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陈璐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养社会积极心态,这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新一代青年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如更强的自我意识,更多元的价值观念,更弱的群体参与性等,都要求高校心理工作与时俱进,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传统的高校心理工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针对性上都有待提高,课堂教学、知识讲座、主题宣传等宣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近些年来学生心理困扰凸显,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促使高校心理工作部门进一步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护工作,这也成为今后心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高校心理工作而言,需要本着“立德树人”原则,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发展性心理育人作为新的发展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实现这一育人目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工作体系的规范化建设,这既是高校现代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学生心理服务机制的重要举措。随着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识的日益觉醒,及时有效的心理知识传播与心理健康预警尤为重要,这些都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展性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就自然成为构建发展性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宗旨。因此,有效获取并厘清大学生的心理诉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前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更加复杂多元,个体化特点明显。面向全部群体开展笼统的心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所需。尤其是重大社会事件面前,当代大学生所经受的心理震荡呈现出明显的个体特殊性。加之复杂的生源性质,对高校管理和服务工作来讲,也是巨大的挑战。了解学生的时代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是做好精准化心理支持的前提。
与中小学不同,高校大学生群体规模较大,在籍学生数基本都几千或过万,而且生源既有省内也有省外的,大规模和多来源的学生群体,很容易在群体间形成相互影响,尤其是负性心理反应如恐慌焦虑、莫名烦躁、生活节奏紊乱、学业困难,以及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像一些较为严重的情绪症候反应,更容易在学生群体中出现情绪“传染”。可以说,大学生复杂多元的心理反应,给高校心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化的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另外,由于高校校园生活与文化特点,大学生的活动区域更广,流动性更强,导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更多的变数,即便是严格按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以学生社区、教学区等为界限来严格管理,也很难避免同学之间心态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同寝室、同楼层、同班级等人际范围内的必要沟通,都会增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多元变化。这些特点,加之个体心理变化的迅疾性和掩饰性,都对心理监控与干预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动态摸排工作如何有效开展,需要认真思考。
基于以上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学生心理状况的充分掌握。宏观层面,首先要认真解读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个性化心理特征产生于共性特征,而权威部门的政策发布正是基于大学生的总体特点开展部署的。其次要深入挖掘每年的心理测评与建档信息价值,在源头上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做好年度趋势分析;另外要结合全校学生心理状况动态研判,及时摸排与分类,为精准化心理服务提供更翔实的依据。中观层面,首先要立足于学科专业学生特点,充分进行二级单位的群体性研判,对大学生而言,专业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思维倾向,不同的专业学习氛围,会形成不同的性格与人格特点。再次要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的主题班会、团体活动等,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初步筛查出心理异常学生,以便针对性开展心理工作;作为高校心理工作部门而言,要整合各层次信息,以“班级心理晴雨表”等形式,更加及时、直观呈现出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和“心理重灾区”,作为精准化心理服务的重要参考。微观层面,则是从学生主动心理咨询、谈心谈话及个体危机干预等渠道获取信息,聚焦于个体心理需求与困扰,与宏观、中观层面信息形成有力印证,作为学生心理诉求的整体特点,为精准化服务提供问题导向的前提基础。
对标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提供精准化的心理服务,这构成了高校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这就需要对当前心理工作内容进一步深化,心理工作形式进一步创新,将发展性育人理念贯穿始终,切实有效地完善心理支持系统。
第一,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代性元素。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既是当前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学生的普遍需要,尽管这种途径对个体而言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从面上发挥了重要的通识教育作用。这样的目的定位,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及时融入与时代发展特点相符合的教育元素。例如,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轻生案例越来越多,生命教育有必要作为重要的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就需要对当前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生命教育有机整合到心理健康知识中,丰富学生的认识和接受性。
第二,拓展发展性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外延。以往补救式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大学生心理需求,受众面也不够广,通过分类分层实施拓展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外延是当前所需。通过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细化,将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创新能力激发等逐渐纳入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题化建设中,通过提供专业团队的常态化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
第三,丰富主题教育宣传活动的形式。当代青少年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这些都对当前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宣传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的宣传内容更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怎样的宣传形式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吸收,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除了做好传统的定点宣传、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等,主题工作坊,团体辅导,心理游园,素质拓展,专业技能契合度高的心理创作,这些宣传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能够很好促进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的提高。
