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财融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1-11-24 10:02郑国操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部门财务人员

郑国操

(中山市嘉和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63)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之下,众多企业发展面临着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状态,竞争态势也日趋白热化。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份额,需要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不断强化业财融合建设工作,促进企业实现业务与财务信息“一体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专家就提出了业财融合的理论,以平衡记分卡、作业成本法为例,其中既有业务指标,也有财务指标。因此,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及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把“一体化”作为基础内容,企业战略统一化作为发展目标,有力地促进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而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下结合个人实践经验,探讨了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

一、企业业财融合概述

(一)业财融合的定义

所谓业财融合,是把业务工作以及财务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财务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内容后,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业务运营是否流程,从而知晓业务活动的开展流程和特点,并将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其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业财融合时新时期财务人员的转型方向,传统会计核算属于事后监督,类似于跑步赛场上的吹哨人。业财融合背景下,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测及事中控制,全过程参与业务运行,犹如驾驶舱的仪表盘。因此,将来的财务人员,不仅精通财税业务,也要能从业务经营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企业业财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将业务与财务融合之后,财务管理工作的范围扩大,能了解业务活动的内容及流程,根据业务项目的特点来部署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收集业务活动信息,进行预测、核算等工作,促进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彼此间的协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如此一来,一方面能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调动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而不只是财务人员参与。另一方面,将涉及的事后、事中和事前的经济业务都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具有全员参与、业务全覆盖的特点,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有利于最大化地实现企业价值。

2.有助于加强风险防范、内控力度

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部门能更加发挥出财务监督职能,对各经营环节实施监督管理,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业务部门给财务部门反馈业务数据,财务部门再结合自身所了解的信息,就能了掌握业务活动内容及进展,明确存在的风险并积极防范,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和预警,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结合实践,财务指标是风险预警的关键,业财融合的实现能获得科学的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预警,避免或减少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3.有助于进行财务预测分析

实现业财融合,有助于进行财务预测分析。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从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化,通过资金和业务的高效管理,激发管理工作的价值。尤其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通过共享平台,可共享现金流、信息流、数据流,对接业务流程,了解经营状况和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业财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是贯穿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在购置环节,利用财务手段能降低购置成本;在生产环节,可以深入分析和市场、销售相关的信息,方便管理工作开展。

二、企业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长期以来业务和财务相互分离,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会考虑业务因素,业务生产中也不会关注财务指标。业财融合后,打破了这一传统,企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管理工作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利益冲突增加业财融合难度

无论哪个领域、哪个行业,经营者及消费者之间,都存在着一些利益冲突。对经营者而言,追求的是成本最低、利润最大,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对消费者而言,追求的是质量好、价格低,最大程度上节约资金。如果将这一冲突缩小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对业务部门而言,追求的是产品质量最优,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对财务部门而言,追求的是成本最优化,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此外,这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足,对彼此的业务不熟悉,工作中需要的数据、指标有差异,也增加了业财融合难度。

(二)业财融合工作未形成有效的流程制度及管理制度

为了加快业财融合进度,企业应该从组织架构和人力配置上入手,建立了一支业财融合队伍。但是,实际工作中只是一种形式,缺少具体的工作流程。在业财融合建设过程中,未能根据项目内容及特征制定工作流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只能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资源,才能满足管理需求。在管理制度方面,目前企业在业财融合工作中的管理制度有缺陷,例如制度设计不合理,内容上换汤不换药;专项资金的管理薄弱,没有明确来源及去向;工作人员职责不清,故意钻管理制度中的漏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业财融合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两者融合道路上的障碍。

(三)没有与战略目标相融合

企业发展要以战略作为基础,企业在明确了战略发展目标后,才会有清晰的前进方向,才能树立大局观,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战略的制定、布局和分解,将其转化为一项项任务和考核指标,有助于充分调动各项资源,从而实现预设目标。在业务部门中,是否完成预设目标,依靠的是职责履行情况和考核结果;财务部门的关注点,则是利润大小。因部门之间有壁垒,且日常沟通不到位,为了实现预设目标,达到考核要求,业务部门就可能从内部控制中脱离出来,采用特殊手段和方法,继而带来风险。而财务部门不了解业务活动,也就不能及时发现风险,就可能造成严重损失。总结起来,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只关注自身职责和任务,没有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虽然能完成战略目标,但缺少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支持,无法实现业财融合。

(四)数据衔接性较差

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支持发展决策。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各行其是,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其中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没有任何交叉。这造成的问题,是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无法交互,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而且,业务部门在经济活动完成后,产生的资料数据是财务部门进行核算的依据,这种核算具有事后性,只能为今后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而不能管控当前业务活动中的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衔接性差,生成的财务报表和实际情况可能不相符,不仅制约企业发展,也不利于推进业财融合。

