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积极优化住宅商业化政策,地方政府不断提升住宅土地出让收入,住宅一度成为支撑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我国住房产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需要施工企业在新时期积极做好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以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现阶段,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活动迅速增加,使城市系统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但当前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在设计规划方案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对城市整体规划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关部门要根据社会实际发展要求,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设计方案,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1、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在开展健康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协调整体与局部间的关系。在开展规划设计时,对影响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查,经过科学的分析后做好统筹规划,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第二,平衡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规划,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质量作为条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2节能性原则
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能源和资源有着大量的需求。我国能源和资源总量虽大,但人均却较少,再加上很多资源和能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大量消耗对于经济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开展健康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坚持节能性原则。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对能源和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对能源和资源进行循环利用,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
1.3共生性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并非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能够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合作共存。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存在共生性,同时这些要素又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关系进行明确,并做好协调工作,还需要针对各组成要素进行规划设计,实现不同要素间的合作共存,确保整体发展目标能够实现。
2、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主体意识重叠
一般情况下,若上级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前已经做好下级部门工作规划,则下级部门不用重新对其制定相关规定。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区相关部门之间缺少联系,并受诸多因素影响,使得主体意识交相重叠,对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做出规定,从而造成不同层次规划工作边界、基础配套设施、市政交通等多个方面出现矛盾和冲突。这样不仅会导致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还会影响城市规划建设施工进度。
2.2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
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只注重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建设质量明显降低。比如城市工业用地较多;公共设施用地率过低;广场、马路、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对外的标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城市规划缺乏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城市和乡村各自为政,无法进行有效沟通与互益,并且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严格把关,从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为城市后期稳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2.3公众参与度较弱
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大众监督体系过于薄弱,政府相关部门逐渐成为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的唯一决策者和实施者,城市居民没有相关参与权,使得城市规划建设无法更好地满足居民实际需求。这种情况易导致决策主体错位的现象,部分官员因一己私利而发生贪污腐败的问题。
3、新时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3.1明确规划要素
在城市中普遍存在人员众多,但土地稀少的情况,且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基于此,需要积极运用土地资源,展开对居住区的合理规划。一般而言,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第一,居住密度。通常来讲,居住密度会受到居住发展需求量的制约。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导致城市住房需求量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住户进入了城市居住区,必须针对居民密度建立清晰的认知。随着城市居住区单元面积的持续增长,居住密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观察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整体趋势可以发现,在城市居住区中存在许多大单元面积的住宅,而中小户型住宅的规模则明显缩小,进而造成居住区的居住密度持续降低。然而,由于我国家庭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化和小型化趋势,同时表现出人多地少的特点,使得大单元面积住宅闲置的问题严重,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基于此,需要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合理降低大单元面积住宅的开发建设程度,积极进行中小戶型住宅单元建设,以控制居住密度为前提,让土地资源可以得到大程度的利用。此外,需要积极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在居住区之中的面积占比,在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建筑层数等手段不断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占地面积。
