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逾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术研究多以古鉴今,少抚今追昔,因后者是更艰难的学术之路。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杨义先生的学问之道逆向行走:从鲁学到现当代文学研究,继而远征古代文学,走向绘制古今中国文学地图,溯源先秦诸子发生学,从文本中来,到理论中去,以渺远视野、厚重理论根基、宏阔的中西文化比较方法,博古通今,中西跨界贯通建构中国原创诗学。
杨义先生是广东电白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杨义先生原创学术体现在中国叙事学、文学发生学、图志学、版图学方面,前后两类分别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时空上从先秦到当下、从中原到边疆,种族上从汉族到少数民族,媒介上从文字到图像,文体上从诗词文到小说戏剧,学理上从中到西,以创造性思维考量中国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哲学、审美特质和精神史程。[1]杨先生认为,中国文学观经历了三段演变:古代“杂文学”到20世纪“纯文学”到新世纪“大文学观”,全球化时代要孵化思想,强化“文学-文化”研究,创立有大国风范和现代意识的中国文学学理体系。[2]
中国叙事学,是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发掘中国叙事智慧之特征,建立中国本土的叙事学原理,形成与西方叙事学并驾齐驱的理论体系。杨先生的中国叙事学观古通今:先研究中国现代小说史、20世纪小说、京海派小说,再研究历朝小说与文化,再到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指出中国小说叙事要从原认定的魏晋推至战国时期,起于口传、甲骨青铜等,存在“多祖现象”。杨义《中国叙事学》上承浦安迪《中国叙事学》,下启傅修延《中国叙事学》,三书十年一台阶向前发展,在中西比较视野中建构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叙事理论体系,值得对比分析。
杨义《中国叙事学》不套用西方理论,而是发掘中国小说精彩之处,从自身特色出发概括理论,用科学化、程序化方法研究文本,有理有力有节,深有创见。全书从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各家五个层面归纳中国叙事理论和文化战略,可谓抓住了“牛鼻子”。
第一,从时间表述形态入手省思,杨先生探叙事之源、解文化密码。(1)“叙事元始”。中国故事重时间整体性,开篇多提纲挈领和预叙预言,叙事元始分神话和历史时间,与天地精神相契,讲故事像创世过程,与西方迥异。(2)预叙。叙事元始先关注时空整体想象性,源于殷墟甲骨占卜吉凶和天气等,反映圆形叙事特点。(3)历史时间与叙事时间。决定因素包括:编纂者历史视野、特定历史价值观、叙事节奏感、速度操纵聚焦等。(4)时间幻化。如仙境观念、梦幻形态、古今错综等。(5)时间的人文化和独特刻度。叙述重要时节如生日、节日等。(6)时间的非原生性。汉语动词无时态性和永远现在时。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从神话与原型、奇书结构诸型、明清思想史通观等角度出发,带有西方叙事理论刻痕,但有首创之功,所论“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结构模式有启发意义。杨先生认为,中国神话的非情节化蕴含多义性和神秘性。傅修延先生《中国叙事学》则另辟一路,从初始、器物、视听等文化角度着眼。杨、傅二本的叙事时空观都注重时间的整体性和元叙事。
第二,在叙事结构方面,杨义先生创造性提出,结构有动词性即结绳架屋,为头绪学、顺序学,人与天地之道订立精神契约,叙事蕴涵意义或哲学最终蕴含于结构完整性中。结构之道笼罩全文,结构之技疏通文理,有统摄和具现的形神之别。结构要素有顺序、联结、对比。势能为结构动力学,即动力关系推动线索、单元和要素向不得不然的方向运转,有本体势能、位置势能、变异势能三种。结构发展有五个主题:程式创作;化单一为复合;远人工而近自然;适应社会多样性审美追求;中西交融推进结构现代化进程。
就结构而言,浦本研究16世纪文人小说的笔法呼应和章法对偶。西方学者按头中尾的个人式情节要求,使中国章回缀段式结构饱受争议。但浦本认为,四大奇书的结构是以“十回”为单元结构,符合中国二元平衡的美学和以十为全的文化心理。中国批评的结构不仅指西方之“structure”,更指链接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纽带,即内部纹理(texture)。傅先生认为,四大名著结构动力为大小契约的矛盾冲突,即在朝在野、大乘小乘的挣扎转化。
