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香
平度市蓼兰镇人民政府 山东青岛 266000
当前,农村的建设对我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人力资源对农村人员进行管理,能够提高农村人员的素质,让其掌握更多的技术,再加上搭建合理的技术团队,对农村的人员、工作模式以及环境进行改善,从而实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数的47%左右。这些农村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但是农村人口往往素质水平不高,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在快速发展的非农业产业中发挥作用,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引发农村人力资源在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并不乐观,根据数据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每年增加五百万人左右,这导致了农村出现大量人力资源闲置现象,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离家外出打工,不仅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流失,还会增加城市的压力。
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人员从事以劳务为主的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少,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发挥作用。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部门仍然以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工作,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公共服务中的一环给予相应的财政补充,使得农村现行的人口压力无法有效地转化为人口优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得不到有效发挥,阻碍整体农村的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对工作开展质量影响极大。相关部门要通过提升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吸引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负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同时,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有效地保障村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和村集体的收益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占。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能停滞,相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将国家所发布的最新、最权威的管理办法和政策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聘请专家向这些人员培训相关的农村经济管理知识,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围绕农村政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大学生基层就业等主题,利用演讲比赛、校外实践、征文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在校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端正择业观,并有机会了解农村基层,了解农村就业政策。其中,演讲比赛或者征文活动可以围绕农村扶贫工作、农村基层就业等话题展开进行;主题班会应考虑邀请那些正在农村基层工作或者曾经深入到农村基层且工作突出的回乡大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帮学生答疑解惑;社会实践活动则需要利用暑假、寒假等,组织学生到农村地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二,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积极宣传农村基层就业的相关情况。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布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招聘计划、招聘流程以及工作服务期限、薪资待遇等,激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农村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对于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岗位工作成绩突出或者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要给予奖励,除了由当地政府颁发荣誉证书之外,还要以文字或者纪录片形式记录其先进事迹,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进行宣传,号召更多外来优秀人才投身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
人力资源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农村人员流失较大,人力资源体系无法得到完善。因此,就需要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在人力资源体系中建立招聘、培训等部门,为农村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福利,如五险一金以及节假日福利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招收人才并且吸引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需要对传统的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全新的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机制。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带活”,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区域间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还能有效解决区域人员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改善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明确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做法是,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金和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扶持是首要任务,不仅能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而且能帮助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大利用自身的优势招商引资。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外商提供生产场地和原材料供应,依据土地状况、气候特点等合理安排农业种植,以吸引城市企业或大型农业企业投资。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带动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我国农村地区范围辽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且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造成了农村大量的人力资源限制状况。为了解决农村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需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与管理,提升农民的个体积极性,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