国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于1704至1705年创作,于1863年首演的双簧管作品。除带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情外,作曲家对自身曲风的忠诚及对音乐境界的孜孜追求,使得整部作品特色鲜明,魅力十足。就该部作品而言,其四个乐章的结构与巴洛克时期双簧管音乐作品的三乐章结构具有一定差异,且在以和谐性至上,逐渐淡忘旋律的巴洛克时期,《g小调协奏曲》主题与复调交相辉映,对西欧古典音乐的继承发扬,对多元音乐创作手法的灵活使用,使得该部作品成为流传至今的双簧管作品典型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