第二,建筑物容积率。通过建筑物容积率可以实现对城市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合理评估,此外,建筑物容积率也会直接影响开发商的利润。随着地价的逐年攀升,要求开发商们必须积极探索怎样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更多住宅的问题。现阶段,开发商们主要采取平面布局近端及复式住宅的方法优化建筑物的容积率,但是,在使用上述方法时也常常面临一些问题,部分开发商只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建设速度,而未能严格贯彻技术规范,导致后期问题十分严峻。基于此,要求开发商结合地区和建筑实际,确定有效可行的技术规划,同时,需要开发商结合具体的规章制度,强化对施工阶段的管理,让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3.2住宅间距优化,完善采光及通风工作
住宅间距强调不同住宅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同住宅的高度比例。在进行住宅建设时,必须充分关注管线铺设、消防、采光及通风等问题,以更好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為了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要求在不同住宅之间预留出恰当地间距,并且针对住宅进行适当绿化,以营造良好的住宅氛围。总体而言,在进行住宅间距规划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第一,充分考虑空间尺度问题。要求将空间尺度控制在合理区间内,避免因空间太小造成压抑感或因空间过大而带来疏远感。为了在大程度上规避上述问题,需要确保建筑之间的距离大于建筑物的高度,以营造良好的视觉感受。基于此,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关注空间尺度问题。此外,需要提高对视觉卫生问题的关注,不断调整相邻住宅的视线,以提升住户生活的私密性。通常来讲,在室外环境中,只要距离保持在18米之内,就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而由于室内环境相比于室外环境较暗,若想实现有效识别,就必须相应缩小识别距离,经大量实测发现,识别距离在17-18米左右为佳。基于此,需要将住宅间距控制在18米以上,以保障住户的隐私性。
第二,争取营造更为良好的光照环境。对于住宅而言,充足的光照必不可少。基于此,需要在实施规划设计时充分结合太阳在不同季节和时间的角度变化,设计出可以更好获取光照的住宅。一般而言,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首先,通过错位式布局的形式进行设计,充分利用不同山墙之间的空隙,以提升光照强度;其次,借助点条结合的形式,实现对其他空隙的充分利用;再次,通过对不同朝向住宅的高效整合,实现对光照条件的大化利用。通常来讲,只有将不同建筑物的间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让光照得到充分保障。基于此,需要以节约用地为前提实施建筑设计,要求充分关注当地实际,针对建筑物的间距及布局展开科学设计,以实现对采光条件的优化和调整。
从通风角度而言,为了让建筑内部的通风效果得到切实提升,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内容:首先,由于障碍物的背风面会形成较大的涡流区,对涡流区内其他建筑物的通风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可以采取行列布置的形式,确保风从斜向吹入。此外,也可以采取斜列型或错列型的方式进行排列;其次,需要针对建筑物的周边布局展开科学配置,可以在冬季将西北方向的开口位置进行封闭处理,以减缓冬季风速;也可以借助导风墙的形式,向住宅区之中引入气流,以促进通风效果提升。
3.3强化无障碍设计
为更好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需要在进行居民区建设时强化无障碍设计。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残疾人,他们的身体机能都已经衰退,他们往往缺乏对事物深刻的感知能力。基于此,在实施居民区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此类人士的需求。通常而言,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内容:首先,为方便轮椅的使用,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斜坡;其次,设立容易识别的景观标志及提示牌;再次,针对无障碍情况进行高效的绿化设计,以促进绿化范围提升,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以放松身心,充分激发人们的生活积极性。
3.4生态建筑规划设计
建设生态建筑能够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地运用,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应坚持以绿色、生态为目标,因此可以建造出既能够满足人们舒适性要求,又能够实现与自然协调的建筑,满足生态城市构建的要求。生态建筑不仅需要实现与外界的有效融合,同时还必须善用有利条件,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地利用,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的舒适度,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态建筑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与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间的矛盾,同时也能够有效地缓解项目建设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情况。城市建筑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为核心;通过采用节能材料、自然通风、遮阳、热能回收等节能措施,减少建筑能源损耗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和难度逐年提升,也对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基于此,需要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人员积极展开对设计内容的细化调整,关注细节,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高效的设计模式,以促进居住区建设质量提升。此外,要求有关人员建立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认知,积极提升自身的规划设计水平,为居民营造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茜,邵凌宇,李昕阳.新时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初探[J].建设科技,2020(6):49-54.
[2]马骊驰.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发展视角的城市更新规划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3-34.
[3]王玮琳.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实施的背景对贵阳市旧城改造工作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9):247.
[4]朱长友.“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街坊开发强度思考[J].城镇建设,2020(4):161.
[5]陈千.新版居住区设计标准在控规居住配套的应用——
以贵阳市高新组团为例[J].建筑·建材·装饰,2019(17):
137-1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