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富
(南京技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3)
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提档升级、协同创新发展、国家防卫和领土安全的重要保障,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全面提升我国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独立制造水平,带动重点产业聚集和产业快速发展,有力支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科技部在2017年提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集成电路综合测试仪开发与应用”。该重大专项的实施,旨在全方位提高重大科学仪器集成系统的制造水平和协同集成创新能力,快速提高重大科学仪器装备的研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独立制造水平。
该专项于2017年年底开设实施,总共8个子项,涉及5家实施单位,且各单位分布在不同地域。跨区域研究组织协同管理创新对快速、高效实施本项目有利,文章主要研究跨区域研究组织协同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一流目标”、重大仪器装备、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新工艺等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以实现知识增值为核心目标,联合政、产、学、研、金等一系列机构(或单位),为突破重大技术问题,实现科技创新而整合各种资源的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政、产、学、研、金等相关机构的优势和能力,整合各方面资源,达到各自优势相互补充的目的,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转化,实现知识价值的产业化、规模化,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作出贡献。构建具有前瞻性、跨区域、跨学科、战略性的协同创新产业平台,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协调各方资源,加大对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重点产业等的倾斜,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产生各类不同类型的高端人才集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效应,从而带动产业不断升级和结构不断优化,真正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聚链[1-2]。
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简单来说就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有价值的信息分享、共享。通常是指重大仪器装备、核心技术攻关、新材料、新工艺在研发、生产、制造、装配过程中,交互式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式分享。知识共享有多种模式,如毫无保留的分享、保留部分权利的分享、附加条件的分享、限制性分享等等。
根据共享主体的不同,知识共享可以分为个体间有价值信息的共享、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共享以及个体与组织间的共享。也就是说,知识共享的行为在个体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和个体与组织间都有可能发生。
1.个体之间共享
个体之间的共享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如技术问题的处理,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本质就是有价值的信息流在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个体和掌握了该知识的个体之间的流动。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个体间交流形式有所不同。如果问题本身不复杂,同时又有一定的重复性,那么通过一次性知识共享交流就可以达到目的;如果问题难度较大且复杂程度高,那么可以通过咨询专家的形式来获得帮助,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3]。
根据个体之间交流方式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之间直接进行交流、面对面沟通,或者通过移动电话、微信、视频通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知识共享;一种是个体之间通过某种媒介进行交流,如利用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文件表格或者某种材料)来实现信息的共享。
2.组织与组织之间共享
组织本身不能获得知识,但是组织以组织的名义可以通过个体获得某种知识,也就是说组织的知识是通过个体来获得的,由于个体知识的显性化程度不高,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存在一定难度。然而组织的知识通过个体来获得,因此,组织与组织间的知识共享就需要通过某种特别的方式进行,其中效率比较高的就是编码化方法,具体是指组织将个体隐形程度较高的知识以某种显性知识的方式展现出来,如表格、PPT、工作流程、工艺流程、总结、数据等等,然后通过组织之间的某种运行机制和交流方式,实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编码化的思路将各种知识以某种标准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知识编码方法实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共享效率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高。组织视需共享的知识可编码程度以及本身属性,可将知识编码成表格、PPT、工作流程、工艺流程、总结、数据等形式。将这些信息以某种标准的模式规定下来,就能够非常方便地在组织与组织之间实现知识共享[4]。
3.个体与组织间共享
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实质上就是个人成就组织,组织提高个人的一种逻辑关系。因为组织是由个体组成的,组织的知识通过个体来获得,个体知识水平的高度决定了组织的知识高度,同时组织的知识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知识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个体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现实因素
个体所掌握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程度很高的知识,通常是个体花了大量时间、很大精力或者非常大的力气沉淀下来的某方面的专业知识,通常个体不愿意无缘无故、不带条件地与其他个体分享。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成了其在社会、企业或者组织中价值的体现,如果将这些知识毫无保留地与他人共享,必将导致其竞争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从而导致个体的利益失去保障。然而社会现实就是个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与其本身对社会企业或者组织奉献的价值大小息息相关,包括物质条件、生活水平、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等[5]。
2.组织传统影响和规章方面的因素