第四,注重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摸排与备案。做好分类筛查,通过选用科学有效、施测简便的心理健康筛查问卷,面向全体学生群体开展调查,初步确定学生心理健康等级,定期开展面对面心理状况访谈,并掌握筛查结果异常学生的详细表现与动态变化。对辅导员、班主任等所掌握的日常工作信息进行梳理研判,重点筛查存在明显心理困扰的学生群体。通过对高校相关部门备案的如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等重点关注学生群体进行摸排。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监控与甄别分类,形成完善的备案机制,及时干预存在高危机隐患的学生个体。
第五,有条不紊地开展分类分层心理支持工作。针对心理危机个案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信息进行动态收集、上报,心理援助专业团队尽快完成研判、反馈,确定心理危机风险等级并给予处理意见,有必要的尽快安排专人介入开展危机干预;针对面上的宣教工作,根据实际开展线下或线上平台的分类宣传、团体辅导;在人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对一”“网格化”等途径,实现心理支持网络建设,用更及时动态实现心理状况监控。
第六,挖掘学生朋辈互助力量的隐性作用。将心理支持服务下沉到学生朋辈层面,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组织、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朋辈力量,从最基础、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发掘学生心理诉求,以朋辈接受性最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简单而不失专业的心理互助。朋辈互助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高校心理工作的有力补充,无论面向班级开展心理主题活动,还是立足寝室及时发现问题,都会成为高校心理危机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职员工构成多样,而一线教师如班主任、辅导员、课程教师、公寓管理员等,不但在信息获取上最直接最及时,在可能的心理危机发生后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发挥好一线教师的壁垒功能,对于有效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能否做好充分的专业准备也事关全局,这一教师壁垒功能,是高校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具体而言要做到两个“善于”:
其一,教师要善于通过三“识”内化于心。打铁还需自身硬,一线教师面对学生开展一线教育管理工作时,要发挥好壁垒功能,可以通过完善三“识”来内化于心:意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将兵马比作一线教师开展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那粮草就是心理健康意识,一线教师要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将之置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符合课堂教学的规律,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态甚至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那课堂学习的质量也无法保证;知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时刻从认知、情绪、行为等维度观照学生,掌握心理应激的阶段性表现相关知识,才能在工作中遇事不慌,游刃有余;见识,发现与甄别学生心理困扰的外在表现,离不开任课教师对学生课堂出勤、师生互动及课后作业等活动的监控,离不开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班团建设、生活管理等日常工作中的敏锐观察。可以说,三“识”的完善,是一线教师参与学生心理支持的底气所在。
其二,通过三“技”外化于行。在完善三“识”基础上,一线教师要善于有内容、有章法地开展心理支持工作,可以通过三“技”来实现:技术,充分利用各类开放教育平台,获取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简易心理技术,比如调息、肌肉紧张放松等放松技术,身体扫描、外在觉察等着陆技术,保险箱、安全岛等隔离技术等,都是可以面向学生开展的训练;技巧,简单的心理干预离不开谈心谈话技巧,一线教师需要做到主动关心学生,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开展谈心谈话,在交流过程中要多听少说,用陪伴代替指导,并可以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比如面对焦虑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面对压力的焦虑,这也是一种共情的体现;技法,由于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一线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时容易失去界限,把握不好度,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教师不是无所不能的,超出自己能力、职责范畴的,尤其是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发生可能的学生,一线教师要做好信息员工作,及时转介以便更好地应对危机。
完善的学生心理支持体系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支持保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如有源活水,必须及时更新储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即师资培训。心理工作不仅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更是偏重技能应用性的一门“课程”,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面临许多新困扰,而对于心理支持方法而言,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心理咨询与辅导领域,教师自身就是“工具”,不及时更新知识技能储备,很难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支持。因此,对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队伍以及学生朋辈互助队伍的基本心理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尽快提高支持团队的心理技术水平,也要出良策早布局。
首先,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培训,要面向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师资,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培训,依托各地高校资源和心理培训专业平台,实地与在线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分批灵活实施,保证心理工作师资队伍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其次,针对可能存在心理危机较高风险的学生群体,对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进行心理危机甄别与干预相关培训,这是守牢安全底线的基础。再次,要加强宣传队伍业务培训,高校教师、学生团学组织要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整合心理健康宣传知识与途径,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保证科学、有序、常态化开展宣传工作,以营造温馨的校园心理环境。除此,要不断学习兄弟院校优秀工作经验,定期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兄弟院校同质性的借鉴学习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构建起发展性育人理念下的精准化心理支持体系,是当代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员、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学生诉求为基础,以精准服务为主体,充分发挥一线教职员工作用,并提供充足的业务培训支持,就能够激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顺利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