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峰,殷怀刚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江苏 常州 213164;2. 南京体育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4日,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这是国家继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和“体育强国”战略后,再次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议题列入《意见》,它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新时期全面复兴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决心。丰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建设,提升文化品牌意识,是中国当代体育文化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时代抉择和必经路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新时期应该具有文化战略的发展高度。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应认清自身的文化优势。国家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拯救与复兴,极大地彰显了新时期的文化自信。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进程,有利于提升自身文化品位、捍卫文化尊严、提升我们的文化话语权。民族传统体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应努力肩担中国体育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责任,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影响力。新时代背景下,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去”,充分运用好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馆等对外推广平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交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家传播,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陷落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没落和传统文化信仰的危机。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西方体育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以竞技体育为先锋的强势西方文化垄断,进一步蚕食弱势的东方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传统被现代取代已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民族传统体育边缘化现象已成为新常态。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双重的挑战。新时期,传统已经形成一种惰力,这种惯性作用具有二重性。对于传统的态度,不能食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这两种极端都会将传统拉入深渊。传统作为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是民族内聚力之源泉,亦是维系民族生命之抗体。维护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亦是维护传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保守意识浓厚导致自我更新与现代化转型的缓慢;传承方式、传承机制不科学导致传承链的断裂;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欠缺;传统文化的遗忘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弱化;需求存在错位导致难以顺应现代生活健身需求;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滞后。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从原本的文化侵略和文化依附逐渐走上文化独立和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出和强调文化自信。民族传统体育是放弃传统、盲目尾随西方,还是坚持传统的更新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命题。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模仿阶段,一味地走竞技化模式。否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被迫陷入文化失真的尴尬之境。抵制民族传统体育“西化”危机,捍卫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地位。既是对文化的守护,亦是对国家、民族的坚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回归是当代国人应有的文化自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回归能够唤醒和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荣誉感。我们应以从容的姿态和远见卓识的国际视野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孔子学院作为传统文化国际化推广的高地,应该不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及内容。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也要不断提升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话语权,在世界文化中注入中国元素。
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显现于各自的身体活动之中。东方体育重养生、修身,西方体育重竞技、超越。民族传统体育是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滨文明为主而产生的一种东方文明,竞技体育萌芽于城邦经济和海洋文明,在近代则是由资本主义思潮经济而催生的工业产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推崇的“养”,既是对身心的养护,也是对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一种价值判断和引导。西方的文化则是一种征服型文化,古希腊“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告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都是西方体育精神的展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选择、历史的发展进程存在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自然环境和地缘结构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倾向的异同源于不同的文化特质。农耕文明影响下形成了东方人内敛、无争的文化品格。相较而言,西方的海洋文明下的西方人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充满对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从古代奥运会上可见一斑。竞争精神作为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内核,其实是城邦战争在体育层面的一种迁移。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与体育活动,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追求的是养生修身、趣味娱乐、道德教化功能;以城邦制和海洋文明为主的西方竞技体育,长期以来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资源匮乏,这催生了西方人的冒险、探索精神,所以,“争”的意识和观念在西方的竞技中就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文化变迁是在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的催化下,引起的内容和结构变化的一个文化裂变的连续性过程。[2]文化变迁其实是对旧有文化的整合、重塑,文化的变迁主要是受环境变化(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功能转变、文化全球化冲击等原因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有稳定性、传统性、继承性,但也处在不断的更新、创造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变迁中逐渐改变了其原有的形态和面貌,嬗变为新的文化产物。文化的陷落,亦是文化之消亡。鸦片战争后,西方竞技体育强势入侵中国,本土的体育逐渐趋于边缘化。可以说,中国现代化进程是枪炮威逼下的被迫现代化发展道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冲突与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的惨败结局收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从经历了近代西方文化入侵后,现在又面临了文化全球化的同化危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往往是跟风和盲目崇拜,以竞技体育为先锋的西方文化的文化蚕食,导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土壤逐渐流失。文化全球化其实是文化入侵和文化进化的共同过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统摄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为前提的。[3]文化全球化视角下,东方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碰撞愈发激烈,在这个多元竞争的时代,存在着巨大的同化危机。文化的世界性首先建立在民族性之上,文化个性的丧失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遗忘和本土价值观的崩塌。当前国家正面临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文化安全压力。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霸权通过西方竞技体育这一载体,实现了全球范围的文化控制。
民族传统体育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逐渐失去了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文化环境方面,社会结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的转变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没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农耕文明为主、游牧文明和滨海文明为辅催生与存续的文化产物。[4]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这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不再依附于土地、草原、江海、湖泊。伴随民族传统体育的生产性、生活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逐渐弱化,民族传统体育已然陷入到取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以武术的发展为例,在冷兵器时期,武术技击防卫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但是武术在现代军事和当今生产、生活中的技击价值却大为削弱。武术该何去何从?武术的价值定位是困扰武术人的一个时代难题,武术的价值虽然不断延伸,包括健身防身、文化传承、教化修身、娱乐审美等,但是到底哪个是武术在当代最主要价值呢?武术作为一种身体的文化,浓缩和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武术文化的厚重使得它具有道德教化和修身的功能。笔者认为:武术的技击价值虽是其本质价值,但武术在当代社会中更应该凸显和弘扬的是其非本质价值,这些非本质价值主要是指文化传承、养生修身和娱乐审美等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一般保存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传播范围有限,部分项目受制于气候、地域、场地等因素,这些都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习。
