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乐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300
通过在装配式建筑工程EPC质量管理体系中融入BIM技术,可充分利用BIM技术的模型工具,使BIM数据模型中集成各种建筑信息,利用各类专业软件协同处理数据,使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运行与维护每个环节的数据获得集成分析与应用。因此通过BIM技术进行指导,结合AI、物联网、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将EPC模式一体化管理特点、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管理特点为基础,使装配式建筑工程各个分包商、参与方、工程主体等关系获得协调,最后充分落实并贯彻相应管理措施。
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具备明显优点:第一,可使设计环节的统筹引领作用被充分发挥,为持续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奠定良好基础。第二,解决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确保每个环节稳固连接。第三,充分明确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将职责落实在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身上,从而逐渐形成完善的责任倒追机制[1]。通过分析EPC模式价值可以看出,应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环节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充分明确监理、分包、施工等主体责任,从根本上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主要特征为:第一,增强施工质量。通过工业化的构件预制,使用在建筑项目内后,可有效避免墙体出现开裂、渗漏等问题,可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整体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第二,缩短施工时间。相比于传统工程项目而言,装配式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可加快30%左右。第三,对供求关系形成有效调节。综合缩短工期、提升质量等优点,可减少施工成本,从而达到抑制房价的效果。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具备以上特点,因此开展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重点针对构件设计、生产、安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从而发挥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的双重优势,大幅提升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核心内容便是设计环节,该环节设计形成的各种方案、资料会成为后续各项施工的重要基础,因此也可以将装配式建筑设计质量看作影响整体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方案可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加强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效果[2],需在EPC质量管理模式中充分使用并发挥BIM技术价值,对建筑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与质量问题进行预估。设计人员应对建筑进行采光、面积、报建报审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结合BIM独有的三维可视化功能、一模对多点的技术特点,对装配式建筑整体进行碰撞筛查、剖切检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设计环节利用碰撞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建筑质量安全隐患与可能发生的风险,从而及时解决,还可将相关信息与资料收集到质量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中。开展初步设计与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采纳不同主体的意见与需求,使设计图更加合理。使用PDCA戴明环质量控制方案,使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被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
装配式建筑工程采购环节开展EPC质量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诚信原则,确保采购与供应商严格履行合约中内容,为项目质量提供保障,在装配式建筑总承包商、材料供应商之间逐渐形成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共赢关系,合理利用人员之间的竞争构建奖惩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装配式建筑采购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对于技术保障方面来说,应继续利用BIM技术、二维码、RFID等相关技术,将EPC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集成平台作为基础,使采购环节的全部信息获得动态化高效管理,避免浪费资金,增强管理效果。
在施工环节实施EPC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积极采用BIM技术中的4D建模功能、5D成本控制模型技术,使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施工环节的EPC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融入BIM技术与PDCA戴明环质量控制方法,融合后可形成更好的控制与管理效果。第一,预案计划与管理。明确装配式工程项目主要目标后,通过使用BIM技术构建项目3D模型,形成科学的质量计划、进度计划与成本计划,之后共同导入信息化集成平台中,形成6D模型,之后将该模型作为基础,继续制定出场、材料加工与采购、使用、劳务数量等计划,从而加强成本计算准确性。第二,执行与实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子通过6D模型的管理与控制,会严格依据计划实施各项操作。第三,检查与检验。利用BIM模型,可实时更新平台数据,使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获得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误差并解决。第四,处理与落实。通过深入分析进度、成本、质量等偏差后,快速提出解决方案。
人们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认可程度逐渐增加,同时也开始更加明确EPC模式的价值与优势。因此基于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可贯穿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每一个细节中,从而加强建筑质量,节约施工成本,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获得更加繁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