第三,意象作为中华民族有光彩的叙事谋略,融合外来现代思潮和叙事经验,创造了新意象组织形式和意义形态。杨先生认为,意象萌芽于先秦,既有意义的表象,又有表象的意义,双构意象在聚合中融合诗人的神思和才学意趣。意象选择组合有三原则:本体的特异鲜明特征;意象本体与叙事肌理关系成为焦点;意象的贯通力和穿透力。意象有单纯、添加以及反义组合,又分自然、社会、民俗、文化和神话类型,有强化诗意、凝聚意义等功能。
第四,中国古代文论较少论及叙事视角。杨先生定义其为“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体验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角度;也是读者进入这语言世界、打开作者心灵窗扉的钥匙”。[3]中国精通文史星历者讲究闻、视、察、数认知顺序。视角意义有三:表现独特感觉,改变行文色彩趣味;多维度传达人生和历史哲学;带来文体变异和革新。陈平原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小说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全知叙事、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说书人腔调削弱,是跨越全知叙事的前提。”[4]视角分全知、限知、内外和副视角。以作者为圆点,叙述者及视角构成扇面,面积随叙述者视角展开而扩大,或不同叙述者加入达到全知效果。内视角是叙述者=人物。外视角是叙述者<人物。固定视角分内外透视;不固定视角分内聚、外射式。视角有流动性,有流速、频率转换等问题。视角是谁在看,聚焦是什么被看。评点家介于作者和读者中间,点评旧本、修改新本,成为参与者,在虚构外论虚构,类于西方“元小说、后设小说”,而“反元小说”在虚构世界深处反过来论作者和熟人真实世界,评点实已在探寻叙事规则,为中国特色的阐释学和叙事学提供了丰富土壤。杨义先生专章论之,成为特色。
傅本的贡献在于“听觉叙事”理论。读图时代有失聪之弊。文学最初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如神话等先民口头叙事。听觉不像视觉直击对象,但这不足扩大了想象空间。傅先生指出,focalization聚焦是冷冰冰的技术动作,不如译为观察,指向人类感知。聆察比观察更有融合力,有声动态世界更感性立体,音景与图景呼应。“以声拟声”创造鲜活生动叙述。“听声类形”是听觉叙事的高级境界,声向形转化, 施之藻绘,扩其波澜。[5]电影听觉叙事比文学丰富,以动态影像为语言。2021年初,傅先生推出新著《听觉叙事研究》,更上层楼。
总之,杨义先生《中国叙事学》不从西式语言入手总结叙事语法,而从中国几千年古今小说传统叙事详解入手,对照发掘中西叙事背后的理念思维、文化背景差异,以中化西,依中国国情和民族思维总结叙事国粹,如史事一体、鸿篇巨史等,凝练整体时间、动词结构等中式理论,深有系统性、普适性,拔得头筹。可惜未将中国叙事学作为学科建设继续推进。浦先生以西式视角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以西论中。傅先生建构器物、民间民俗等叙事理论,关注史传诗骚之外的赋、江西原乡本土传说等豫章地域叙事特色。杨义先生以父系话语根底论述正史大史的叙事;傅先生以母系话语论述重民间词赋的叙人,两论互补。三部中国本土叙事研究启迪后来者。王瑛教授《叙事学本土化研究(1979——2015)》[6]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20年出版,论述中国36年间老中青叙事学者,如赵毅衡、杨义、傅修延等各自的研究成就与特色,肯定杨义《中国叙事学》“还原-参照-贯通-融合”方法论,以民族历史文化原点,融合中西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叙事体系。此书列举了中国有别于西方叙事的五个新方向:一是叙事学与文体学融合的叙事学,如申丹;二是审美文化与比较叙事学,如谭君强;三是空间叙事学,如龙迪勇;四是广义叙述学,如赵毅衡;五是跨媒介叙事学,如凌逾。后来者更注重中国当代文学新叙事、跨学科叙事学研究。几代学人接力合力建构叙事学学科理论,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终将汇成一股洪流。
