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内蒙古松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1)可视化。BIM技术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各种真实数据信息构建一定的虚拟化模型,该模型能够直观地以视觉效果呈现在建筑人员眼前,从而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依据与分析。这一点便是BIM技术应用中最为突出的“可视化”特征。近年来,城市文明的建设使得人们对建筑物的建设要求越来越复杂,建筑形式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以往的工程施工前后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物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难度较大,只能凭借自身的想象去预测建筑成型以及各种问题。然而,在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BIM自身的可视化特征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实体模型,为施工设计打来了极大的帮助。较强的视觉效果这一特征,是建筑工程行业迅猛发展的标志[1]。
(2)模拟性。对BIM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与BIM技术的结合能够构建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该技术另一大特点便是模拟性,能够借用计算机来模拟建筑物建造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检查施工的各个环节,预测建设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并不被时间控制,因此,BIM技术可以借助其可视化的特征直观地让人们看到模拟的施工效果,以此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可以让建筑施工单位根据这一点提前做好预防改善措施。
(3)协调性。建筑行业施工的前后过程都非常复杂,投入的建设时间较长,而且施工的范围又十分广泛,使得人们在对建筑物展开建设施工环节,也必将面临更多难以预测的问题。合理地安排和规划建筑工程施工,减少施工环节的各种问题,便可以应用BIM技术中的协调性这一特征。在有关BIM专业技术人员的提供下,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安排施工进度。
建筑设计阶段,建筑企业可利用BIM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安全。建筑企业可基于信息化模型,推演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建筑企业可基于信息化模型,分析施工现场安全指引标识设置是否合理,模拟发生紧急事件时相关人员如何撤离,分析安全通道、避灾区域位置是否合理,在建筑施工前做好管理规划工作[2]。
2.2.1 场地规划
建筑企业可利用BIM技术采集施工现场信息,并基于BIM技术将这些数据信息转化为三维信息化模型。相关人员可基于信息化模型科学划分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可顺利进行。基于信息化模型,可保证施工区域划分合理性。
2.2.2 辨别并管控危险源
危险源辨别情况将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以往,建筑施工中企业大多依据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等分析危险源,并制定有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日益复杂的同时,此种危险源辨别方式已不能满足建筑施工要求。为保证危险源辨别全面性,需利用BIM技术的模型危险源数据库,对本项目信息化模型进行研究,模拟施工方案并辨别危险源。建筑企业可采用合适方式评估危险源及其等级,并将危险源在模型中详细标注出来,为技术交底、安全设防、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2.3 明确施工方案防护性
为保证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性,需保证施工方案防护性。建筑企业可基于信息化模型分析施工方案防护性能。基于BIM技术建立的施工方案更优,符合安全管理标准,可在保证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性。
2.2.4 安全监控及预警
脚手架位置、脚手架高度、安全护栏安装或拆卸等给施工现场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未必能注意、记住这些危险源,因而未做到全面监管施工过程。建筑企业可利用BIM技术构建可实现共享安全监管信息的平台,使用智能化安全帽、RFID技术、无人机、高清视频摄影设备等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现场的监管[3]。
除设计、施工阶段外,运营阶段也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因而为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需做好建筑运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现阶段,建筑企业由设计、施工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但是不能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建筑企业需重视并做好运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建筑运营阶段常见安全事故即消防事故,建筑企业可基于BIM技术模拟、可视化功能及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建筑安全指示标志是否合理,确保消防人员可依据安全指示标志迅速了解现场空间、人员分布情况,这对提升救援速度、降低人员伤亡几率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BIM 技术在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不仅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技术,还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广大技术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这项技术,通过 BIM 技术把我国的建筑水平带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