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国 赵文文 黄 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 528225)
党建工作的开展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是实现党建工作高效率进行的重要辅助依据。党建工作者应根据其工作的具体需求,利用好网络信息化技术,使党建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开展。因为党建工作复杂且烦琐,涉及工作内容广泛,包括党员的培训工作、党员的各项考核工作、党员的廉政工作等,所以传统党建工作的工作量巨大,且没有系统的总结,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党建工作。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建工作大大缩短了工作的时间,并大幅度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可谓一举两得,为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本校特有的党建网站,但是总体来说其形式陈旧,无法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党建工作是长久性的工作,需要以长久的目光来看待,而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创新建设是现阶段和科技、社会共同发展的象征,它更利于提升高校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兴趣,使高校党员对党建工作的参与度提高、主动性提高,以此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每一项工作都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时代趋势代表着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党建工作亦是如此,与时俱进的理念是提升党建工作效率的根本依据。
现阶段网络的应用遍布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大到教育理念,小到教学细节,网络的作用和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因此结合互联网背景将网络信息化融入高校的党建工作中,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它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工作手段,高校党员也是在网络信息化推动的社会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因此,建立网络信息化的党建工作方式,其意义之一就是推动互联网对高校党员的积极影响。
由于高校党员群体的年龄大多为20岁左右,正值青春气息浓厚的年纪。他们思想观念超前,喜欢新鲜事物,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且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因此将党建工作形成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利于提升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积极性,以及配合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新型党建工作平台,符合年轻一代党员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其高效率、高便捷性的特色更是能够激发党员的主动参与心态。因此,建立网络信息化的党建工作方式,其意义之一就是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党员积极性。
传统党建工作存在信息沟通不全面、不及时,具体工作实行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等弊端,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而将党建工作形成网络信息化的方式,可以使党建信息能够快速、全面、系统地传达。并且,很多党建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却没有降低,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的党建工作环节中,有些需要集中大量的党员群体才能够做好,而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将党员群体在网络上进行集结,其形式更符合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为党建工作实现高效性奠定了基础。
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因为党建工作的作用没有触及人们的根本,所以很难引起重视,高校学生群体对党建工作存在敷衍和无视的心理,因此形成党建工作思想停滞不前的现象。由于传统的党建模式已经沿用了多年,虽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是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基于这种情况,人们对党建工作容易形成思想惰性,再加上没有人愿意带头突破传统,致使大家的步伐都停留在了传统的工作思想上。
目前,各大高校和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党建网络信息化平台,但是这些平台的主要功能只是用来发布党建相关新闻和没有新意的教育理论,其形式老套,再加上内容过于烦琐,重复性高,致使点击率极低。由于党建网络平台缺少创新的理念和新颖的工作模式,“无聊”和“不重要”的标签越来越深刻。长此以往,使用平台的人将越来越少,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大幅度降低,使平台失去了建立的意义。
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立需要相关设备的辅助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投入,其首要前提就是资金的投入。因为党建工作理论性强,且没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致使企业和学校不愿在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创建的过程中投入财力。而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的建立需求远不止于此,它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做支持。而就目前看来,因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还处于传统的理念当中,所以很少有相关人才能够得到培养。因此,现阶段的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的创建处于缺乏人力和物力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了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理念的滞后和资金、人员的滞后。
制定创新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的实行方案,首先,应对党员群体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党员群体对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要求和想法,归纳总结可以实行的策略,并进行记录。其次,调查其他高校或企业的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具体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下值得借鉴的环节并加以改造,形成适应高校党建平台发展的新型构建模式。再次,应调查高校党员群体对网络信息化平台建立的接纳率,以此作为建立新型党建工作平台的依据。最后,应注重新建党建工作的体制完善,做到党建工作平台持续稳定的发展。另外,还应及时更新党建工作平台的信息传递,以及把握平台的具体内容,做到内容积极、健康、正能量、有实效性。
任何工作的有序推进都离不开工作体制的建立,党建工作亦是如此。应建立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总结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指出其工作范围,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使党建工作形成系统化、高效化、便捷化、丰富化的工作状态。只有工作体制得到不断完善,才能将党建工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工作的体制内,应强调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避免反客为主现象的发生。工作体制作为工作的划分和责任的划分,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更是高效率工作的重要前提,工作体制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建工作的推进程度,因此应注重党建工作体制的建立。
由于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利用网络传递文化教育,使文化和党建工作有效结合,使网络信息化被高效利用,是目前互联网背景下党建工作最好的表现方式。应结合党建工作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现象、引导媒体和舆论的正面积极性,从而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党建工作的基础依据就是文化的弘扬和互联网的使用,将它们进行高效的结合,是互联网信息化党建工作有序发展的基础前提。
传统党建工作缺乏积极性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内容的单一化和重复性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到来和新思想、新理念的形成,特别是不适应高校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现状。在网络信息迅速传递的背景下,每个人每天都在接受新鲜事物带来的感官刺激,因此单调的党建内容无法引起人们学习的欲望。应注意在党建平台配合发表适合阅读又与党建相符合的内容,以此增强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群体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因此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精神面貌的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形式,从多个方面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害的。与传统的党建工作形式相比,不难看出,具有青春气息的党建工作平台更受欢迎,其提升了高校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并且配合度也大幅度提升,因此应注重在党建工作中融入青春、活泼、自由等因素。
网络信息化党建平台的正常运转,其基础是专业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手段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尤其是高校的网络平台,直接面向广大师生。因此,应加强平台的技术管理,增设筛选和检查内容的步骤,阻断不良信息的侵入,必须使流入平台的信息和资源具有正确的三观引导和积极的思想理念,以此建设绿色、健康的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党建平台。
总而言之,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创新建设之路还需要党建工作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并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逐渐走向完善。应强化创新建设党建工作的理念,并加强网络信息化党建工作的创新建设的能力,以及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观念,以此综合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