中国文学发生学,是上溯中国古代原典、文化原型,抓取先秦诸子重要人物,全息研究上古文献、口头传统、原始民俗,经缀学、叠学、整学三法综合,钩玄提要,梳理爬抉,以考现方法进行历史考古。以论者生命体认诸子的生命,还原历史场域和真实语境。杨先生认为,春秋战国三百年的百家争鸣因重要思想家的两次聚会而缘起缘灭:春秋晚期,孔子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成为启动仪式;战国晚期韩非和李斯拜荀子为师,画上了句号。此论眼光独到、见解独到。贯通古今文史,参照西方现代理论,返回原点寻找中国文化基因,形成“还原-参照-贯通-融合”方法论。创造新的理论体系,目标是寻找原创性、共享性,让古人智慧拨响今人心弦,使文化命运长存。其实,还原诸子的知识考古难度远胜于侦探破案,因为千百年的历史穿越,证据难寻。
从今至古,不断上溯,杨义先生经唐弢先生引领,进入鲁迅和现代文学研究。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弢与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论著之后,写成《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本及《鲁迅作品综论》《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京派海派综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等。1990年后进入古代文学研究领域,1996年出版《中国古典小说史论》,1998年有《楚辞诗学》,2001年有《李杜诗学》,其后有《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论语还原》[7]《屈子楚辞还原》《兵家还原》《〈红楼梦〉精华笺证》等,详解诸子百家、盛唐李杜、曹雪芹和鲁迅等名家,彻悟国人思维方式、文学叙事密码,雅俗互通,阐幽发微,构造文学发生学的历史天梯。
杨义还原中国典籍和历史原始面目,是继20世纪初顾颉刚“古史辨派”后对先秦诸子和经学研究的全新纠偏。还原韩非子始于8个问题。《墨子还原》也用11个问题侦破法,探询墨子故里何以成为中国早期科学思维的发源地、《墨辩》科学传统几乎与古希腊同时出现为何在汉代成为绝学、草根显学与东夷关系、有些篇目为何被斥为儒者伪作、十论显学从哪些论题开始、草根墨学文学观与民间口头传统有何关系?在杨义先生诸子还原中,韩非、墨子还原比庄子、孔子还原而言,学术争议较少,可能因庄子学说本身是寓言性、多义性的,而孔子论语被解说了两千多年,千家千说,众口不一,所以论辩难免。虽颇具争议,但仍能从《庄子还原》《论语还原》中看到杨先生对溯源的执着。从《史记》记载庄子籍贯只言蒙地不谈国族入手,以钓法追问,考证出庄子为流落宋国的楚地贵族后裔,溯源庄子的楚文化DNA、乡愁思想渊薮。《屈子楚辞还原》也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家族祖源入手,回到历史现场,解开屈原辞赋的深层文化基因。
不仅溯古也有究今。杨义先生在2007年访谈中指出,要为当今文学洗个脸:当代有优秀文学,在语言能力、叙事技巧、结构经营上达到新文学近百年的高峰,但当下文学之弊在于节奏太快,生命投入太少,解构恶搞、审丑搞怪、粗糙速成多,缺钙,时尚写作卖的不是价值,而是符号。作家和学者要有两幅笔墨:一是呕心沥血,潜心求精,注重原创性;二是紧跟时代,百家讲坛,大众获益,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受众传播并重。文学文化不能放任原始本能和商业逻辑来操作,当下国情呼唤能震撼人心、有智慧有魅力的中国故事。《当今小说文化心理的大调整》[8]论文学新地貌、文学本体意识、现代意识和个性意识觉醒,历史意识和人的意识两极互补,就文学自外引进和向外输出而言,若中国东西出国后再买回来推销,对不起祖先。杨先生所论当代文学问题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不仅追溯中国文学和文化历史渊源,杨先生也追溯自身学术足迹,其《浮生回想录》是年过半百而归入青年思想家之列有感而写,回顾如何走向学术之路的轨迹,感人至深。杨先生提出“治学五路径”,学问做大做深应是“耳学”(讲授讲演之学)、“眼学”(文献阅读之学)、“手学”(搜集材料之学)、“脚学”(走访调查之学)、“心学”(悟识思辨之学),五学并举。[9]“眼力+功力+魄力”结合,全情深入学术,以通感之道打通所有文学神经末梢,讲究悟与通。依据不重复别人和自己的原则,杨先生从树梢末端溯源几千年的历史树根,扎根史料不取巧,勇闯跨度跃难关,升华理论成体系,唯向广阔高深境。
文学版图学不仅指开拓文学图志学,中国文学遗存于图文,中国文学史应是图文共呈的新叙述范式,以图写史,文图互证;也指开拓文学地理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改变已有文学史重汉族不重少数民族、重书面不重口头传统、深层文化开掘不够之弊,探求少数民族、口头、上古文学对中原文学的积极影响,以“历史编年学+文学地理学”两眼看文化,考察作家、家族、文化中心、主流边缘迁徙对文学的造化。中国文学版图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的内外相应,个体经验与时代命题的交互作用;二是文化层面的雅俗相推,文人探索与民间智慧的互动互补;三是跨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重组,中原文学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学的相激相融,[10]中国智慧是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两极中和。
