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铮
凌海市市场监管服务中心 辽宁凌海 121200
计量工作通常是指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实现标准化的计量监督与管理,其不仅能够对各类产品、服务的质量进行分析检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同时还可以保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的规范性,对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将各种计量及检测技术应用到质量技术监督中来,自然也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等诸多行业领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计量检测技术作为确定各类产品、服务质量情况的重要技术手段,往往能够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保证相关产品、服务的质量能够符合国家与行业的相关质量标准,这对于企业市场竞争、行业市场规范、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1]。例如在食品企业完成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后,如果能够利用相关计量检测技术对食品进行全面检测,那么就能够实现对食品质量的严格把关,避免质量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而在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计量检测技术还能够帮助其实现生产经营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在精密性要求较高的生产活动中,如果能够利用计量检测技术来对相关测量仪器、机械设备进行调试,那么所得计量数值就会更加精确、可靠,而因数据偏差所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规避。另外,通过对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企业还可以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计量单位的统一,避免因计量的单位差异而导致原材料浪费、工艺参数偏差等问题,这对于生产经营水平的提升同样是很有帮助的。当然,由于很多产品、服务的质量要求都会随之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计量检测技术虽然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但在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应产品质量要求变化,对产品质量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从质量技术监督的角度来看,由于计量检测的原始数据直接关系检测精度能够得到如实反映,因此在对计量检测技术进行应用的同时,也同样需要高度重视计量检测原始数据管理工作,用计量检测设备直接对相关原始数据采集录取,同时接受计量管理部门的检查认证,以免因工作人员输入错误等问题而对原始数据准确性以及检测精度造成影响[2]。
在对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具体测量方法比较多样,因此为适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实际需求,还需在充分考虑测量类型、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现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最为合适的测量方法。例如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用直接比较法进行测量,依据计量器具读数与分度值来完成相关运算,确定最终的计量结果,以提高计量检测效率,降低计量检测操作难度。而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微差法进行测量,根据测量被测量与已知相同量间的差值计算出最终计量结果,同时保证计量结果的精度能够符合要求。
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要想实现对计量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样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计量准备工作,为计量检测的具体执行提供支持。例如从计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来看,必须要选择高精度计量标准器具(精度应高于计量检测器具定度后的精度)作为检测标准,之后在根据这一检测标准对各种计量检测器具进行调试,以减少因计量精度问题导致的计量结果误[3]。而为了保证复杂计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则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细化的检测方案,确定计量检测的工作流程与具体方法,同时各个检测步骤的操作要求明确下来。另外,在进行计量检测之前,还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环境因素对计量器具及计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计量检测环境进行控制,以免出现计量器具无法正常使用、计量结果偏差较大等情况。
计量器具作为计量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基础,其对于最终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直接影响,要想实现对计量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在每次开始计量检测之前对计量器具的工作性能、精度进行全面检查,一旦发现计量器具工作性能异常或是精度不符合要求,则要立即进行调试或更换,以免计量器具的问题而导致最终计量结果出现错误。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按照检测方案来选择合适的计量检测辅助设备,尽可能消除因辅助设备所带来的附加误差。
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提供巨大帮助,但也同样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各企业单位在应用计量检测技术的同时,必须要加快对计量检测管理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入掌握各种计量检测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自身计量检测技术应用能力,为各类计量检测技术的灵活应用提供支持。另外,各企业单位还要充分考虑到计量检测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特性,面向计量检测人员建立常态化的培训体系,组织起学习计量检测方面先进技术与专业知识,帮助其实现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
总而言之,在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中,无论是从质量监督管理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生产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对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都能够发挥出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要想保证计量检测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则需要在计量准备、测量方法选择、原始数据管理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