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上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共青团的努力,因此,高校共青团应找准自身的定位,完善育人服务机制的建设。
(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内部具有基础性战略地位。高校共青团工作在高校内部居于战略地位。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对共青团的根本问题进行分析,深刻认识到共青团工作具有时代价值与意义,提升共青团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群团改革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在不断强化,也面临着自身建设的问题。作为高校党委组织,高校共青团发挥着一定的政治作用,这要求高校共青团要联系大学生,负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引,使校园文化更加繁荣。服务大学生,确保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共青团不仅负责行政工作,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环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完善的价值观。
(二)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得到改善。新时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完善各类方针,实现艰苦奋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近年来,高校共青团打造和挖掘了大批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品牌。早在2015年,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多家学校组建了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对共青团的战略线路进行深入分析,颁布了高校共青团研究相关战略,有利于推动高校共青团良好风气的建立,还能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建设的科学性。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主体工程。1.以共青团“大调研、大走访”,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调研。要想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科学引领。高校共青团应与高校大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把握自身的组织优势,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为高校共青团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科学的依据。高校共青团应建立青年研究会伦理社团,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研究,把握大学生学习的规律。通过基层团支部和大学生调研的方式,获取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要结合政治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发放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处理分析的方式,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大学生的情感把握和评价,了解大学生对政治的认识情况。调查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反应情况,包含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公共事件的认知与评价,考察大学生对不同公共事件的灵活度。调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反映其思想政治践行的情况,还要分析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在思想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是否能够融入校园文化建设。2.以品牌为依托,建立高校共青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高校共青团可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结合大学生的话语特点讲授主流价值观,帮助大学生采用独特的视角,强化他们的政治认同能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浅显易懂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产生熏陶与影响。在高校范围内,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坚持与信仰对话,高校共青团应充分挖掘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通过分层和分布的方式完成大学生骨干培养,系统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志愿服务活动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信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骨干人才。创新共青团思想,完善政治引导作用,形成高校共青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进一步宣传,引导大学生投入各类社会实践中,在校园文化建设环节树立榜样作用。高校共青团应结合大型活动和重大事件,将其作为主要的契机,引领大学生的思想,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借助大学生骨干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强化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并且号召青年,将理想与信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高校共青团还应推动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培养出一批政治素质强、综合能力突出的青少年。3.培育和宣传榜样、典型,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共青团应注重挖掘和培养具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从而树立榜样作用,激励大学生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脚踏实地,奋发有为。适当结合大学生的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整,引导青年大学生,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高校内部可以设立各类奖项,如青春奖项、勤俭节约奖项、学雷锋奖项、科技创新奖项等,本着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进行选拔,各学院委员会结合评选条件,广泛征求学生和教师的意见,深入发现大学校园内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学生,鼓励有较强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各类比赛中。在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中发挥大学生的特长,完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团委借助建立一批正面形象,让大学生起到典范作用,展示他们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青春风采。高校共青团应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宣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务实与进取。
(二)以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发挥高校共青团育人服务的基础作用。1.优化高校团组织建设,发挥育人服务作用。高校应进行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育人服务效果,对于基层团支部建设问题,应有效解决,积极完善基层团支书的能力,选拔培养那些素质高、有能力的优秀团员担任团支书,贯彻团支部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基层团支部具有核心战斗力。以高校为基层,完善团建工作,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大量的共青团员进入团组织中,为高校共青团建设输入大量的人才。高校共青团应坚持党建带团建的模式,强化各个层面党建带团建的方式,完善基层团组织自身完善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与优势,吸取党建工作中的经验,不断实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育人服务效果。高校共青团应主动与党组织和学生处进行联系,借助横向和纵向联络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多个部门互动的方式,改进育人服务的效果。高校共青团应重视学生会、研究会和学生社团的价值,以高校共青团为代表,将学生会、研究会和学生社团作为辅助,实现全面的育人服务机制的建设。2.增强高校共青团服务能力,发挥育人服务效果。要进一步改进高校共青团的服务能力与质量,高校内部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高校办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使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高校共青团应主动参与到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结合传统的纪念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共青团在为大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结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举办与大学生生活贴近的活动,展示大学生的青春与风采,其不仅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促进大学生互动,产生情感共鸣,有效改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共青团应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主题,学生会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设良好的气氛,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提升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度,同时应发挥学生代表的作用,使大学生的权益得到充分的维护。校团委应完善日常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对社团管理提出有效的措施,以政策为指导,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实现高校共青团育人服务的效果。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以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为导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共青团在这个环节中,应举办各类技能大赛,让大学生勇于挑战自我。3.采用项目化、品牌化和社会化的思维,发挥育人服务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共青团发挥育人服务作用的主要方式,其不仅能够改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也能够注入勇于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校共青团应融入项目化、品牌化、社会化的活动方式,让大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得到发展,凭借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结合自身的知识与技能优势,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在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升华。高校共青团要鼓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中,结合个人组队与学院组队等多元化形式,呈现出学院活动的特色,充分结合社会实践中的广泛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学院为单位开展大学生志愿活动,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集中配一名专业的教师,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予以指导。在高校范围内定期评选先锋模范,凭借答辩和审批的环节,评选出优秀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环节,要凭借有效的方式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校共青团育人服务成为常态化,打造共青团品牌项目。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基地。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育人服务机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发展。通过创建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励大学生投入各类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深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