一个组织的形成往往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因此在传统思想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起着传承的作用,而且在规章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是评价一个人的劳动成果时,往往考虑其掌握的专有能力,而对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这就使得掌握某种特殊技能的人在有条件分享其知识时也会保留一定的余地,这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思想一脉相承。在传统的组织规章制度方面,很多单位都存在对付出知识共享的个体的权益保障的问题,同时个体对共享知识的付出应获得收益缺乏信任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因此,我国传统企业中常常存在知识共享难度较大的现象,很多企业对掌握某种独特技术的能人依赖程度非常高,如果其跳槽或者退休,企业可能陷入不可开交的境地,甚至关停倒闭。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让知识共享成为一种传统,同时将其作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6]。
3.信息技术因素
组织与组织间知识共享效率比较高的方法就是编码化方法,而编码化方法依赖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来说,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面临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可是许多企业误以为只要建立了技术基础信息部门,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知识共享。由于对知识共享的内涵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把控,其对知识管理决策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浮于表面。事实上知识共享的成功应用不仅要有信息系统,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在知识库中需要进行共享的知识,通常是比较容易获得的、难度不大的知识,而不是更令人期望的、难度更大的、更加隐性的知识。
在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如何精准匹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与企业自身可以提供的解决措施类信息,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并且客户需求是复杂多变的,这也提高了企业创新成本。为了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首先企业需要充分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并不断迭代,持续跟进,获得一个满意的效果。其次企业要有综合处理、规整信息的能力,不断提炼、整理和处理信息。因此,信息共享因素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较大的影响。
由于知识和应用场景关系密切,同时组织协同创新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积累与企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团队间稳固合作对组织知识积累影响非常大。知识通过研发设计、工作总结、工作流程等方式在企业快速积累,同时在团队间传递,组织也快速积累协同创新知识,从而提高组织协同创新效率,通过团队的互学互助,加速信息在组织间的流动,为协同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因此,组织知识水平的积累是影响企业协同创新能力非常关键的因素。
组织因素包括组织中个体的素养、组织氛围、组织运作策略等。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作为创新团队的灵魂,组织领头人自身的视野、知识水平、经验、判断能力等对协同创新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组织学看来,组织的结构特性与其运行机制相互影响,灵活度高的组织比灵活性低的组织所创造的创新业绩高。因此,组织因素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非同小可[7]。
组织创新靠技术来实现,创新过程的本质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将其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技术影响因素有两点:整个组织技术实力和组织技术组成方式,组织技术实力对组织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只有不断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组织技术实力,采用合理的技术组成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方可迅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技术因素对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国家创新的主要构成单元,组织创新与市场的关联度非常高,同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组织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上下游市场、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外部服务等等。各种公平政策、良好的服务等对组织创新能力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8]。
组织作为创新的载体,在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组织协同创新能力,组织架构的建立尤为重要。应建立一个开放型的组织架构,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优化知识布局,整合组织间各方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协同创新能力。
信息因素对企业协同创新有很大的影响,应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高效信息共享机制,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必要的“支出”,同时解决组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对信息资源的巨大需求。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起到良好的共享效果,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9]。
组织创新的手段是技术,创新的本质就是对技术本身的转化。因此建立组织内部技术提升机制是保证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方面,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架构,规范组织内部技术管理,实现组织内部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明确从事技术创新并取得成果的人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奖励水平与技术创新成果正相关,保证技术创新人员的付出与收入一致,多劳多得,鼓励组织内部为技术创新作贡献,激发组织内部的技术创新能动性[10]。
协同创新不仅是组织内部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与外部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换的过程,除了组织自身的因素之外,组织的外部各种因素也是影响组织创新结果的重要原因。因此,组织在培养和提升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组织所需资源,提高组织的创新水平,提升组织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