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琦
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6
路面工程管理和实施中,工程人员应当充分认知当地的地理环境及生态属性,根据路面的使用状况、拌和、材料运输、摊铺处理技术的情况展开探讨,制定出详实的管理方式,让工程人员在持续性质量控制的支持下进行工程优化和管理工作。总之,施工工艺管理中,工程人员应确定好管理思路、施工流程、控制方案,进而提高工程核心质量。
本道路工程施工路段长为13.5km,工程应用了高性能沥青混凝土材料,路面共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层区域的混凝土粒径较小,采用了细砂式材料(AC-13C),下方混凝土的粒径较大,采用了中粒式材料(AC-16)。工程区域的基层土壤功能较为稳定,且土壤本身具有一定通透性,所以应当做好施工控制,根据路面工程的等级需求确定施工方案,将找平层的区域土壤的厚度指标固定在额定范围之内。
路面工程进行中,工程人员应结合既定的验收方式确定准备方案,提高基底层的监理验收的模式及方法的合理性。其中,应结合智能化的控制模式对底基层、放路肩线的标高进行测试。通过校准、摊铺、整形、质量验收标准确定保养思路,巩固沥青面层表面土壤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机械元件校准分析中,工程人员应探讨各类工艺的操作要点及方法,从而提高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其中,施工前期准备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利用信息化系统测试路基的位置,选择符合施工需求的压路机装置,再使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处理(3次左右),待完成碾压处理后应当立即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压实度指标、稳定性功能进行评价,若过程中发现不科学的部分时,应当要求工程人员及时处理此类问题,待检验、设计完成后可继续开展工程[1]。此外,在前期施工放样测试中,工程人员进行统计承载区域管桩的位置指标,再利用合理的标识方法探讨边缘带的施工要求。最后,完成前期检验工作后,工程人员应设立粒料运输方式及入场方式,确保粒料的能够及时作用于路基部位。通过确定粒料供应方式和摊铺效果,再结合摊铺机的工作情况评定装置的生产功能,可方便运输车协调各基站的工作模式。
混合料装载、运输、卸货过程中,应注意对料车进行小规模移动,能够防止混合料大幅度波动而造成材料离析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自卸车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保证车组的运输速率略大于现场工程即可,待完成摊铺工作后,应当注意确保混合料与摊铺装置存在一定间隔,可避免材料相互碰撞的负面影响。当混合料进入现场后,应将材料放置于摊铺机前25cm左右。在混合料卸料过程中,应当将自卸车调整至空挡状态,由后方的摊铺机推动装置的前进。此外,运输温度控制中,应当固定该工艺的温度指标限定在150℃左右,同时指派专人进行现场检验,标识出不科学的操作工艺。一旦过程中材料的温度不合理时,工程人员应立即进行优化处理,可避免材料离析现象的发生概率。若材料已经发生结块现象时,应当立即采用标准的处理模式进行优化处理,进而提高混合料的运输效率。
连续摊铺技术被广泛应用之路面工程的摊铺处理中,应当将摊铺的行进速度控制在4km/h的状态运行,对装置表面的体积、平整度、高层参数进行统计,再利用平衡梁测试摊铺工艺进展。当所有工艺均符合应用标准时,可进行摊铺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该工艺运行中不可随意更换摊铺速度,同时将过程温度控制在150℃左右,可提高摊铺效率。另外,为防止装置高度变化异常的现象,工程人员应当统计窨井的位置及底面积,在装置表面铺设一层稳定性较好的港版材料,可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此外,过程中司机应当与摊铺工程人员进行协同工作,及时说明摊铺运行情况及进展,再给予必要微调,可避免装置碰撞、偏移水平线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材料应当及时放置在装置内,能让混合料的始终处于连续、稳定地运行状态下。同时,应当利用自动化装置分析松铺厚度指标,总结松铺厚度和断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和间隔点位,确保平均一个断面内有3-4个检验点位。通过及时标注好检测进展及工艺特点,再将此类数据汇总至控制系统中,要求监理人员对摊铺状态进行核查。若部分工艺出现运行异常问题时,工程人员应及时停工处理,探讨异常情况及位置,再运用标准化控制技术进行优化[2]。
为提高摊铺、碾压的工作效率,工程人员应当第一时间处理工程区域表面的接缝,同时探讨接缝内部的温度及切割状态,再使用混合料对接缝部位进行二次摊铺。值得注意的是,工程进行中会会随时出现不同方向的接缝,所以工程人员应当确立标准化铺设方向,采用直角的铺设形式进行,同时确保摊铺过程的连贯性,可避免施工缝不稳定的负面影响。另外,处理接缝间距时,工程人员应当将确保各点位的进行交互、错开,保证相邻的两幅间距在1.5m左右。其中,应当摊铺位置控制在接头前的30cm左右,巩固铺筑面的温度参数在58℃左右,同时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对摊铺部分进行耐压处理,碾压方式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进行竖向碾压处理,可消除接缝设计不合理的不利影响[3]。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运行中,工程人员应当考虑与施工场地、工程技术、环境特点相关的技术要求,同时给予必要的优化、协调处理,在科学控制方案的支持下进行施工管理,有利于全面提高路面工程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