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中國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馆,新馆内“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首次亮相,赢得了参观者的赞叹,成为一处新的红色地标。本刊就此专访“中共一大纪念馆陈展项目”总设计师胡晓云,听他讲讲,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现代展示手法、现代理念相结合,实现内容和空间形式的充分表达;也听他说说,团队是如何花600多天时间,用612件文物和1168件展品,将观众带回一百年前的“初心之旅”的。
记者:推开纪念馆厚重的大门,观众犹如步入了百年前“伟大的开端”。前厅正面照壁及两侧,三组大型瓷板画气象万千,如今这里每天都是参观者必到的打卡点,很多时候拍照还需要排队。如此大尺幅的革命题材瓷板画,在国内纪念馆中是首次运用吗?
胡晓云:是的。历史现场的特质,是中共一大纪念馆独有的厚重。前厅根据建筑高度和宽度空间,量身定做了大型现代瓷板画,呈现巍巍中华的意象。左侧“中流砥柱”,黄河长江汤汤奔流不息,砥柱山潮头中立,隐喻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勇担中流砥柱的重责;右侧“民族脊梁”,长城莽莽逶迤万里,如盘旋于群山之巅的巨龙,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守护和平的胸怀。中间照壁为“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画面采用意识流的构图,以天安门为中心展开,将中共一大会址、嘉兴红船、井冈山、瑞金苏维埃政府旧址、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西柏坡旧址等红色地标相贯通,再现了百年党史的伟大征程,画面中央的党徽熠熠生辉,是精神和力量的凝聚与象征。
记者:听说,瓷板画也是经过比对多种国内外先进材料和制作工艺,才最终选定的?
胡晓云:是的,瓷板画可以说是传承自中国瓷板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了现代技术和工艺制作。具体操作上,先进设备先行雕刻轮廓,再由专业工匠纯手工进行浮雕瓷板处理,建筑、树木、山水层叠,画面看起来呈油画质地,现代、庄重、大气,实际是用特殊纳米技术完成的。
记者:所以说,15米宽的“日出东方”背后是许多块可以替换和修补的瓷板拼接而成的?
胡晓云:是的,而且可以拍照,甚至可以触摸。你可以走近点,找找看接缝,我们几乎做到了“无缝”衔接。
记者:整个展览中,还有不少像瓷板画一样,“气势恢宏”的存在吧?
胡晓云:是的。比如序厅高达9米的挑高空间,洁白的穹顶轩阔又大气,让人丝毫不觉已经进入了地下空间;比如步伐坚定地迈出石库门的13名一大代表,“象征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由这里走向全国”,庄严和崇高感扑面而来。
记者:我有点好奇,在5米高且1:1中共一大会址标志性石库门建筑里,走出的13位意气风发的“代表”为什么显得特别挺拔、青春昂扬?
胡晓云:因为这组人物高度足有2.4米。群雕采用了青铜铸造的艺术手法,闪烁着金属坚硬与沉稳的质感。雕塑家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将“写实”和“写神”结合,在保持独立性格刻画的同时又形成有机整体,凝练出建党之初充满理想的革命初心。
记者:说到“昂首阔步”,展览的第三部分还有一幅油画,也很有看头。
胡晓云:是的。《星火》是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58名党员用油画这一艺术方式呈现,构图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重要人物为中心排列,运用色彩、造型、现代的绘画风格,刻画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人格的个性魅力。
记者:这一次,相较于您之前带队完成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布展设计,在陈展文物上有什么新的亮点?
胡晓云:那可以说,这一次陈展是“全新”的。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馆藏12万件(套)文物和近年来从国际国内新征集档案史料中,精选出612件文物展品,较原先基本陈列展出的文物数量大幅扩容,综合各类图片、艺术展项等展品,展品总量由原来的278件增至1168件。 其中,建党文物集中展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建党前后的珍贵文献、照片、实物等悉数亮相,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独秀文存》、李大钊使用过的打字机、《共产党》月刊创刊号等珍贵一级文物为首次展出。
记者:在这一部分,我们留意到《主义的抉择》展项也是热门打卡点,您认为它为什么征服了那么多观众?
胡晓云:一方面,《主义的抉择》使用了100件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纸杂志,构成大型立体式视觉装置,将那一历史时期的风云激荡、思潮林立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直面爱国者、思考者所面临的救国道路之选择。另一方面,装下这100册报纸杂志的低反射玻璃,透视效果出色,3米高、3米宽的“门脸”完全平整零切割。
记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无疑是展览的灵魂。“开天辟地,日出东方”板块中有一组白铜雕塑,是从老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移至新馆的,听说依旧特受欢迎?
胡晓云:它并不特别张扬或戏剧化,只是静静凝固了一个历史瞬间——中共一大13位代表和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共同讨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宣读纲领的第一条“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瞬间。平均年龄仅为28岁的代表们表情生动、肢体语言丰富,或身体前倾,或立身正坐,或聚精会神注视宣读人,或侧耳倾听,或凝神沉思……仔细看,会发现毛泽东的雕塑有一个提笔写字的动作,反映出他当时是书记员的身份。这组艺术雕塑生动地表现出每个代表在那个历史瞬间的状态,这种艺术处理是有质感和力量的,兼具具象的人物面貌与抽象的情态,予人以历史想象的空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记者:这一次你们还进行了特别的创新,能给我们具体讲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小剧场吗?
胡晓云:小剧场空间300平方米左右,采用沉浸式场景影像技术模拟旧址外貌和当时的周边环境:红墙拱檐的石库门、高低斑驳的弹格路,加上偶尔路过的黄包车和巡捕警察,展现当年的历史环境与氛围。徜徉之中,沉浸式影像空间慢慢打开,显露出1:1复原一大会址的场景。方桌、圆凳、靠椅、荷叶吊灯、茶几、茶杯、茶壶、荷叶边花瓶、紫铜烟缸,都是按会址原物高仿。室外甚至还有木门、木格栅、西面的山墙……我们几乎把一大会场完整地搬到了展厅。
记者:从技术上来说,创新是否意味着困难和挑战?
胡晓云:这300平方米,浓缩了最新沉浸式CAVE影像系统与全息裸眼3D、真人等身全息成像技术、数控超大升降幕、超大折叠全息屏幕、多屏多幕、艺术灯光、全景声声效技术等多种媒体技术。可以说,近乎天衣无缝的真实感与沉浸感来自技术手段的融合与无数次的调试。
记者:现场其实有两层不同的超大幕布?
胡晓云:是的,重达五六百斤的沉重幕布在背景声与影像的转换中升起落下,要做到空间的无痕切换、声画的精准同步,背后是两个多月的技术攻关与反复调试。但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创新表达和现代手段,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
采写:孙佳音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