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内在机理探析

2021-11-24 11:55张静苏雪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标语对象政治

张静 苏雪婷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5.01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5-0085-05

标语因其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备受国人青睐,成为了国人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当标语以载体的形态被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它即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活动形式。我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都善于把标语作为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者与人民群众的重要载体,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追寻思想政治教育标语运用的理论基础,把握新时代其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运用标语这种“小形式”,发挥其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效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理论追寻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将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概括简化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简短文字,借助各种可视化载体予以呈现,以感染并影响教育对象,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与实际行动。追寻思想政治教育标语运用的理论依据,意在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多维度、深层次地为其运用提供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及有效性等理论支撑。

1.基于唯物史观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存在的合理性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在我党百年的建设中扮演着动员广大群众、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等重要角色,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相联。从唯物史观出发是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探讨其价值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种形式的政治符号总是与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相关。……意识形态从来不是一个有形的实体,它需要一些更为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完成特定政治诉求的真正落实。政治符号的生成往往就是这种落实的结果。”政治符号是意识形态的表征,在阶级社会当中,以一定政治共同体中的权力旨趣、技术水平与经济条件为基础,决定其以何种方式呈现与发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符号,属于上层建筑,依赖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标语被公开置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它是党和国家整合意识形态、强化政治认同、推进政治合法化、不断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一定时期的社会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需要决定了哪些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是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如若其传递的内容未能真正反映社会历史潮流和人们的根本需要,则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功能错位,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

2.基于传播学理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基本构成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即信息传播是各构成要素遵循一定传播规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是以文字符号呈现,借助各类媒介得以发挥作用的传播载体。基于传播学理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围绕“谁来传播”“如何传播”“向谁传播”等问题。在标语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标语的“传播者”,同样也是其“把关人”,而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标语的最终呈现质量与实际效果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标语载体的类型丰富多样,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使其在环境的变化与时代发展需求中不断实现创新,呈现方式既沿用了以往的条幅、纸质、墙体、橱窗等传统载体,又增加了物体组合、园艺修剪、LED屏、手机、电视、网络等新式载体,从而构成不同的传播方式。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传播的过程中,每一位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人都成为教育对象。

3.基于心理学理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可能性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教育对象是人,就有必要从心理层面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与人的各种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得以发挥的可能性及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即这些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为受教育者个体所接受。”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传播过程就是教育对象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内容的接受过程,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实际运用和功能发挥。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实际运用和功能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教育对象经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认知、情感、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接受心理过程,并受到动力、导向、调控、保障等心理机制的影响,才会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将标语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只有协调好教育对象的各种心理要素、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其接受标语的心理机制和具体运行方式,使其更好地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接受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在新时代的功能和价值。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发挥的功能

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形式的设计上,思想政治教育标语都被赋予了鲜明的時代特征。随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变化,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任务、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功能也将因势而变。在2018年8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当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运用定下了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着时代新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将主要发挥以下功能。

1.引领方向,举旗帜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新时代发挥“旗帜”的引领作用,需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举旗帜,不是简单地把旗帜挂出来,而是要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广大群众心”,要把深奥冗长的理论转变为群众能掌握、能明白的语言,而标语则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的重要载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标语简洁了当地回答了我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新时代引领新思想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等标语明确了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四个自信共创复兴伟业”等标语则明晰了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内容;“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万众一心开拓进取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等标语则发挥着引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杆作用。

2.凝神聚力,聚民心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具有的情感刺激功能赋予其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方面得益于标语内容的权威性、鼓动性与纲领性,另一方面来源于群体强大的心理效应。首先,标语以简练的语句,通过字体、颜色、表达、载体等综合因素,刺激教育对象的感观,进而传递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起教育对象情感上的共鸣,快速完成一次简短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标语简短有力、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因而更能起到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如在革命战争时期,“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等简洁有力的标语表达了无数民众共同抗日的决心,凝结起强劲的抗战力量;现如今,“你的梦我的梦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不忘初心跟党走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足以激起人民群众担负起国家复兴的伟大重任。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加速迈进小康社会”“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等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才能代表人心向背,受到人们的拥护。其次,朱自清在《论标语口号》中指出:“不但要唤醒集体的人群或民众起来行动,并且要帮他们组织起来。标语口号往往就是这种集体运动的纲领。”在2020年春节期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过程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及时出现无疑是稳定百姓情绪、激励人民群众的一支支强心剂,极大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对于群体心理的强大心理效应。

3.立德树人,育新人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品德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遗产,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如“至诚则成至信则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身兼德美行人孝悌上善若水遗善无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等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超越,它赋予传统美德新的时代内涵。“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迭起,群众良莠难辨,必须用持续的、密集的灌输,来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为此,人们能在不同场合看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实现中国梦精神动力”等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党就是通过标语这种宣传方式时刻提醒人们牢记“二十四字”内容,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一句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就是给人民群众的一次教育、一个提示或一个劝告。公共生活的有序开展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遵循一定的交往原则与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在其中则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明确何种行为值得提倡,何种行为应当被禁止,以“接地气”的方式教育老百姓在社会交往时应当遵循的社会公德,从而指导群众作出正确的行为,维护公共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尊崇自然敬畏生命”等标语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你平安才有全家欢”“处罚违章不留情看似无情最深情”等标语提醒人们重视安全和生命;“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则表明了社会交往中应具备的优良品质。