(五)财务人员水平不高

为了满足业财融合的工作需求,对财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中,财务人员的工作中心一直放在会计核算上,企业发展越稳定,会计岗位的变动越小。在此背景下,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是提高数据核算的准确性,降低税务风险,例如:看登记入账数据是否准确,看发票凭证是否规范,看报表数据是否有出入等。由于财务人员自身水平有限,而且主观上不愿转变思想观念,认为把财务工作做好就行。如此,财务人员的能力并不满足业财融合的管理需求,不能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能很好地提出企业风险管控的措施,阻碍业财融合的实现。

三、完善业财融合的对策建议

企业业财融合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思想、流程、制度、人员、监督等方面入手,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一)再造统一业财融合思想

业财融合的推进,转变思想是基础。树立业财融合思想,才能确保业务目标和财务目标是一致的,才能规避各类风险,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扫清障碍。以财务总监为例,编制年度财务工作计划时,既要考虑到财务方面的指标,又要深入了解业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目前业务的类型、规模,以及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2.采取的营销策略;3.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4.原料、人力、设备的投入情况;5.产品定价和消费者需求等。兼顾这些方面的内容,才能一手掌握财务数据,一手掌握业务信息,为业务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从而实现经营目标。相反,如果财务总监的工作内容还是费用和收入核算,这一岗位就不具备预测作用,难以保证企业的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拥有财务、业务双视角,降本增效及流程优化同等重要,来加快业财融合的步伐。

(二)实现业财融合流程再造

业财融合实施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财务工作流程、业务工作流程,而是根据业财融合的特点对流程进行再造。一是事前审核。即在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之前,对活动的内容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急处理预案,以便业务活动顺利开展。在这个环节,财务人员应参与其中,从营销、内控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化的财务建议,结合业务需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业务开展后出现不合法、不合规等问题。二是事中控制。即在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财务部门及业务部门彼此协助,共享数据信息。其中,财务人员应监督业务活动的实施情况,看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看有没有明显问题,并督促业务人员及时整改。重大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例如订单抽查、追踪报表等,定期汇报业务开展情况。三是事后评价。即经济活动开展完成后,按照重要程度来分级及评价。其中,新的业务活动、需要大量资源的业务活动,采用专项分析法;延续性的业务活动、需要少量资源的业务活动,采用数据分析法来了解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事后评价的作用,是精确判断业务活动的效益,从而决定该活动是继续下去,还是改善、中断。

(三)融合到预算、绩效、战略目标中去

业财融合,首先要融合到预算之中。全面预算管理是针对有关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控制及考核的过程,及时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反馈,这和业财融合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了能够提高预算内容的精确性,需要充分做好预测,广泛收集资料;对组织机构进行健全,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设置的预算指标,既要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其次要融合到绩效中。绩效管理的流程一般是:制定计划→提交报告→绩效评价→反馈结果。融合到绩效中,应赋予管理部门自主权,强化管理者的责任,并通过制度和组织保障绩效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要融合到战略目标中。通过战略的制定、布局和分解,将其转化为每一项任务及考核指标,从而调动各项资源,实现预设目标。业财融合的实现,要求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不仅关注自身职责和任务,还要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在完成战略目标时获得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支持,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四)加强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是业财融合的基础

实践证实,业财融合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建设业财信息系统迫在眉睫,这是业财融合的基础。传统模式下,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各自独立,而业财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集成,部门之间数据是共享的。该系统建成后,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动态掌握业务流程和项目开展情况,为风险管控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业务部门获取财务信息后,可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纠正和调整,有效规避经营风险;财务部门获得业务信息后,能更好地编制财务报表,确保账实相符。可见,利用业财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及财务流程的所有环节都可以有效融合,可以打破孤岛效应,数据衔接更加及时、紧密,实现闭环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建设业财信息系统只是第一步,做好系统升级、软件更新工作尤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应对外界攻击,保证业财数据真实、完整。

(五)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也好,业务管理也好,业财融合也好,均需要优秀人才,这是人力保障。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要求是从一名普通的财务人员,转变为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能从财务和业务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助力企业经营发展。那么财务人员应该如何转变提升呢?第一,除了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外,还要培养逻辑分析能力,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不仅能看懂各类报表,还要从报表中捕捉业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简单来说,就是财务人员不再是财务数据的搬运工,而是成为玩转数据的高手。第二,业财融合推进过程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在业务开展期间,一旦出现风险,财务人员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将风险事项传递给上级和业务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例如:项目执行中发现收付比例不合理,此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分析有没有超额支付现象;对重大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分析潜在的资金风险、财务风险、税务风险,然后发出预警信号,从源头进行控制,而不是事后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风险防范、内控力度,有助于进行财务预测分析,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坚实的保障。针对目前业财融合实施中的问题,文章从统一业财融合思想,实现流程再造,与预算、战略、目标相融合,业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相关改进对策,希望为企业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部门财务人员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