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彤
摘要:《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高职学校存在着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特点不匹配、实训环节易受限制的问题,应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室内装饰施工课程虚拟仿真系统三方面来做好工作。
关键词:室内装饰;施工技术;教学改革;虚拟仿真系统
《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课程》与一般意义上专业课程不同,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其实践性,手把手地传授技术技巧,注重体验式教学,而非纯理论知识的讲解。该课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目前高职高专的教材由于过于系统的理论性和本课程的有限学时产生矛盾,加之,高职学生基础有限,学习动机也不是很高,理论性过强的教材不是很适合其学习,因此,对高职学生室内装饰施工课程的教材和教法进行研究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1、《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特点不匹配
职业院校学生不擅长于专注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三维空间的想象,愿意动手怕动脑。针对项目中的子任务,采取直接讲授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某些知识点讲解抽象、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学生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以致失去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新的教学方式。
1.2实训环节易受限制
实训环节分为校外实训及校内实训两个部分。校外实训环节受项目工期影响,无法与授课计划安排进度相吻合。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学生到达项目现场往往看到的也只是整个项目施工流程中的其中某一环节,对于全部的施工工艺以及整体项目施工流程并没有完整的认识,课程设置也无法在项目每个环节都安排校外实训。同时,项目本身的选取有一定的难度,很多项目经理从施工现场的规范性以及安全性角度出发,不愿意接待学生团队。其次,虽然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均有校内实训室,学生也更易于在实训室通过直观感受及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的知识点,但由于学时的限制及施工机具的操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学生无法进行每一项工艺的实操。由于行业新材料及新工艺发展迅速,实训室的建设也由于经费和场地的限制无法在第一时间更新,学生也就无法从校内实训室接触到最新的材料及施工工艺。
2.提高《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2.1、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的研究型、案例型、讨论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实施案例式教学为例,教师或企业采取实际项目式的管理模式,以室内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切入点,串联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以设计师兼施工员而非学习者的身份进行真实的工作研究,令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真实,学习成果也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梳理课程设置的连贯性与合理性,而且加大了专业设计与实践环节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工作情景,明确工作需求和适应工作强度,调动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
2.2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践教学在《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课程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由基本技能、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三个模块共同组合而成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精简了以往大量验证性的实验项目,增加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的具有探索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的实践内容,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有亲自上手操作和现场实际观摩的机会。实践教学与一般教学比较来说,需要更为扎实和丰富的准备工作,不能简单地以为把学生带到现场就会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针对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做好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养工作,使学生在入企之前具有丰富且扎实的实践理论储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从事企业的技术性劳动,协助其进行生产管理或建设,从而为企业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重要结合点。此种方式,使得学生不仅得到了实践技能的锻炼,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了解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工作环境。并且也满足了学校谋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升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的需求,使得学校在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2.3建立室内装饰施工课程虚拟仿真系统
虚拟仿真系统的实际效果来看,它不仅让教学环境大为改善,教学氛围大为优化,教学效果也大为提升。这些效果在客观上印证了室内装饰施工技术虚拟仿真系统的三大独特优势:1) 降低教学成本,将所有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学生不再需要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進行线下实践,学校也可以将有限的教学资源节省下来。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时效和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课程的综合教学成本。2)丰富教学手段。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同一个教学模型上完成各种操作,这种实践方式是师生实现“同步互动”的过程,此举不仅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的有效性,而且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有一对一的指导,更显施工效果“亲眼见 ”、工艺创新“随心意 ”。就算是遇到了很难用语言去描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快速通过操作系统立即还原问题,甚至利用系统的模拟功能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学生面前。而这种教学手段的丰富,把教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小结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着重训练课程所对应的装饰施工员岗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对于施工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力求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但是系统全面的,而且可以和工作岗位之间形成无缝对接。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微课视频实现课堂翻转,将虚拟仿真软件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