图志学有跨界性,开拓以图写文学史的新法。杨先生敏锐预见图志研究应用于文学研究的必要性,将初始的装帧插图视作与文字同等地位的第一手材料,开启了图文研究热潮。其图志书系列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现代文学图志》等;有些则是先出文字版再出插图本,如《中国叙事学》《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插图本)》等。杨先生一直对画作感兴趣,且善于解读诠释。不少图片年代久远,收集、精选素材的难度可想而知,而要图文相配印证论述,学术难度更高。杨先生在英国学术院客座期间,曾普查过大英图书馆东方部收藏的6万多种中文古籍,对中国文学与绘画的关系作了全面考察,复印了一百多种、数千件罕见的中国古代图文资料。《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是与中镜政喜和张中良教授合作配图,《京派海派综论》是与郭晓鸿博士合作辑图。《中国叙事学》修订版加配149幅图画,以图证象证文更见力度。
杨义先生重构中国文学地图,意在画出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学文化地图,关注多被文学史忽略的民族、地域、口传传统议题,发掘有现代生命力的学说。第一,经典叙事学多从时间角度论文,文学地理学强调从空间角度重思,关注作家人生轨迹,省思不同地理对作家生命感觉和文学形态的模塑作用。不同地理空间的叙事存在诸多差异。文学地理学强调亲临现场的田野调查,杨先生受过新闻学重调研的训练,善寻文学矿脉。第二,从看得见的地图转向看不见的版图,打破汉胡分家的学科细分现状,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等论著。少数民族佳作多,如藏、蒙古族的《格萨尔王传》,[11]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史诗。“元杂剧是游牧民族的杀伐之声,加北方民间俚调,侵入宋、金杂剧,三融合而出杂剧新声”。[12]第三,注重研究地域文学如京派、海派、沦陷区等文学,较早开始研究台港如赖和、杨逵等作品。
从方法论上深度阐释文学版图学,杨义先生提出“一纲三目四境法”。[13]一纲即大文学观。三目指在时间维度上强化空间、在中心动力上强化边缘动力、从文献认证中深入精神文化透视。四境指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文化学、图志学跨学科交叉。文学文化学指文学与文化的表层与深层、内部与外部、共构与推移。
将自身的学术研究嵌入世界版图,杨义先生注重国际性的渗透。他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英国学术院、剑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并曾讲学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学府,被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校聘为兼职教授。其中西思维渗透的典型论著有《中国比较文学批评史纲》《中国叙事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收录了杨先生的著作五六十种,可见其学术成就已得西方认可。
身处学术高原,又创学术高峰。杨义先生的学术版图不断开疆辟地,持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屡开风气之先。杨先生著述不断,论著共40多种,约2500万字;发表论文500多篇,计1000万多字。52岁出版《杨义文存》7卷10册,为中年学者在权威出版社出文集的第一人。54岁在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陆耀东先生,“博导攻博”成为当年轰动学界的新闻。演讲集有《读书的启示》《感悟通论》《现代中国学术方法通论》等,主编《唐弢书话》《顾毓琇文集》《古今名篇》《文学研究所学术文选(1953-200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等20种、70多册。年逾古稀仍每年有新书问世,“著作等身”已不足以概括其著述。他1981年7月起在中国社科院工作30年,2010年8月南下澳门大学工作10多年,在南北两地收徒讲学,贤弟子遍学界,已成中坚力量。跨学科得师真传者如赵稀方教授研究后殖民理论、小说和报刊,香港、世界华文文学;邵宁宁教授研究感伤传统、抗战文学等专题;龙其林教授研究图文互文、生态文学等专题,各有所成。
