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禹
(金刚(集团)白山水泥有限公司,吉林 白山 134309)
企业想要获得经济效益,成本费用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点。成本管理是先定下目标,在产品制造之前和过程中,对于会影响企业成本的诸多因素,采取预防,最终保证目标实现,这一行为被称为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产品获得经济收益多少的重要指标,经济收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成本管理的本质要求在于,通过各种管理方式,降低资金、人力的消耗,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控制好成本管理的工作,将每笔钱花在实处,每一笔钱款的去向都能做到了然于胸,这样才可以避免资金的浪费情况出现。
对企业经济效益获得高低影响最大的是成本管理工作。假如一个企业能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那么企业的经济收益不会差。但成本管理的工作涉及范围广,其中包含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的预算、产品的市场分析、产品后期的维护与调整等。企业的人员在成本管理的工作中,要充分调动企业的所有员工参与成本管理,产品质量过硬是基础,但要控制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的成本。如果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能够实现科学、高效,那么这个企业必然能增产节支[1]。
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有内部环节进行解剖分析,找出企业在费用管理环节中的薄弱点,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因素,对其中问题要素逐一分析,提出适应企业目前的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为目标。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方面,只是单纯计算成本单位价值与总产值为导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多数的企业对于成本管理这一概念认识不到位,缺乏科学的理念。从而导致在成本管理工作上,无法将工作完全投入到实践中,有一些工作还是停留在理念的表面,没有进行深入地挖掘、探讨与研究。有一小部分企业对于科学的理念从精神层面不认可,甚至于排斥,他们这种不认可思想,会大大地降低在企业管理的水平。直接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热情不高,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最终减少企业的经济收益获得。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重视眼前一时的发展,不能从全局长远地进行科学的考量,同时对于创新性的研究进行的很少,对于系统化的管理方面经验不足,时常会出现假想的情况,在实践中往往结果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这些终究会导致企业浪费大量的资金成本,对于创新的理念以及实践等操作本能地进行排斥,最终让公司止步不前。
如若想要让成本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必须具备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将这一项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进行相应地实践。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容易,因为制度本身就具有繁琐性,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制度的制定需要正确的理念认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在当今社会,大部分的企业不具有相对于完整的管理体系,思想认识不够科学和创新。最终在产品质量和产品销售过程中造就了大量的浪费,进而使得企业在产品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失去了企业活力,有可能还会产生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2]。
在当代互联网+的网络时代,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在相应的领域在企业当中占有优势。因为管理专业人员能够更完整地发挥出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增强企业在产品质量和产品销售中的全方位竞争力。如果在管理中,专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对数据的核查宽进宽出,逻辑思维性不强,就会导致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无法正常的推进,变相地使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企业的发展会进入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如果企业无法持续培养专业管理人才,那么企业在市场上持续招聘会造成大量的工作失误与资金浪费,最终企业会湮灭在市场大潮中。
随着当今时代互联网高速蓬勃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已经逐渐成熟,但是有些企业工作技术人员对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认识与理解不够,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很好地与产品制造生产、销售相结合,导致企业管理费用与资金很难降低。比如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技术人员在开展工作中,缺乏对当下市场的科学分析,从而制约企业利用互联网智能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并且企业在使用互联网智能信息化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企业在管理方面技术水平会伴随着降低,企业的人员工作效率下降,这就严重阻碍企业在市场中可持续地发展壮大。
为了使得企业在日常成本管理中更加合理,企业应该在管理工作时增强对科学理念的使用。不仅是领导还有基层一线员工,都要增强对成本管理科学的理念的运用,内部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成本管理的理念是否恰当合理,只有把这些因素全部落实到位,企业才可以规避资金使用的浪费,每一笔钱款的去向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了然于胸。同时在开展管理过程中,要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做到精细,这样成本管理才能更好地实践科学的管理理念。
成本管理的核心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照本执行,大大加快工作的效率,积极高效开展日常工作,这就提高了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质量。并且在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下,管理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同时存储每一个环节重要的数据与操作方法,为日后企业新上岗人员培训提供依据。当产品线上所有人能够清楚了解上下游的关系,必然能有条不紊地配合协调[3]。
通过对产品线上每一个环节进行标准的制作,利用数据综合结果的分析研究,各关节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管理人员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之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不可忽视对每一名员工的培训,强化思想上对于管理制度体系的理解,从而实现产品线全程的标准化输出。
整个管理工作的发动机是庞大的数据,一个个高速运转的数据链提供了动力。准确标准的数据记录会反射到实际的操作步骤中。所以必须养成准确记录每个数据的良好习惯。数据背后代表操作,要清晰明确记录操作如何产生数据,当数据与产生实际效果出现偏差时,通过详细的数据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出现的环节,快速解决问题。
当每天所有数据汇总后,要根据数据及时进行分析,趁着员工还没有遗忘当天的具体操作,将出现的问题的环节反映给员工,协调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碰撞出好的想法,要通过制度给予合理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形成一套奖励机制,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21世纪在信息革命的前提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企业要成分认识到人才储备的重要意义。企业人才的大量储备不仅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又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间接降低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资金花费。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员工增加相应的技能,举办学习管理知识的培训、演讲等,促进内部管理员工交流心得,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既要提升员工的能力、薪酬,更要达到企业整体管理成本的下降,从而实现双赢的美好局面[4]。这样才能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在企业内部奠定分享与互补的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的目的不是单纯地降低企业的成本,而是在市场产品竞争中取得竞争的优势。所以内部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仅仅依据降低成本这个单一指标,矫枉过正,从而导致员工缩手缩脚,直接导致企业的经营优势荡然无存。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降低成本与经营中合理地平衡。低成本会使得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样如果只是降低成本费用的绝对值,那么产品的质量必然会逐渐淘汰于市场。
在掌握大量的记录数据之后,可以在资料的基础上对产品形成合理的先期预算,从而确定在市场上是否具有价格优势。基于成本的预算,决定企业是否生产。但成本的预算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市场价值,国际情况,未来的需求,因此要不断提高对于不确定因素的控制与预见能力,保证企业在成本预算方面的可靠性更加扎实,减少因为成本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与风险。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在职位职务上,确保相容职务人员分离,避免管理人员互相推诿或者一事多决,造成基层员工不知如何去执行,甚至出现差错无法找出责任人,导致管理混乱,增加人员内耗,员工干得越多,错误越多,失去进取心。有些企业为控制管理成本,有一人兼任不同的管理职位,管理人员权力过多导致混乱影响公司正常的运行。
其次还有些内部管理人员授权程序简单,没有形成正式的批复程序,在执行传递过程中,员工之间理解不同,最后在产品线上南辕北辙。
再次要建立单独的审核部门,依照企业完整的管理制度稽查,做到每个授权皆可寻、可审。一旦出现失误,审核部门迅速查找原因,查找责任人,对管理者依规处罚,快速恢复生产,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有些企业在资金有巨大的压力,生产经营成本占用极大,因此没有专门独立部门负责审核,从长远来看,往往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5]。
最后要保障信息渠道通畅,如若内部管理过程中信息堵塞,操作人员会因为信息误差导致工作失误;定期对会计等财经信息进行比对核查,确保财经信息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相符合,进一步保证企业财经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这样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财经信息来控制成本费用,有利于企业在经营方向上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有利于在成本预算上更加精确详细。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收益获得的重要根基。成本管理以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品售后成本为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增加产品单位盈利为最终期望。由此可见,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其贯穿在经营中的每一个过程。科学的理念、完整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人才的大量储备,都可以让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