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德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全英文授课,可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言思维,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译”的过程,帮助学生轻松复习已学语言表达,以强化对已学语言现象的记忆。同时,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耳濡目染,可有效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通过在真实语境中对语言的感知,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全英文教学有诸多好处,既有利于英语基本技能——听说能力的培养(英文版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如是说道:Teaching English should involve helping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use the language for real communication.),同时也有利于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的课堂用语几乎能涵盖所有高考考查内容:词汇、短语、语法项目、功能及话题。对于全英文授课,笔者的观点是:不怕学生听不懂,只怕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英语,具体可让学生受益之处,陈述如下。
一、教师全英文授课,可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言思维,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译”的过程
“心译”是外语学习与使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学习者本能的一种母语迁移形式,通常随着学习者外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少。英语学习者都很清楚,“心译”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一个人的英语水平,水平越高,“心译”所花的时间越短。
二、不经意间,帮助学生轻松復习已学语言表达,强化对已学语言现象的记忆,帮助学生轻松进行语言输出
众所周知,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学习者而言,学好一门外语,需要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相关表达进行反复记忆、重复训练,而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势必影响了学习的效率,甚至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和激情,而教师的全英文教学可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基本来自于学习者被要求掌握的所有语言表达。比如,高考英语试题短文改错曾设置过这样的纠错考题:Have break.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下课时都对学生说:Have a break.那么学生对这一表达的记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找出题中的错误拿下这一分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
三、真实语境有助于学习者更好的理解目标语言
教师使用全英文教学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英语表达均是真实语境下为传递某种信息而选用的英语词汇、短语及句式,这样的情况下,学习者能更好的理解其含义及使用的语境。比如,当给学生强调应该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的时候,老师说:Taking notes can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 to English learners. 对于短语make a difference,其汉语意义本来就有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通过教师在真实语境下对该短语的运用,显然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又比如,课堂上互动时,教师可通过指令语“Stay where you are”和“Stay where you were”让学习者在真实语境中明白英语的时态和谓语动词的形式的重要性。
四、全英文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用母语教授目标语言,学习者会本能地认为,教师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能听懂,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投入的程度会大打折扣,极易分散注意力而走神,而在全英文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明白,稍不留神、漏听或错听了某个词汇,可能会导致理解的错误,因此通常情况下,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尽可能地不错过任何细节。同时,在大脑里不断地处理所获取的信息,让学习的过程有了思考,而不是机械的接受。事实证明,教师在使用全英文授课的课堂上,学生更认真,更投入,思维更活跃,不言而喻,听课效率更高。
五、全英文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在国内学好一门外语很难在真实的语用环境中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虽然专项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听力,但现阶段的中学生都面临着课业重、时间紧的现实,若教师长期坚持全英文教学,可让每节课既成为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养语言素养的平台,也成为学生提升听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执教于山区城市的一所普通中学,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但经长期坚持全英文教学,学生听力考试得分率稳步上升,并远高于其他题型得分率,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总分得分率时降时升,但听力的得分率持续稳定上升。另外,每次记录都显示:听力得分率均高于其他题型。
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在口语表达方面,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最大的制约并非是词汇,而是恰当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并不一定要求特别大的词汇量,在具备一定词汇量的情况下,语言组合能力强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较强,正如我们在电视上听到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措词风格:不是用高深难懂的词汇,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词汇,通过灵活巧妙的组合来表达通俗易懂的含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词汇组块是语言的半成品,但即便学生大脑词库中有足够的词块储备,而缺乏了词块组合的能力,学生在写作输出和口语表达输出时就会变得不顺畅,在大脑词库中搜索到的也只是一些孤立的词汇和单调的语法,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由于缺少有效的整合,同时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不仅会造成中式英语句子的出现,还会导致表达不流畅,甚至不准确。
七、全英文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英语教师普遍认为,用英语解释表达抽象含义的英语单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对于很多表达抽象含义的英语单词,教师均可用一些简单的单词解释其意思(笔者建议参考《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对单词的英文释义),学生也能轻松猜出所解释的单词的中文含义,这一过程,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促进其越学越想学。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使用全英文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已学语言现象的高频使用,借助实物、图片、动画、肢体语言等辅助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的感知英语,因为,感知远比告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