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英 李佳明
方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方正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800
物品质量计量中电子秤作为重要器具,其是通过测定物品形变产生的力确定物品质量。在实际应用电子秤计量过程中,误差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会对物品计量准确性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对电子秤误差的计量检定,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保证电子秤称重时数值的精确性,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对市场秩序的更好维护。
通过鉴别力计量测试,能够对秤体结构的连接和摩擦情况进行检验,体现出电子秤对载荷微小变化的反应水平。而鉴别力误差主要来自于这些摩擦和应力。由于鉴别力以反应微小变化为主,因此鉴别力误差受称重仪表和称重传感器分辨力的影响较大。
基于相同环境和相同负荷下,通过多次称量,称重传感器输出读数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重复性误差发生的原因较多,不仅与电子秤自身器件有关,而且称重时风力、重力场及温湿度等都会导致重复性误差产生[1]。
计量检定环境中温湿度和阳光是导致检测数据误差的主要原因,但这种误差往往具有规律性,因此需要计量检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探索力度,针对检测环境误差不断进行修正,进一步确保计量检定数据的可靠性。
传感器称重的非线性变化是引起计量检定误差的主要原因,由于电子秤称重传感器内部结构相对精密,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导致计量准确性无法保证。另外,称重台擦靠也会导致误差产生,当存在称重台擦靠现象时,测定物品质量会小于实际值,而且物品质量越大,检定值偏差也会越加明显[2]。
引发四角偏载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传感器的灵敏度。一般情况下在电子秤托盘中任何位置上放置物品,测定结果都相同。但受制于电子材料的制约,部分传感器对应的激励电压欠缺稳定性,这必然会使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存在差异,引发四角偏载误差。针对于四角偏载误差问题,部分电子秤生产企业通过将传感器分路上多个电位器进行连接,调节电位器的电阻,以此来保证分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实现对四角偏载误差的有效控制。
电子秤计量准确性还会受到重力加速度的影响。由于电子秤称重时是应用物品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力的大小来实现对物品质量的测定。电子秤利用重力进行标定,以此来显示出重量。一旦各地重力加速度存在差异,则称重结果必然会存在差异性。
校准是电子秤使用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部分检定人员为了省事往往忽视校准工作,直接进行计量检定,从而导致计量误差出现。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管控力度,在针对电子秤计量检定时,需要提前做好校准工作。
承重传感器是现代电子秤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件,有利于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一旦传感器运行时所需要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必然会影响计量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需要与电子秤机械传力机构具有较好的匹配度,具体参数也要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吻合。电子秤自身具有激励电压,因此要保障激励电压的稳定性。另外,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所称重量间还要满足线性关系,避免出现严重的计量误差[3]。
即在使用电子秤时,称量时环境、称重物品性质和重量等都需要与要求相符。电子秤计量时所处环境要与具体环境条件要求相符,确保电子秤外壳使用寿命,这样也有利于保证传感器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对称重物品性质和重量等要求进行规范,避免电子秤称重台受到破坏,以此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子秤种类较多,不同电子秤使用环境和称重物品性质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尽量不同种类电子秤原理相同,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满足使用环境条件和称重物品性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保证使用流程的规范性。在使用电子秤称量前,需要给予一定的压力,根据数据来选择相应的砝码再进行校准。具体选择砝码时,要求其测量范围要大于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以此来减少实验误差。测量进行校准,使显示器归零,尽量降低计量误差出现。另外,使用电子秤时,还要重视读数的时间,即要求在数值稳定后才能进行读数。
调整偏载误差宜定期对电子秤进行检定,并利用角差调整程序来对电子秤进行自动调整。通过选取合理的压角方式,针对承重点传感器位置合理设定参数,并以仪表提示来设定恒定物调整压角,以此来实现对偏载误差的调整。
在电子秤设计时,针对于软件系统直接采用使用地的重力加速度,并利用单片机自动处理后实施异地校准。也可以在电子秤上设置一组二进数开关,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来改变放在倍数,修正重力加速度引起的误差。另外,也可以采用自动标定法实施调整。即在使用地,将标准质量砝码放置在电子秤上,输入到操作系统中,通过处理来获取到砝码的标称值,从而实现自动标定。
电子秤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十分广泛,但电子秤计量时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而导致误差产生,这不仅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市场秩序。这就需要针对电子秤误差来源进行了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进相应误差,提高电子秤计量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