当前跨学科研究日益兴盛,成果丰硕。蒋寅教授、戴伟华教授研究文学与音乐关系。彭玉平教授《诗文评的体性》融通古典形态的诗文评与现代形态的批评史。赵宪章教授主编《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从先秦梳理到当代,已出版8卷、10册。曾大兴教授主攻文学地理学,研究气候、物候如何影响文学,自成一脉。杨义先生的“大文学观”与赵毅衡先生的“广义叙述学”、蒋述卓先生的“文化诗学”理论异曲同工,都在跨学科视野中寻找互认—互动—互补的综合文化价值,勇于跨界融通学术突破。
相比现代文学研究而言,杨义先生增添了文艺学的理论建树,重写现代文学史,建构中国叙事学,有开拓之功;相比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则增添了图志学和版图学,重绘文学地图,打通文学与图像、地理、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多有创见。张然认为,杨先生从文学史家走向理论大家。[14]杨义先生自谓耕海者,既游海又造海,在一心问学中觅得桃花源,一骑绝尘后人难追。杨义先生在古典、现当代、华文文学、文艺理论、文化研究等学科均有大著问世;从家族、国族、民族、种族等入手论证文学发生学;以地图法、图志法重写中国文学史,省思黄河、长江、珠江文明的太极推移,思考地气、人气、文气的跨地域文化混合交融;叩问作家心灵,以诗性哲学探究中国文化精神,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杨先生建构中国叙事学、文学发生学、文学地理学、文学版图学、图志学,独创性与多样性兼具,作为理论思想家体现出新学术风范,令人瞩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19ZDA27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智能时代中国文艺与科技融媒介传播研究”(21AZW021)、广东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媒介创意研究”(2017WZDXM005)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为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注释:
[1][9] 杨义:《读书的启示》。三联书店,第502、504页,2007。
[2] 杨义:《通向大文学观》。安徽教育出版社,第301页,2006。
[3]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第191页,1997。
[4] 陈平原:《“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文学评论》1988年第1期,第92页。
[5] 傅修延:《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8页,2015。
[6] 凌逾、谢慧玲:《融贯中西,深植本土——评王瑛著〈叙事学本土化研究(1979—201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7]《论语还原》获第十届(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8] 杨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三联书店,第266-290页,2007。
[10] 杨义:《以“地图”为方法考察“文学中国”——中国文化绘图人杨义为浙大EMBA学生讲述“文化中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01),第57-68页。
[11] 杨义先生曾任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12][13]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通释·自序》。当代中国出版社,第30、2-5页,2007。
[14] 张然:《只有一位杨义》。《今日名流》199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