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吾
(湖南娄底新化县委党校,娄底 417600)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更加突出了我国乡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针对这一社会发展现状,党和国家决定在乡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而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经济富裕,就必须进行基层党建。
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前提条件,乡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进行工作的主力军,领导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想让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理想的作用,就必须加强上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实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进行。基层党员干部将基层群众组织并团结起来,在乡村积极实施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由此,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的意志,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在党组织的指导下带领基层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频繁出现工作散漫的问题,许多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基层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严重影响。尽管政府采取了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帮助基层干部处理事务,但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仍然应接不暇。对此,党和政府在选择基层干部时必须获得乡村基层群众的共同认可,这样才能在乡村基层建设工作上取得群众的支持,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顺利推进,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
保证乡村环境和谐、稳定地长期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基层群众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离散程度高,难以管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在许多乡村地区,靠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无法满足一个家庭的生活需求,于是年轻人纷纷进城市打工。这样,留在乡村里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而老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并不多,各种政治活动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此外,基层居民委员会存在着管理经验不足、管理能力低下的问题,面对离散的基层群众,党组织的工作更是难以开展。这部分的不足便可以通过基层党建工作来弥补,应将基层群众团结起来,以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基层党干部长期处于党的领导下,其凝聚力、组织力和领导力都是基层群众所不具备的。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基层党建工作增加其权威性和吸引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榜样,引导并动员基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效实施。
乡村资源具有丰富性、多样性、自然性的特点。但是乡村居民集群分布,各个乡村的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很难实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另外,基层群众领导者不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化配置观念,基层群众的资源循环利用意识不足。种种原因造成了乡村资源的浪费和开发率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合理。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经济、文化、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的必要条件。因此,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缺乏一定的高新技术支持。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乡村土地、技术和资金的合理配置。基层群众领导者及群众要主动配合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争取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实现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利用群众的力量,实现乡村资源价值最大化。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一个个小乡村组合而成的,乡村美丽,则国家美丽。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发展主题,为党的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和谐、礼貌、文明、整洁、富裕是美丽乡村所具备的重要条件。推动乡村振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思想,乡村文明建设和基层党风形成是两个主要方向。乡村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及融合。乡村地区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耕文明形态,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基层党风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形成良好的党风,为基层人民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此外,还要做好决策、监察、管理工作,保证乡村经济、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文明乡村建设是基层人民群众的发展追求,也是党和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基层党组织长期生活在乡村,十分了解乡村的文明发展特点和现状,是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最合适的组织。乡村文明建设和基层党风建设是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工作,要善于讲政治、治党治国。因此,要切实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首先要着力发展基层干部选拔工作,加强相关选拔制度的建设。长期以来,选拔农村党员干部一直是基层党建建设的重点。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要完善现有的党员干部选拔制度,创新用人机制,转变和完善人才选拔模式。党员干部队伍的发展能力和实力提高了群众的认同感,比如,农村有很多率先致富的人、科技示范户等,这些人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合适的选拔机制被基层党组织吸纳,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增添活力。领导班子的建设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着力吸纳和培养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员干部的跨越式发展进步,也有利于基层工作成效的发挥。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制度建设。为更好地规范党员干部队伍,更好地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如实行党员干部项目考核管理制度、党员干部学习考核管理制度。既注重对党员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又强调对党员干部自我修养能力的考核,这是基层党建工作有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最后,对党员干部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注重群众监督评价机制建设,公开信访信箱、信访论坛等,让群众真实评价党员干部的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要想实现国家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关键。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基层群众的社会团结力、发展创新力,以及政治活动的推动力是乡村地区经济繁荣、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助推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