民族传统体育胎生于农耕文明,是古代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生活性特点。因为正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特殊场域、环境,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无序性、随意性较为突出,而规范性、系统性却明显不足。无论是训练,还是竞赛方面都尚未形成体系,这无疑加大了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普及的难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深植于乡土文化,城镇化和人口迁徙导致乡土社会的变迁,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丧失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流失传承主体,造成代际传承的“断代”现象。在传承的主体上,人口的迁徙,导致了文化的断层,大量的年轻人为了求学和就业离开了乡土社会,那些祖辈中流传的节庆文化、体育传统失去了传承人,逐渐导致了传统体育的消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城镇化发展方面,截止至2016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为57.4%,预计2020年达到60%。[5]学校作为体育最重要的普及途径,却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仅是配菜而已。即使开始了相关课程,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未担负起民族传统体育现代传承的重任。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民俗性传承和信仰(宗教)传承等传统传承方式,存在形式单一、传承范围小、传承效率低等问题,它无法适应现代功利社会高效率的发展模式。此外,在很多体育习俗中,传男不传女已经成为了一种默认的陈规,例如,传统武术门派中就有一些门规明确规定传男不传女,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受封建思想荼毒而造成的,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民族传统体育所谓的“四位一体”式发展即: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为遵循,以社会层面的大众体育为基础,以学校层面的教育传承为依托,以个人层面的文化认同为目标。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制度化、体系化、可持续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模式。推动体育强国、文化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旨趣,培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传承的场域、环境。奉行“生活化”发展理念,弘扬本土体育价值观,构建融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层面深度融合的传承发展机制,实现多场域、全方位的发展路径。[6]
各级政府部门及体育管理部门要转变对待传统体育的观念,重新思考和定位边缘化的民族传统体育。国家应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全方位保护和挖掘已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7]同时,加强体育职能部门的执行能力,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国家体育职能部门和各级体育管理部门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意识,收集、记录、保存、传播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重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收录名录之中,运用现代化手段处理并对这些宝贵的实物资料进行保存、分类和分析。制度保障及经费保障方面,首先,制度保障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发展要解决科学化、规范化等问题,其中包括赛事举办、场地建设、运动员选才与训练等诸多问题。“民运会”这一品牌体育赛事的打造,加快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接轨,促进了赛事的规范化,规则的完善和内容的更新。其次,经费保障方面,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应该成立专项的体育基金,扩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下拨专项的经费并逐年提高经费的额度用于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是对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应加大扶持力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人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从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层面的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产业化发展方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人民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模式。在保持自身文化性的基础上,把握市场规律,了解现代人的需求,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服务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体育产业中的民俗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把握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以传统体育项目和节日为载体,打造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社会化发展方面,以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发展契机,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化、高质化发展,夯实群众基础,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参与率、普及率。加强民族传统体育进机关、进社区,创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团体,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生活化发展方面,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上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特征, 具备高度的普及性、大众性。[8]民族传统体育为了应对外域体育活动的冲击与挑战,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普及工作,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及多样化的健身锻炼诉求,从节日活动走向日常生活,实现从仪式化向生活化的嬗变。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生活常态和当代健身体系,形成外显于形、内化于心的健身娱心的生活模式、体育模式和文化模式。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需求错位、模式单一、教材与课程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学科发展滞后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就业前景暗淡现象,提出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学校层面发展的路径:首先,课程、教材与学科建设方面,加快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体系的优化升级,逐步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凸显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结合地域、院校实际,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和教材。高校应该规定公共体育课中必须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尤其是体育院校和民族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应该把握地域性特点,整合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体育课程。地方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的体育教学,有助于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其次,师资建设方面,师资队伍的水平往往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当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采用多种手段:第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方向高校教师的定期培训和考核机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力。第二,以灵活多样的聘任方式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人或在项目里具有较高声望的专家,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课学习,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播。第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地域特点和结合院校优势,形成长期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然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丰富与更新方面,遵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科规律,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后,人才培养方面,时刻紧扣社会需求、人才需求,扭转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状。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就业力。[9]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民族性在体育化、世界化、全球化进程中被不断消减,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中被西方奥林匹克精神裹挟,逐渐丧失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的丧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发展的异化。另一方面, 在西方体育为先锋的外域文化深刻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内容与价值理念逐渐被同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符号价值、文化个性被削弱,造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自信。[10]人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关乎其发展的命运。不同身份定位的人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传承中具有不一样的角色定位。研究者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研究者要用好高校这个平台,在整理和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更要结合社会需求、时代特征创造性的转化和应用,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起来、用起来,从而真正的融入我们的校园和民众的生活。传承人方面,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应该要有使命感与荣誉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自觉承担保护、弘扬及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使命。[11]同时,传承人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摒弃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糟粕部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开放的姿态以便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学生方面,目前在高校及部分中小学已经基本开设了有关传统体育的体育课程,而且随着趣味性和竞技性的增强也逐渐受到学生的喜爱。普通民众方面,民众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特有的文化自觉和担当,参与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因此,增强个体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众体验、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方能坚守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抵制外域体育文化的侵蚀,保持自身文化创造力与传承力,从而夯实我国的文化体系。[12]
文化自信是文化回归的前提,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肯定是最起码的文化自尊。我国应构建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西方竞技体育为辅助的新型体育文化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需要沿着普及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塑与改良,在文化保留和传承、创新的同时,需要走进我们现实的生活。如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所在。另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服务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作为传统文化推广的先锋和载体,为中华文化的世界化发展进程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体育文化领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世界化推广可以逐渐扭转一直以来以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为主导的世界体育文化局面,丰富世界体育文化的内容,为世界体育文化增添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