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 童思喆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城镇市区河道两岸是人口聚集区,周边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难以完全得到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负荷,导致河道内淤泥淤积严重水体日益恶化,发生“蓝藻爆发”“黑潮”等突发性水质恶化,直接威胁区域内供水和生态安全。
目前GT管袋治淤技术的首次提出,是吸收欧美先进低碳的治理技术和理念,在香港提出。最初用于围堤工程中,近几年逐渐被推广运用如滇池淤泥疏浚工程。
水环境中关于河道黑臭底泥的治理,传统的施工工艺有两种:排泥场自然脱水方式处理淤泥和机械脱水方法处置淤泥。排泥场自然脱水方式处理淤泥:该方法处置河库底泥,技术简单,占地较多但脱水效率非常低下。机械脱水方法:脱水效果好但设备一次性投资高、需消耗动力能源、建设车间厂房,处理方式局限性较大。
G T 管袋治淤技术主要包含排干清淤、淤泥抽排、淤泥加药、淤泥脱水固化与堆存5 个步骤。在河道疏干后,淤泥经水力冲淤后成为淤泥浆,在管道经水力作用与药剂搅拌充分后,进入管袋中脱水,在淤泥中添加特有的固化剂、稳定化药剂,对淤泥进行改性,创造出生态和谐绿地。
(1)脱水剂成分研究。研究淤泥脱水剂的成分,在增强脱水能力的基础上,降低渗滤液中悬浮物、COD、总磷和氨氮的浓度。
(2)脱水剂投加量对管袋淤泥固结脱水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投加比,对管袋淤泥脱水效果进行评价,以污泥含水率为指标,得到最佳投加量。
(3)脱水剂投加量对脱水渗滤液水质的影响。通过监测脱水剂投加后,渗滤液在脱水过程中悬浮物、COD、氨氮和总磷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结合投药量指标得出兼顾污染控制和脱水效果的最佳投药量。
3.4.1 药剂配比
通过对淤泥的检测,分析污染成分,分析污染源及污染方式。通过药剂试验,药剂分为调节剂、絮凝剂两种。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除掉泥浆中的有害矿物质,使淤泥得以净化,实现淤泥的重复利用(可用作种植土)。絮凝剂作用为加快淤泥估计速度。
3.4.2 滤液检测
经过检测,滤液的COD 107mg/L 总磷 2.69mg/L 总氮22mg/L BOD 4 0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以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规定的A级规定,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4.3 管袋充填试验
管袋充填试验目的,是观察絮凝沉淀后的淤泥在充填过程中的脱水固化情况。根据前期现场实验,进行了管袋充填试验。根据长生河现场试验结果,水下方淤泥含水率约为85%,预计脱水固化的变化情况为:10天后GT 管袋的淤泥固化后的含水率为80%左右,15天后,含水率为75%左右。
3.4.4 GT管袋覆土回填
结合项目特点,淤泥管袋上可进行覆土绿化,既实现了淤泥的安全环保堆存,又创造出生态和谐绿地。
通过对重庆长生河项目河道黑臭底泥进行治淤,总结GT管袋治淤技术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适宜在河道黑臭底泥的处理施工中。有如下特点:
3.5.1 工程处理灵活
采用GT管袋技术对河道黑臭底泥进行处理,不需要设置临时堆场,现场安置灵活,施工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处理灵活,GT管袋直径可根据需要变化,(1~10m),长度最大可达到200m,管袋容积调节范围大,运输安装简便,可塑性强。
3.5.2 无需消耗大量能源
较传统工艺,采用GT管袋技术对河道黑臭底泥进行处理,工艺简单,主要的动能设备为移动式加药装置、泥浆泵和高压水枪,无场地限制要求,小型柴油发电机就能满足负荷要求。
3.5.3 无二次污染
采用GT管袋技术对河道黑臭底泥进行处理,重点是使底泥含水率降至一定程度,成型固结后进行处置。由于GT管袋具有拦截细小颗粒并且透水的特性,使其可以应用在含细小颗粒的污泥(重金属污染底泥、淤泥、污泥等)脱水工程中,通过药剂的添加,脱水处理后的淤泥可作为河湖的护坡泥土或农用、绿化用土。
3.5.4 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
GT管袋处理河道黑臭底泥,使其脱水固化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充填、脱水、固结阶段:
(1)充填:将淤泥或污泥充填到GT管袋中,为加速脱水必要时可投加絮凝剂促进固体颗粒固结;
(2)脱水:清洁的水流从GT管袋中排出,其脱水原理主要是GT管袋材质所具有的过滤结构和袋内液体压力两个动力因素,渗出水经监测合格后达标排放;
(3)固结:存留在管袋中的淤泥固体颗粒自然固结。
GT管袋在脱水过程中,细小的污泥会因为黏性逐渐附着在管袋的内表面,该层附着物的存在虽然能够进一步降低出水中的悬浮物,但也会降低排水速度。所以在三个过程运行中,需要工人每隔一定时间对管袋进行拍击或者刷洗管袋表面,提高出水速度。
(1)经济效益:
每100m³黑臭淤泥治理施工:
节约人工费:(100-0.4)*100=9958元;
节约药剂费用:(39.74-10)*100=1974元;
节省电费:(6-0.35)*100=565元;
节省淤泥处置场费用:80*100=8000元;
节省运输费用:100*(35+28)/10=6300元;
共计节约26797元,平均节约267.97元/m³
(2)社会效益:通过城镇河道黒臭淤泥治理技术研究,研发、总结和提炼城镇河道黒臭淤泥治理技术,形成成套成熟GT管袋治淤技术及可以推广后续类似项目的药剂配合比,推动河道黑臭水体清淤施工技术进步。
(3)环境效益:在河道水体整治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土地资源,达到节地并减少对环境影响。
目前的河道整治工作,还应该在现有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通过重庆长生河项目实践,相比传统的清淤方式GT管袋治淤技术运用前景广泛。可实现:
(1)GT滤袋容积任意调节,范围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整;
(2)无需脱水机械设备投入,无需较大电力动力配置,无需移动;
(3)滤袋系统投资小,使用人力极少,操作简单;
(4)滤袋可放置在河湖边任意合适地点,通过药剂的调配,滤液排水清澈可直接流入河湖;
(5)滤袋可根据清淤船的操作多点放置,适宜淤泥的原位脱水;
(6)淤泥在脱水过程中为封闭操作,可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具有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适宜在河道黑臭底泥的处理施工中,目前已取得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