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研究

2021-11-24 17:02
时代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班列成都一带一路

李 好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四川成都 610110)

一、成都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现状

(一)联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以国际航线、国际铁路班列、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的国际物流通道主骨架基本成型。国际航线方面,截至2020年,成都的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已达130条,位居全国第4位,航线网络实现了全球五大洲全覆盖;国际铁路班列方面,中欧国际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000列,已通达26个境外城市、联通14个国内城市;铁海联运班列方面,经南宁到钦州的国际铁路海运通道、经泸州港联通长江黄金水道等多式联运大通道也在不断加快构建。

(二)互利互惠的“大经贸”加快发展

利用外资方面,截至2019年,在蓉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01家,其中10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蓉增资扩股或增设新项目,实际到位外资131亿美元,增长6.7%。对外贸易方面,2020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154.2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26.6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到总额的31.1%。对外投资方面,成都企业积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建和筹建项目超过150个,涉及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三)双向开放的“大平台”加快搭建

国际贸易投资平台方面,截至2020年,成都自的贸易试验区累计注册企业13万余家,注册资本1.9万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568家,注册资本1292亿元。国际产业合作平台方面,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累计签约引进项目超过130个,资源融通、多向连接的作用明显增强。国际经贸综合服务平台方面,中国—欧洲中心建成国家级对欧合作开放平台,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中国(四川)—东盟自贸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国际商事纠纷调解中心建成投运。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截至2020年7月,外国驻蓉领事机构已增至20个,内地“领馆第三城”持续扩容。截至2019年1月,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总数达93个,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成都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等重大国际会议、“西博会”等国际性展会活动,以及成都国际马拉松等国际赛事,成功申办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二、成都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竞争优势不够突出

贸易结构方面,成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比重不到20%,低于天津、重庆、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加工贸易占全市总量的70%,高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贸易模式方面,成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有待发展。2019年成都跨境电子交易规模虽然超200亿元,但与深圳、杭州、广州等沿海城市差距巨大,也已被同处西部的重庆拉开差距。贸易主体方面,仍然以英特尔、鸿富锦、戴尔等外资的代工企业为主,占全市总量约70%,远高于全国42.6%的平均水平,本土外贸企业多为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二)双向投资水平有待提升

利用外资方面,在蓉总部企业层级较低,绝大部分是以分公司的加工基地、办事处、经销商等形态存在。同时,服务业利用外商投资占比相对不高、领域不宽。2020年、成都服务业利用外资实际到位仅占总额的67.42%,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投资较少。对外投资方面,成都对外投资方式以合资、独资为主,并购及股权投资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成都对外投资形式以传统的建立境外销售网络为主,投资建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等形式较少。

(三)国际通道建设存在差距

货运航班运力方面,成都全货机国际航线数量、全货机航班频次较少,舱位供给相较上海等成熟枢纽仍不充分,企业可自主选择面较小。航运中转能力方面,成都机场中转率为5.3%,国际枢纽的中转率一般在30%以上,航线跨区域、跨洲际中转能力尚未完全具备。陆海通道建设方面,南向对空中通道的依赖程度较高,仅开通成都—河口—河内南向东线通道和经钦州港出海辐射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第二条西向国际开放通道暂未形成,未能与库尔勒至伊犁的铁路实现互联互通。成都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联结能力有待提升。

(四)开放合作平台能级较弱

成都国家级新区、临空临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仍需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与上海等先发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国别园区差异化功能尚未充分凸显,针对合作国先进人才、资本、项目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现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主要还处于招商引资阶段,其功能种类单一,还未形成国际化区域分拨中心、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和进口商品展销中心。成都口岸服务功能建设相对滞后,价格发现、国际结算等高端功能缺乏,口岸集散能力偏弱,进出口商品主要局限于成都及四川省内其他城市。

