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1-24 21:13蒲彬彬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会计信息

蒲彬彬

(莆田市公安局,福建 莆田 351100)

伴随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原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财政改革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原会计制度与业务活动不相协调的矛盾,2017 年 10月 24 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全面施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但由于会计核算模式的转变导致的财务会计人员对新制度的理解不够透彻、财务软件功能欠缺等问题,出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制度的执行尚未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的现象,深入研究并解决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更好地处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平衡关系,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提出各级政府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年度综合财务报告,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不能满足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告的要求,财政部因此推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与原政府会计制度相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记账采取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双科目记账,对有涉及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要增加预算会计的分录;第二,采取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双基础用来处理会计业务;第三,采取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的双报告模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平行记账模式,实现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结合。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规范了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的确认,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能够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是否合理;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确认、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及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有助于资产信息可靠性的提高。通过此会计核算形成的财务报告,不仅会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体现了会计核算内容的真实性。

(二)财政资金的会计处理更加规范、合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进行调整,细化了会计科目,明确记录了资金和费用,对收入和费用的使用更加规范,会计核算更加全面、准确,使财务更合理地汇总处理各业务费用,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作成本的准确性,并将其列入绩效评价指标,促进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科学开展。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预算管理绩效系统的完善也有推动作用,为各财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益使用。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完善了财务报表体系

新制度在资产负债表、预算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支出表的基础上,添加了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现金流量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使报表体系和结构更加完善。新制度的会计科目体系和使用说明更加完善,对原制度中的科目体系进行增减,修改了部分科目名称,科目的设置、确认、计量、报告更加规范,通过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更直观地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资金的用途及收支情况;对附注披露的内容进行了更细化地处理,把经济分类披露费用信息、可参考披露格式等内容放在重要项目中解释,使得财务报表信息更加全面。

(四)提高了财务活动的透明度

原制度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仅仅披露了预算收支情况,不能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活动情况及结果。新政府会计制度健全了会计报表体系,既提供了预算会计信息,又提供了一系列全面、清晰、完整的财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各单位利用外网向社会公开财政年度报告,让财政资金的运行在规范中进行,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提高了财务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不仅使单位自身更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约束财务人员违规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 行政事业单位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管理不够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一直沿用与原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预算管理方法,难以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规定时间较短,使相关人员无法全面投入到预算编制中,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较高的预算编制业务水平,没有准确计算、合理分析整年的资金收入与支出情况 ,导致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的失真,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因财政文件规定,各单位每年项目经费基本保持不变, 金额只能减少不能调增,但单位的经费支出随不同业务的开展,需求也随之改变,财政预算设置的目标无法做到结合实际经济业务的开展给予调整,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二)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种创新变革,对财务人员是一个尝试探索运用的过程,由于预算会计的观念深入人心,部分财务人员思维还是定格在收付实现制,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方面缺少实践案例和有效经验的借鉴学习,使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延长了新会计制度全面落实的时间;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财务人员专业知识较单一,会计核算水平不高,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容易引起记账的错误。同时,由于财务人员之间缺少竞争上岗的气氛,导致工作模式更加固定老化,部分人员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后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新旧会计制度难以有效衔接

首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较多样繁琐,如果各关联事项、各部门缺少沟通,会导致报表的整合不够严谨。怎样有效平衡行政事业单位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财务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财务报表之间的衔接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的效率,如果没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会给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差异的分析判断产生消极影响。

其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一些财务人员直接把原制度的科目期末余额取数至新制度下科目的期初余额,未按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准则进行梳理整改,比如没有对往来款进行调整或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由于对初期的报表数据缺乏有效审核,就会导致期初余额在新报表中出现失误。而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调整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这就要求对净资产负债表进行相应的核算变动,相关单位对此项内容的更改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适应,进而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

