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食品抽检及监管的思考

2021-11-24 19:12:36龙起成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

摘要:在食品监管检测行业内利用大数据能大大增加科学性、公正性、真实性,对于提升全国范围内检验水平有很大帮助,有利于监管行业更有效的工作,检测行业出具的检验结果更佳真实准确,进而更好地服务于老百姓,提升食品安全各项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抽样;检验;监管;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已于2019年7月30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第11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详尽细致的规范了食品抽检过程中的要求,稳步运行至今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一些类似于擦边球或者说办法规范不到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希望能完善办法,从而加强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进而对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负责。

一、抽样环节

目前各省市的食品检验基本达到了平台化办公,《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的应用,让数据的时效性、可靠性,透明度大大增强。然而实际抽检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企业在抽查名单之上,但由于各种原因早已停业或者暂停生产。这就造成了监督部门下达任务不符合实际,检验部门疲于应付抽样批次而造成抽样批次不合理以及资源的浪费。是否可以利用大数据,将生产企业也纳入到食品抽样检验信息系统中,让企业随时上报生產情况,监督部门根据辖区内企业的生产状况,及时调整监督计划,保证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的高效运行。同时,把企业纳入到平台管理能够帮助抽样人员快速找到企业位置,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导航找不到企业,这就让抽样人员很苦恼,如果能把企业信息、位置等编入到大数据平台内,就能快速准确找到企业,优化抽样路线,节约公共资源成本。同时抽样车辆的实时接入GPS监控管理,能让抽样行为更加公正、透明。

对于主要供应网络带货的企业,食品安全的监管一直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即食性、保质期短的食品三五天之内就能完成生产销售,往往和监管打擦边球,对于此类企业的抽检应该特事特办,当企业有生产时需要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备以利于检验机构及时去抽检,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关联检查其来往票据,避免投机。

二、检验环节

大数据对于检验的好处不言而喻,检验平台的使用让样品的检验有了更科学准确的监督机制。但食品生产在地域、季节上存在着不同,往往监管范围内出现新产品时,检测人员对于此类新的基质往往在检验经验上不足,只能求助于上网搜索资料或者去各种杂乱的检验论坛谋求技术指导,虽然可以慢慢摸索推理,但如果能组建一个平台能够让检验人员针对检验项目的经验交流或者分享不同基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那将会大大利用大数据资源,让检验人员快速的进入状态,避免摸黑走路,同时专家对于检验方法更新后的解读,检验细节的分享更能提升全国范围内检测人员的水平,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在全国范围内的专业性。

检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仪器和人员的水平,目前对于检验人员的培训问题还是有不够深入的地方,尤其是对日常检验的培训。目前大部分对于检验员、抽样员的培训主要注重于理论,这个范围太宽太广,和日常的工作衔接出现断档,以检验员证为例,大部分的培训内容偏于理论和政策法规的宣讲,这诚然很重要,但缺少对实际操作的演示,往往新入行的检验人员经过培训只收获了一本检验员证,而真实的水平还是需要到单位慢慢摸索实践,现在应该利用大数据对理论、实操进行规范、引导。可以让没有基础的检验人员迅速的学习到日常检验工作技能,也可以让工作已久的人员有个提升水平的平台。因此,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检验平台迫在眉睫。

三、招标环节

目前食品检测基本推向了市场化,由政府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招投标,但是在招标过程中一般着重于考察检测机构的资质、人员、设备等条件。而忽略了其已经获得了多少的任务量,举个例子:A单位和B单位对比,A单位投标评分80,B单位投标评分70,往往我们的评判专家很简单的就把本次招标任务给了A单位,但忽略了一点就是AB两个单位目前实际的检测工作饱和度,有可能A单位全年工作已经基本饱和,而B单位全年工作还有很大余量,此时是否考虑给B单位任务才是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监管?因此应该利用大数据将中标单位的工作量予以统计,在平台上发布,对于招投标工作进行辅助参考。检测机构在招标平台的透明化可以让检测服务更合理更能利用空间和资源。

同时利用大数据,组织专业的检验、监管人员每年对检测单位的人员、设备试剂耗材等条件同承担的检测任务量进行匹配评估,要坚决杜绝把检测当买卖做的情况,切实抓紧抓牢监管的红绳,杜绝灯下黑的发生,以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来进行食品的检验监管工作。

四、检验结果的公示

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关心的当然是食品安全,往往问的最多的就是哪家企业的东西好,这家的东西合格不合格。我们的监管、检验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有一个平台去展现我们工作的成果,我们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能不能将检验结果在各地区门户网站上进行转载公布,或者利用手机APP进行专门的公示,加大对我们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提升检验机构的知名度,这样进行全民监督监管,对于食品安全肯定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能够提升监管、检验部门在老百姓心中的存在感和安全感,让他们有事的时候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去找谁能解决问题,大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之,对于食品检验推向市场大大增加了检验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竞争带来了活力,但是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检测行业的不良竞争时有发生,内卷情况严重。网络的发展,大数据的参考应该更多地应用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以及检测上,大数据在疫情的防控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同理,应该在食品检测上也充分的利用,进而提升全国范围内抽检科学化、合理化,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荣琪,浅谈质量监督对实验室持续改进的作用[J].计策管理,2011,331(5):49-50

[2]张睿,陈雷,吴斌.第三方食品检测实验室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中国检验检疫,2012,27(12):13-14

作者简介:龙起成,男,1987年4月13日,汉族,山东省,本科,室主任/工程师,食品检验。

猜你喜欢
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50:50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
食品安全体系中物流的重要性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44:24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