(五)国际资源质量有待拓展

北京、上海缔结的国际友好城市多为首都城市或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城市,成都缔结的友城与其质量差距较大。在蓉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国际保险代理公司等机构较少,保险、知识产权、法律等中介服务发展滞后,金融、商务等国际性服务功能发展不充分。持有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国际学校教育资源等配套设施较为匮乏,高品质的国际社区建设相对滞后。

三、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思考

(一)完善国际立体大通道体系

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发展国际通程中转联运航线,重点培育欧洲与东亚、南亚、东南亚以及澳新间经成都中转的洲际航线。积极争取第五航权航线开放,全力打造航空货运转运中心。

拓展陆海联运走廊。要以“南向”“西向”为重点,向南加强与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衔接,稳定开行成都-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和成都—凭祥—越南“南向”班列,提前谋划成都至老挝跨境铁路直达东盟的国际班列;向西大力推进经阿拉山口至蒂尔堡、经霍尔果斯至伊斯坦布尔的泛欧铁路大通道建设,尽快打通进出印度洋阿拉伯海最近的铁海联运通道。

健全供应链营销网络。在国内“蓉欧+”节点城市中选择合作伙伴,设置区域营销的服务窗口。加快中欧班列海外枢纽节点建设,建设覆盖境外主要货源集结城市服务网点。创新班列线路代理整体外包及境外段线路合作运营。与重庆合作共建中欧班列(成渝),统一班列定价,共谋与境外物流供应商合作,增强整体谈判议价能力。

(二)构建国际经贸合作服务体系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电子信息、汽车、轨道等优质“成都造”产品出口,积极拓展东盟、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一批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样本企业和重点项目,依托信息软件、动漫游戏制作等优势建好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境电商平台、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商等企业在蓉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

稳健推进国际双向投资。准确把握疫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类别企业的敏感要素,精准招引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细分行业领域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引培区域总部、专业总部和功能性总部。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的优质外资项目,对在航空航天、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文创、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资的企业,按照“一项目一议”予以重点支持。大力支持以核心竞争力和重要知识产权为目的的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建设中国(成都)—白俄罗斯产业园、中国(成都)—柬埔寨商贸园等境外经济合作区,推动促进优势产业、企业、技术、品牌向境外输出。

(三)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

强化三大开放高地的引领功能。增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鼓励在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汽车产业、金融服务等关键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增强天府新区开放主引擎功能,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与欧洲等沿线国家(地区)共建科技园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主阵地功能,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天府国际生物城等重大载体,联合国际顶级科技园区打造链接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国际化平台。

强化六大园别园区的示范作用。中法园区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和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打造全球树立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典范。中德园区要突出构建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世界级“国际生态精工新城”。中意园区应加快推动以文化创意为主,链接旅游、时尚、会展、艺术博览等关联产业的国际化产业集群。中韩园区要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众创空间聚集区。中日园区要深入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示范项目建设。新加坡—中国(四川)园区着力推进AI创新中心运营。

强化多层级开放平台的有效支撑。健全“3+N”境内外招商网络等海外成都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打造保税物流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邮(快)件处理中心等国际贸易平台。加快建设“中国—欧洲中心”以及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合作中心,打造一批兼具人文交流、信息沟通、展示展销、技术合作、经贸往来等功能的国际合作平台。

(四)构建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支持体系

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友好交流国际网络,积极争取“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大国、关键小国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要以产业互补为方向争取新增更多“重量级”友好城市,积极争取设立更多驻蓉商务代表处、国际组织分支机构等涉外机构,打造亚洲重要的国际性机构集聚地。积极承办或申办国家主场外交活动,持续举办公园城市全球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原创IP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

促进高端资源聚集。依托桐梓林、大源、麓山等为代表的国际化社区建设,为国际高端创新人才营造宜居宜业的类海外环境。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以高新区、天府新区及周边为核心区域,加快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人才团队、知名创业孵化机构、高端国际商业服务和知识产权、法律、财务等中介机构入驻,形成面向海外的“一带一路”国际创业创新高端要素集聚区。

猜你喜欢
班列成都一带一路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