4.树立自信,兴文化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网络信息化的普及为多元文化的涌现提供了多种渠道,为我们带来了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让我们受到了不良文化的影响。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建设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标语这种方式是必要和有效的。“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等标语,无一不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标语表明了打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5.人文关怀,展形象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是党和国家观念的传递者,因此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看法也关乎人们对于党和国家的直接印象。首先,以民为本,显人民公仆好形象。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等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充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重要理念。此外,21世纪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逐渐地‘去政治化,由服务于‘政治斗争的形式转而诸如民生、公共服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由强硬命令的语气变成了亲切的话语。“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更像是和蔼的长辈在对我们进行谆谆教导。巧妙的用语,人性化的内容更加凸显了人文关怀。其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也体现了党的风正气清,展廉洁之韵。“一个政党是否清正廉洁,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政党的形象。”我党一向重视自身建设与廉洁问题,“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党的坚定信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的自我反思与自我监督;“克勤克俭戒骄戒躁勤政廉政”是党执政形象的具体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标语均凸显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内在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过程,就是教育对象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感知、理解、认同、接受、内化等并最终外化为行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与教育对象各种心理要素的交流互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得以发挥的内在逻辑。

1.外在形态的可视性实现认知的可能

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认知,是其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情感、意志的前提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发挥的心理基础,包括对标语的感知、注意、理解与记忆。首先,形式的直观可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功能发挥的关键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总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进入人们的视野,“强迫”人们对其关注。形式上的精心设计、色彩上的搭配、位置的醒目等都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视觉吸引力,使其被感知和注意。其次,短小精简的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已逐渐成为广大群众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第一想法往往会是“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了?”“党和政府当前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等。出于这种定势效应,只要人们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就会关注其内容,并对其进行理解,从而形成记忆。

2.言语表达的抒情性奠定情感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的发挥,不是以强制性的手段命令群众去践行其所倡导的观点,而是以柔性管理的方式,通过引起教育对象的心理共鸣实现转变其思想与行为的目的。其中,教育对象的情感作用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正是通过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浓厚的情感色彩,促成教育主客体双方情感上的交流,从而实现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内容的认同与接受。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标语通过文字直接向人们展示出“真善美”和“假丑恶”。中国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与强大的精神力量。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等标语鲜明地表达出教育者的情感指向;“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禁止践踏草坪”“不准打架打输住院打赢坐牢”等标语,具有严明的行动指令性,并展现相应行为的“美”与“恶”;“行车在外亲人念平安归来合家欢”“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等柔性表达使教育对象更能产生心理共鸣。其次,受篇幅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不能像其他载体那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详尽且系统的逻辑论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会更侧重于对教育对象进行情感灌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等标语是基于教育对象爱国情感的力量凝聚;“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小平你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等标语是通过领导人魅力增强对民众的说服力;“共同关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真切感受全面小康建设成果”“只要努力就能脱贫只有努力才能致富”等标语是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鼓动。

3.传播模式的反复灌输推动意志的形成

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认识越深刻,感情越强烈,表现出来接受标语的意志就越坚定。根据重复反复规律,当一个观点重复反复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那么它便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使人更加坚信它的正确性。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断言法、重复法与传染法是影响和动员群众,激发群体热情并掌握群体力量的三種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使用恰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此三种手段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着力于意识形态的可塑造性及可灌输性,将党和国家的观点和立场,凝练成一句句简单的话语(断言法),并凭借各种传播媒介渗透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对群众的精神世界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通过这样反复的影响(重复法),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不断帮助群众构成其社会政治话语,促成其新的思想方式、价值观念、思维逻辑的产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意志”(即符合国家一定时期要求的思想意识)。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短小精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性也加速了其在群众中的快速广泛传播(传染法)。

4.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内化促成行为外化

教育对象的行为外化,是将其在知、情、意内化阶段在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通过具体的实践反映到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衡量标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向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传递党的意志,帮助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与实际行为。其中,正确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核心要素。但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是否得到正确引导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际行为予以呈现。也就是说,教育对象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产生在其头脑里的活动,如果缺乏其相应行为的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功能就无法体现。而无法引起教育对象行为的外化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存在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象的行为外化,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正确认知为基础。教育对象需要将标语所倡导的内容与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或替换,从而完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合理及正确的解读。再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标语的正确情感为条件,加深对标语的认同感并接受,从而以合理的情感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标语。最后,教育对象需要拥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够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内容倡导时对其行为进行有效调节。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表明,教育对象内在思想向行为实践转换的过程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复杂过程,任一环节的割裂都直接导致教育对象行为转化的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历经时代更迭而长久不衰。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标语仍将作为重要的载体,运用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更好地发挥其天然优势,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效能与作用。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更好地发挥其“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功能。

[责任编辑:杨小扬]

猜你喜欢
标语对象政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办公室政治
这些标语也太让人苦恼了吧
标语变变变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笑喷你的宣传标语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