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昌
樊迟曾向孔子请教“学稼”“为圃”的学问,孔子不悦,直斥其为“小人”。(《论语·子路》)虽然“小人”并非一定是道德贬义,但仍不免有轻贱粗笨体力劳动的嫌疑。蔡尚思先生曾谓孔子的思想“不利于劳动者生产者,而大利于有闲者享乐者”,“孔子的圣,原来只是圣于贵族生活”(蔡尚思:《中国传统思想总批评(附补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1页)。也有学者指出,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体现了鄙视劳动人民的贵族偏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给青年讲话时也曾谈到,孔子教育青年“不实行劳动”。应当说,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孔子培养、鼓励学生成为“劳心”的“治人者”是很自然的事。即便如此,我们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实践对我们当前开展劳动教育仍具有启发、借鉴价值。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从事任何形态的劳动都需要的。孔子是认真负责对待工作的一个典型。《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据此可知,孔子曾担任过职位很低的小吏,但工作认真负责。管理仓库的时候,他把账目记得准;管理牲畜,把牛羊喂养得茁壮。孔子强调“忠”“敬”,一定程度上就是他认真负责工作态度的思想升华和理论体现。他的学生曾子特别强调一日“三省”,其中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说“尽己之谓忠”。通俗地讲,“忠”指给人办事尽心尽力,不敷衍。樊迟问“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在孔子看来,生活起居庄重谨慎,处理事情认真负责,给人办事尽心尽力,是“仁”的体现。孔子认为“君子有九思”,其中之一是“事思敬”;(《季氏》)宋儒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主一无适”就可理解为我们今天所谓的“专心认真”。做事三心二意显然不能被称之为“敬”,“事思敬”就是指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执事敬”“事思敬”的“事”,并不特指某种劳动,而是具有普遍性的。
孔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培养行政领导的学问。孔子讲“为政以德”(《为政》),特别重视从政道德,而从政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忠”“敬”。孔子曾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应当做到“敬事而信”(《学而》),“敬事而信”意思就是“临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子路问“政”,孔子说“先之劳之”,以及“无倦”(《子路》)。朱熹解释说:“凡是以劳苦之事役使人,自家须一方面与它做方可率得它。”([宋]黄士毅编,徐时仪、杨艳汇校:《朱子语类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157页)子张问“政”,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仍然强调领导者应当不知疲倦、尽心尽力。孔子对从政道德的探讨,对忠、敬的强调,是对所有形态的劳动都是适用的。也就是说,不管从事什么劳动,要想干得好,都少不了“忠”“敬”态度。
劳动者失信,不仅造成社会诚信危机,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增加社会运行成本。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
张晋藩先生说,中华民族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诚实守信待人接物的民族精神。凡是诚实守信的人被称为“君子”,狡诈行骗之徒则被视为“小人”。重君子而卑小人,是一种道德风尚。(张晋藩,《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法律》,《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第195-200页)这种道德风尚的形成与孔子的努力不无关系。孔子曾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述而》)。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强调政府得不到民众的信任便无法维持;孔子言“志”则说“朋友信之”(《公冶长》),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孔子学生曾子强调一日“三省”的重要内容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学生子夏也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孔子还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可以说,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做到诚信,要坚持“义”的原则。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君子以“义”为质,通过守“信”来完成它。“义”之于“信”更带根本性,这也是孔子为什么会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子路》)的原因。为此,须特别处理好义利关系。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强调“君子义以为上”(《阳货》),明确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总的来看,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坚持认为,要以义为先,以义为重,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见得思义”(《子张》)。
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不管是国家治理,还是个人成长成才,“修身”是基础,强调“其身正,不令自行”(《子路》)。强调修身、强调诚信、强调“见得思义”,都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每位劳动者坚守的基本职业道德。
劳动就要付出辛劳,同样的工作干久了就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在劳动竞争激烈、职业变动快的社会大背景下,劳动者更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应对的大问题之一。
孔子作为从事数年教育事业的老师,他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诲人不倦”精神,显示出很高的职业境界。孔子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论语》中孔子两次述及“诲人不倦”。有学者明确指出,“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试想,一位老师迫于生计而工作,感受到的只是压抑、痛苦,他能做到“诲人不倦”吗?“诲人不倦”言简意深,所体现的崇高工作境界却并不容易达到。
在中国古代,孔子之所以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恐怕与其秉持“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密不可分。当我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和意义的时候,当我们觉得每天辛苦劳作是迫不得已的时候,孔子却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显然,在他在劳动中体会到的是“乐”而不是“忧”!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有过如“丧家犬”的窘迫,但始终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韧劲。孔子何以能在上下求索中保持“乐以忘忧”的心境呢?这与他的追求有关。孔子讲“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还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学而》)。显然,他心中有“道”!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59页)孔子之伟大,就在于他有“谋道”的胸怀。学生子贡曾评论孔子“教不倦”时说:“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诲人不倦”是“仁”的体现。“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在孔子看来,从事教育是自我仁德的实现,并非谋生的工具。孔子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与担当,正是“求仁而得仁”,何怨、何忧之有?孔子还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一些年轻人对“谋食”似乎没有那么紧迫了,无所事事者有之,宅家啃老者有之,游玩终日者有之,这在当下或有人羡慕,但在孔子则不能容忍。孔子希望人们有所用心,而不是无所事事,无所追求,这在今日不也是很有教益吗?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每位劳动者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就要面向未来,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孔子是勤学好问的典型。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天生有智慧的人,他奉行的是勤学敏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孔子自认为与人不同的地方是“好学”。孔子赞赏孔文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赞赏颜渊“好学”,并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八佾》),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孔子晚而好易,韦编三绝。可以说,孔子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和思考,毫无疑问,他是终身学习的榜样。孔子自述“学而不厌”(《述而》),正是对这种可贵的终身学习理念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孔子所谓“学”,首先是道德之学。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不断进行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这是孔子所忧虑的事情。当前,人们普遍重视获得劳动技能和知识,忽略身心修养,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应当强调,道德自修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每个人都具有提升自身“仁”德的能力,这是孔子终身学习思想给我们每个当代劳动者的启示。同时,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等,这些结合自身学习和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仍是今人开启智慧的钥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思想道德理念,具有永不褪色的价值。新时代劳动者能不能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能不能有意识地培育“诲人不倦”的职业境界、“学而不厌”的终身学习信念,事关人们以什么样的劳动精神面貌担当时代重任。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国家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优势,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承载民族未来的广大劳动者克难攻坚、闯关夺隘、行稳致远的重要精神力量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