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 450000)
纵观全球各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都充满曲折与挑战。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能力在不断提升。例如,在抗击“非典”(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SARS)疫情的过程中,按照“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要求,我国的SARS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民众极易陷入心理危机旋涡中,表现为在生理、认知、情绪及行为上的不适。心理育人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重要环节,是在疫情影响下心理素质快速恢复的重要保障。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疏导工作是保障心理育人成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访谈发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援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随着咨询量的激增,专业咨询人员存在短缺现象;其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应激干预等心理专业技能的培训体系亟须完善,疫情下的危机干预工作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咨询技能提出了挑战。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而心理干预工作是保障群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可以减轻群众的心理恐慌,保障社会安定。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建立完备的“校-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班级”四级心理援助机制,能够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各司其职,保障稳定。
1.精准摸排,构筑“心理防线”
学校充分发挥“校-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班级”四级预警防控系统的信息精准联动优势,及时利用线上心理测试平台发布专业测评问卷,对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研。
2.家校联合,协同联动
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区域学生逐级排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健康情况和外出情况,并建立档案,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四个一”,即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举措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心理危机干预是针对因突然遭受重大灾难或者处于精神压力中而陷入痛苦、紧张不安,伴随焦虑、绝望等情绪,需要及时给予心理援助的人,帮助其摆脱困难的心理治疗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服务尤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服务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各种负面情绪,缓解其对个人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研究者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抗逆者的核心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其核心心理特征为:能够接纳变化,情绪调节好,有计划和行动,坚毅而乐观。在学生工作中,需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对学生的其他实际问题提供帮助。
对于不同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统一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解答和指导。对于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充分调动学校、学院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结合专业能力,发挥高校的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积极投身到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心理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社会民众提供专业且适切的心理健康服务。
依托网络平台,开展“云上心理课”和心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视逆境与挫折,及时调整消极情绪,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建立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创新使用基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模式开发、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和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创新整合在线心理测评、大数据云平台、专业心理设备、移动终端App、心理培训服务等众多心理服务手段和资源,实现师生心理健康“云端服务”,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师生心理大数据云端“融”管理体系。利用平台及时了解和监测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控、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突发事件,减小危机事件的消极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暴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且带来具有多重性及复杂性的负面冲击,也会让大众产生其他各种负性情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持续直接影响大众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及生活秩序,更会给大学生带来身心上的巨大挑战。
为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他们正面、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依托心理素质拓展基地40个活动项目,包括沟通协作类的“穿越电网”“有轨电车”,压力管理类的“无敌风火轮”“荒岛逃生”,突破自我类的“信任背摔”“球行千里”等项目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素质拓展课程、素质拓展大赛,积极扩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积极健康的心态。
我国防治SARS工作经验显示,丰富的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众对疫情知识的认识度,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应变能力和心理弹性。
大学心理健康工作必须遵循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这是育人的前提和保障。在积极做好个案咨询、危机排查、知识普及等常规工作的同时,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在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心理卫生知识,以重大自然灾害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抗压知识,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弹性,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学习楷模,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容易引发的就是由对未知情况的不可控导致的社会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我国医药信息与卫生管理学博士梅松丽研究表明,在我国防治SARS病毒的经验中,有很多典型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组织丰富多彩的系列健康教育活动,提升民众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一方面可以避免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民众对病毒的科学认知,从而提升大众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从社会层面来说,这有利于调动社会的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大众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当下教育传播的载体更为丰富,在保证传统报告、讲座、咨询等教育方式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咨询热线、电台等载体,拓宽社会公众的视野和认识途径,使社会公众及时掌握科学信息。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知识普及,可以对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的社会民众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育人长效机制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有效保证。高校应积极探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富有成效的工作路径,形成“1+6”心理育人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四级精准心理预警体系,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积极打造“暖心工程”心理帮扶机制,建立心理素质提升机制;积极依托“融”心理自助平台,完善心理自助机制;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建立课程思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机制;完善心理培训与健康教育机制。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总结提升,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心理防护工作提供经验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