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亮
上海市松江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 上海 201103
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更为严重,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在出行方面有着较大优势,与常规自行车不同,内部带有电瓶,必须通过充电的方式补充能源。据不完全统计,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期间发生的火灾事故占据很大一部分,充分说明了其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现下不少居民小区都已经建立起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安全性。这也就使得如何建立起能够满足小区居民使用需要并能保证安全的停放充电场所,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联系实际分析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的优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电动自行车是较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在居民小区中尤为常见,在以往多数小区居民会采用私接电线的方式,来进行充电,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周围居民带来一定火灾风险。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内部含有独立电池、电源,当大量堆积、停放在一起时,存在自燃的可能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难以有效扑救,这些都是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充电所带来的额外安全隐患,必须采取有效办法加以处理[1]。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居民小区专门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使电动车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充电。通过采取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较好的对居民小区内的电动车进行妥善管理,避免出现违停、违规充电情况,为其他居住者带来的不便,且这种集中处理方式,能够使居民小区内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对于空间合理规划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统一的充电装置,相较于居民私自接线充电,更加具有安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火灾等安全风险,减少安全隐患,为居民自身安全提供充足保障。由此可见,合理规划停放充电场所,加强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居民小区居住安全,同时还能为居住者更好的使用电动自行车带来极大便利,还需在建设方面投入较多关注[2]。
虽然,现下停放充电场所建设计划已经展开并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实际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般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头罩电路、电瓶连接线和电机等部位,主要是依靠电器元件,串联在一起,用户群体在使用电动自行车的时,通常会在原有的车体上,增加挡风罩、保暖手套等一系列附件,若是在雨雪、刮风天气下,进行露天停放充电,很容易出现车体附件浸湿、元器件短路的情况,严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与舒适性[3]。在相关设计标准中,其内容大多是要求新建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但其中并没有对停放充电场所建设形式进行明确要求,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布置露天停车场的情况,该类型停车场没有良好的耐火性,导致建设完成后很少有人使用,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要求,非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应该按照每套住宅配置1~2个车位来计算,停车场的面积,则是要按照0.8m2~1.2m2/辆来进行配置。电动自行车也属于自行车的一种,其停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中的各项指标、位置、面积等来执行各项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4]。然而,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相关规范、标准,当前后轮中心距一致、车把最大宽度为700mm时,电动车的车体宽度应为450mm,根据这一标准,则现有停车场所通常难以满足这一标准,且电动自行车的数量要超过现有建设的停车充电位数量,很难满足整个居民小区的电动车使用需要。
从国家与行业现行标准来进行分析,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应配置完善的充电控制设施,若是条件允许,可以设置集中充电点,或者具有较强安全保护功能的充电设施,以保证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但是对充电设施建设并没有做强制性要求,整体标准较为宽松。仅仅在上海、北京等地,则是明确出台了地方标准,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在建设时,必须要建设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可根据住宅建筑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场所建设位置,充电装置、电气标准、消防要求等也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尚且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部分地区安装的充电设施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5]。
一些建成的小区,受到以往规划、功能划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空间较小无法较好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情况,这一问题在老旧小区内体现尤为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得不采用公共绿地,或者是将小区路面改建成为停放充电场所,且需要经过整个小区2/3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改变小区的用地性质,任何人、单位不得私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若必须占据用地,则应该由政府主观部门进行审批,即使审批通过,也需要在其他区域建设与占用面积同等的绿地用于补救,增加了改建、建设难度。与此同时,由于现下针对充电设施的安全使用情况尚且没有做出明确规定,部分小区居民在停放充电时,会出于对安全、经济赔偿等方面的考虑,认为停放充电场所不安全,若是发生火灾事故可能会产生大量经济赔偿,因此车辆停放积极性不高,增加了停放充电场所的空置率,导致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实际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场所建设质量与最终效果,必须采取有效办法进行优化。
由于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需要具备停放条件,也要提供一定的充电装置,因此在建设形式上必须做出明确规定,这样才能保证车辆停放的安全性。首先,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组织编订相关规范、标准,明确停放充电场所的耐火等级、消防疏散、消防设施、电气防火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建设工作也应当做进一步明确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居民小区内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其次,应当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纳入到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落实、配套建设的居民小区,应当予以一定处罚,通过这种方式,使物业单位能够充分了解到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建设的必要性,然后按照规定立即执行,保证建设效率。
城乡建设部门、物业应当进行多方调查,确定电动自行车数量,按照每户1~2台电动车的标准,匹配数量,确保电动车数量能够更好的满足小区居民的实际需要,避免在停车充电场所建设完成以后出现有车位无人用或者是车位不够用的情况。另外,根据地方城乡规划标准、城市居住区域规划设计要求等,对自行车停放场所建设的形式、数量、防火设计要求、原则等,均应做出明确,进而为物业、规划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依据,减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保证建设质量。由于各个地区在居民小区、城市建设、地理环境、电动车数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在考虑整体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区不同作出调整,保证建设的适用性。
在停车充电场所建设时,充电设施必须要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的各项标准来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使用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与使用问题。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关系必须得到有效协调,将公共绿地、小区路面改建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的相关事宜,依次、有序落实,为了保证有效管理,还应鼓励住户电池入柜放置充电、车辆进储藏室停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集中、统一充电管理,而车辆则是进行统一停放。另外,物业应当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的位置,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巡查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还要在居民小区内做好消防宣传工作,让小区居民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停车充电环境。
对于一些老旧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单位应该积极与业主达成协调关系,协商在小区内部规划、设计出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场所,为业主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车辆停放与充电场所,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了消除居民的安全疑虑,使其对场所建设更加具有信心,可采取实名制登记挂牌,每一户都有专门的停车位,避免出现纠纷问题,同时建立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为居民提供保障。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制度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为公众提供个人保障,由于电动自行车在充电、使用、停放期间,很难完全保证绝对不发生意外火灾事故,这时为了保证公众权益,就会通过保险制度来减轻小区居民的经济压力。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电动自行车车主都会受到这一制度保护,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将电动车停放在停电充电场所的车主,才能在火灾发生以后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情况下,由保险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履行个人职责对第三方受害者进行培养,以较好解决车主、物业服务企业火灾损失赔偿纠纷,规避一系列后续的安全隐患与赔账纠纷问题,使车主能够更为积极的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到指定位置,充分发挥停放充电场所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近几年电动自行车的实际使用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居民小区内,停放数量较多且杂乱无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若是想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需通过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方式予以解决。现下,在实际建设中主要存在停放场所建设形式不明确、停车充电位置规划数量不足、后期建设难度系数较大、充电设施缺少严格标准等问题,导致场所建设质量不高。因此,还需通过制定停放充电防火标准、加强源头控制明确停放场所建设指标、重视充电设施的使用管理、建立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制度等方式,对场所建设工作不断优化与完善,更好的发挥场所的积极作用,为小区居民带来更为便利的车辆停放充电条件,提高小区居住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