(四)信息技术有待提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对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地核算要求更加准确,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信息技术的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因部分财务软件互不兼容,财务信息系统仅仅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记账问题,一些数据的产生还依赖于会计工作人员的手工录入;另一方面,财务软件系统缺少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模块的交流、共享,且往来单位也缺乏统一的数据口径,这两方面都降低了会计工作效率。如果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高质量的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其工作是无法有效完成的,不仅使财务人员面对更繁杂的工作,还增加了他们使用信息系统的难度,给财务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压力。

(五)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新制度的执行使财务核算更加复杂化,部分财务人员由于倾向于个人经验,在财务核算中有可能出现失误,比如使用了错误会计科目、财务核算和预算核算科目混搭使用、这个分录是否需要进行预算记账、收入和成本不相匹配的确认等问题,财务核算的水平难以适应会计制度的改革的要求,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六)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新制度实施以来,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的,比如对会计科目的设置有不同意见,报表编制的不同理解,特殊业务处理相对复杂化,这都要求相应监督制度提供支持。行政事业单位若没有更新监督制度,没有及时掌握新制度的变化,那就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内部监督的效果会大大减弱,因此,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必不可少。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是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管理业务和实物资产上,制约了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无法开展有效的监督工作,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影响工作进度、降低工作成效。

四、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财政预算管理

一方面,单位自身可提前进入预算编制模拟期,邀请各部门相关人员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共同完成预算编制的调研与论证,同时结合上年度预算绩效的评价结果,削减被财政清理的评价结果较差项目的预算安排,对预算执行进度比较慢的项目,也可以适当减少当年度的预算规模。通过参考以上数据,对项目申报、金额预算按实进行编制上报、合理审核,提高预算编制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根据各部门项目库申报情况,具体核算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结合上年度财政下达指标明细情况,合理在各项目资金之间进行分配调整,保证各部门能顺利开展业务活动,不耽误正常工作的运转。

(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应当落实新会计制度规定,充分学习并了解先进的会计理念。一方面,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相互交流探讨学习等方式,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加入政府会计准则的学习内容,多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沟通探讨,更全面的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准则;另一方面,对具体业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践指导和培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财务人员的知识库,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会计业务处理水平。同时,在部门内可以开展心得交流体会,团结财务人员在合作中竞争、学习,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权责发生制时,需要合理过渡,不可操之过急。一方面由于权责发生制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应根据财务管理内容的需要,参考政府会计制度的特征,整合财务数据,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汇总对照表,实现原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另一方面要与财务软件公司联系沟通,确定核算口径,不断完善会计系统。清理债务和往来款项,及时了解其执行情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监控和预警,更准确预测财务系数,做好事前防控工作,并科学评估各类风险的系数。

其次,及时修改初期财务信息中出现的错误和疏漏。一方面,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清理旧账,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往来款项进行核对调整;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要多学习新制度各章节知识、多开展业务探讨及研究,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新制度。同时,规范业务流程和数据录入,将数据的获取、分析、运用融入各相关业务节点,使各节点的联系更紧密,避免同样的错误在不同环节重复发生,实现会计工作的高效、准确、完整。

(四)加大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

一方面,检查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否搭配,分析平行分录中数据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加大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促进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提升自身会计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制定相匹配的会计系统,统一各核算模块端口,开启数据信息共享模式,使数据能够高效传输,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数据的相互勾稽和检验功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与会计核算水平。

(五)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一方面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新增会计科目的概念和运用,使财会人员正确进行账务处理,降低核算风险;另一方面,完善财务分析和评价体系,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式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时效性列入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对财务绩效结果进行评价,可以明确财务管理风险的存在,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新制度的顺利执行,需要良好的监督机制保驾护航。首先,可以成立一个监督小组,该监督小组不定期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处理和财务报表进行检查,跟踪资金的流向情况,使资金的使用更加安全有保障;其次,不断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严格监督、控制单位的资产和资金,预防因不良资产的处理与资金调用产生的内控风险,对预算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需查明原因并进行整改;最后,循序渐进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划分岗位责任,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账的出现,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

五、结束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行对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运用,推动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和准确性,使财务决策更科学有据。当然,在新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旧制度必须调整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注入、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更新信息系统,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会计信息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