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明
山东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22
产品质量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质保体系是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系统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质保体系涵盖了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管理环节,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一切其他工作一样,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是实现这个体系有效运转最重要的一环。
一套完整的体系文件的编制,只是完成了质保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一环,走出了最开始的一步。无论这套文件编制的多么完美,其最终的实现要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才能得到落实和实现。就如同一场战役,体系文件属于宏观决策和详细的计划安排,而战役的每一个细节则需要每一个战士的行动去完成和实现。因此,质保体系落实落地,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依赖于一线职工的每一个实际行动。
要保证质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保体系中确定的目标,必须保证一线职工持续学习提升的动力。
有研究表明:对于管理者和一线工人,其意识、能力、角色知觉、兴趣和态度对质量管理活动的影响都比较大,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重点关注。另外,对于管理者,需要加强其努力程度,而对于一线工人,则更需要关注其学习和知识的获取[1]。职工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生产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因此,企业要不断地组织进行后续的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积极引导职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参与持续的质量改善和质保体系文件的修订和完善。后续的培训和学习,包括脱产学习,应一并作为一种奖励措施,在有关的体系文件中加以明确。培训与进修这种激励措施对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公司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建立一支稳定的职工队伍才能保证制度执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员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流动已经成为常态,留住职工,建设一支稳定有序、健康向上的职工队伍,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2]。除了给予适当的薪资待遇、从生活上关心职工、使职工和企业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外,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奖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职工看到上升空间,自觉自发的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参与到质量改善中,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除了在招聘时就要排除掉那些不适合公司发展、不利于职工队伍稳定的人员外,在有关文件中对公司的晋升机制加以明确,并纳入对相关部门的考核,从制度上给与保障,使职工看到希望,保持信心。建立以一线工作的工人技师为主体的技师工作室、以职工名字命名的作业方法、树立以一线职工为主的某项持续改善为标杆等,可以极大地提高职工的荣誉感,使职工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岗位,进一步促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认同,加深归属感,依存感[3]。
为职工提供的文件要保持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化的作业文件,有利于职工作业的良好延续,也是保证质保体系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随着劳动力的紧缺成为常态,职工流动进一步加速,面对员工进进出出,不断招聘新人成了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日常工作,这种频繁变动的职工队伍构成,导致一线员工水平参差不齐,成为企业保证连续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不可回避的难题。因此,为职工提供的有关的文件要保证言简意赅、简单明了,文件的变更要有延续性,按标准程序进行。比如设备操作手册、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要尽量用最朴实的语言进行描述,工作流程要尽量图表化、线条化、色块化,做到一目了然,易于识别。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的作业文件和制度,保证职工看得懂、做得到,不产生逆反心理,在进行员工培训时,和员工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化的作业文件,还易于帮助进行多能工培训,促进一专多能,便于提高员工学习多门技术的积极性,为公司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职工工作岗位的调整要遵循相似、相近的原则,相近、相似岗位的工作员工易于接受,工艺措施便于落实执行,也可以大大的节省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尽量减少职工工作中犯错误,产品质量才能更好地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