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华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财政局 山东滨州 251900
在对我国事业单位的本质和特点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复杂,流程较多,如果不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理念,就会出现资金风险。在具体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资产管理欠缺等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要选择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机制,从而不断提高管理的效果[1]。
内部控制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管理手段,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和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其中包括对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等主要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防范廉政风险,为行政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内控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的基础,贯穿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对工作内容进行管理和监督,进而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②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收入,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对财务工作流程进行监督,避免因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贪污腐败等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化解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保障我国财政资金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资产管理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但是,在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资产管理职责模糊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活动中,管理人员不清楚其中的重点,总是把重点从管理上转移到采购上,这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应用情况。再加上资产管理连续性低,管理人员对工作热情不够,这将导致他们在对接的过程中,对具体的管理事项并不明确,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资金流失等问题。最可怕的是,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事业单位并没有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更拿不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奖罚,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2]。
在对事业单位财务内容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执行环境差,执行力度也不够强。很多事业单位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后,并没有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力度,也没有具体的管理体系和财务内控部门。在对财务内控工作内容进行管理时,主要由财务处负责人同时兼任,并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财务问题,这将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财务内控管理执行人员和财务执行人员等内容在设置上出现交叉现象。如,财务工岗位的管理人员在对项目资金进行审批的时候,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其制度并不够完善,只要有领导签字,这个时候财务管理人员就能给予其提款,增加了资金流失的风险。同时,在此过程中,还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这将导致财务管理中的岗位制度分离等内容无法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
虽然在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得到了一定创新,但是其财务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还没有得到完善,依旧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再加上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执行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对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财务内控不能有效发现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问题,这将导致管理质量不断下降。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做到独立性,这给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
由于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都是由财务部门牵头开展执行,所以各单位特别要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风控意识,从日常经济业务活动中适时管控。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推进财务部门各岗位的轮岗制度建设和实施。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发挥内部审计的跟踪监督作用。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以及客观地评估,有效控制存在的风险。由于通过信息化风险管理系统可以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业务活动实施有效监管,并实现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共享,有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故建议各级财政在安排年度财政资金预算的时候,统一设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专项,划拨专项资金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4]。
部分事业单位工作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部分工作时间跨度较大,可能导致预算与编制有所差异。在涉及相关预算的业务时,要针对业务的实际情况降低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差异。例如,在事业单位核算对活动拨款收入差异时,相关要求指出收入需要有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拨款证明,只有具备了这些证明才可以进行扣除。但是部分合同的合同周期较长,年终结算金额难以确认,就应按照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将实际支出额扣除财政支出应扣减部分,加上年度效益后,确认当年的收入。这样一来就导致实际付款与项目收入出现差异,当业务实际支出远低于项目实际费用时,财政拨款需要资金的项目超出额度无法进行税务扣除,这样的做法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是不合理的。对于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政府拨款无法确定,因此事业单位超支额度应据实扣除。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充分调查,编制合理的预算,并结合实施环节进行调整,根据编制的预算严格执行项目。
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税收工作的同时,应划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财政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工作环节中,应将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薪资与责任执行情况、绩效相挂钩,按照事业单位各职工的工作完成度,结合经济效益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财政税收工作的开展效果。
在事业单位财政税务的实际工作中,单位与部门都应当明确、细化各个部门的职责,并根据职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严格工作流程来,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不仅仅要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要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将工作人员的薪资与责任、绩效等进行挂钩来落实工作制度。如果责任落实的好、绩效完成的好的工作人员,单位应当进行给予激励;而责任确认、绩效相对落后的工作人员,单位应当进行惩处,比如有些事业单位就在薪资制度之上,采取了基本工资加绩效、激励的方式,通过这种形式将事业单位每个部门、每位职工的工作情况与整体的经济利益进行了充分融合,激发了工作人员的主动积极性,提高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5]。
事业单位的税收工作事关重大,要想让工作变得更加规范,事业单位首先要确立明确的规范制度,让制度对税收工作进行约束。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认识,表明态度,要求财务工作人员保留好票据,加强对各种票据的管理。同时,事业单位要对票据的管理确立责任制,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让各种票据管理问题能够向个人追责,避免推卸责任的情况产生。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要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知识,用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水平,明确应税收入和非应税收入。另外,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应该多和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制度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制度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科学的决策。事业单位还可以要求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单位内部进行教学,将税收管理工作的经验分享出来。通过这些方法,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单位内部的收支情况会更加清晰,而且,随着制度的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纳税意识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对于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大有帮助。
新时期,要想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预算问题。过去,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方面存在问题,有些事业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国家补贴,甚至不惜在预算编制上动手脚。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事业单位要精细化预算编制工作,并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让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在进行财政预算编制时,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要积极沟通,加强交流,让预算编制工作符合科学的编制流程,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参与进来,让预算覆盖更加全面,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性。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工作环节设立阶段性目标,在进行阶段性工作的同时,由相关部门参与,提出需求,进一步确保预算金额的准确性。不仅如此,当预算金额出现大幅变动的时候,部门人员还需要向上级提出申请,由上级给出明确的决策,以免预算金额大幅变动给事业单位整体预算工作造成严重影响[6]。
新时期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应有新的面貌,要在继承传统财政税收工作体系的优势的基础上,对过去工作中的问题予以解决,让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工作更加完善、质量更高。单位内,管理人员需要对传统财政税收工作的遗留问题有高度的认识,本着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事业单位应首先明确财政税收工作中预算的制定机制,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预算的准确性,然后在执行财政税收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确保每个步骤都能达到预定的要求。不仅如此,事业单位还要从监督工作上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建立监督部门,让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并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实行财务工作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双重追责,进一步确保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最后,事业单位还要着重提高财政税收干部的素养,让他们发挥真正的带头作用,以良好行为影响整个事业单位,带领单位内部形成良好风气。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财政税收工作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