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的策略探讨

2021-11-24 08:04张晶
经营者 2021年22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残疾人康复

张晶

(太原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9)

一、引言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了民生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2020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其中贫困残疾人占有很大比重,人因残致贫,因残返贫概率很高。残疾人要与全国人民一起迈步小康,他们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也必须提高。现在很多残疾人还封闭在家里,不能走出家门,想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就必须从康复开始。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联工作的起家工程、民心工程。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努力,残疾人康复业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新世纪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做到康复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群人。残疾人康复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部门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拨发,还包括彩票公益金及社会慈善募捐等,并由各地残联部门管理。残疾人康复资金主要用于各地区具备康复需求和条件的残疾人群体,贫困的残疾人群体具有优先享受权利。

二、残疾人康复项目的概述和资金使用情况

(一)残疾人康复资金项目发展

不同地区的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名称有所差别,比如助行、助明、助听以及免费为贫困残疾人群体提供药物及手术治疗,同时也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辅助器具提供、宣传服务等等。从残疾人项目的整体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一是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其中包括为视力残疾儿童发配助视器,为肢体残疾儿童配置矫形器,为聋儿配置人工耳蜗和助听器并补贴手术费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为肢体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经费。二是为残疾人提供相关医疗和救助服务,如白内障复明手术和精神病患者的药物服务支持。三是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材,如助听器、轮椅、盲杖等。四是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贴心的康复训练与康复服务,改善残疾人的身体机能和生活品质,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二)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情况

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是“十三五”开展的重点工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强残疾人康复两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某市为例,其所属省各类残疾人215.7万人,全市残疾人20.35万人,占全省残疾人总数的9%。“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康复经费倾斜2 000万以上,2020年用于残疾人康复的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为588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的彩票公益金为360万元。

以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为例,全市目标为4 350名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其中残疾儿童筛查诊断240人,疑似残疾人评定3 400人,抢救性康复项目涉及710人。对于0~6岁残疾儿童,按照平均400元/人的标准给予其一次性筛查诊断费用,并提供定点康复机构全日制康复训练费15 000元/人/年。对于0~14岁重度听力残疾儿童,免费提供电子人工耳蜗一套及手术费16 000元/人。对于0~14岁先天性畸形儿童,提供一次性救助费12 000元/人。还规定0~6岁聋儿助听器验配标准为1 200元/人,7~14岁聋儿助听器验配标准为400元/人。按照这个标准计算,康复经费仍然紧张。调查发现,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大多设立在人口较多的城区,康复资金的下达向较大的城区倾斜,偏远地方的残疾儿童得到救助相对困难得多,举家搬迁给他们本就困难的生活又增加了一层负担。对于残疾人长期的康复训练来说,康复资金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虽然当前残疾人康复资金在不断增加,但救助标准也在逐年增加,康复资金在最大限度地帮助更多残疾人脱离困境的同时,也存在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费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增长,残疾人康复项目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同时资金支出也不断增加,扩大了残疾人康复资助范围,同时也提高了自主标准。一些区域已经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民生工程也逐渐变得精细化与人性化,残疾人康复项目的拓展工作也逐步完善,正逐渐向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稳步前进。

第二,残疾人康复项目资金以财政部拨款为主,并逐渐呈现多元化投入局面。首先,中央、省级和市级三个财政部门是残疾人康复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地方税务部门代为征收残疾人保证金,补充残疾人保障项目资金。同时,社会慈善机构筹集和募捐善款。因此,面对残疾人康复项目庞大的资金体量,必须开展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更加合理地发挥出最大效能。残疾人康复管理中心具有资金管理职能,发挥着主阵地和载体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

三、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的意义

资金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以及财政预算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残疾人康复专项资金优化配置和实现资金预算平衡的主要途径,对推动残疾人康复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预算编制以及资金支出都要体现出财政的性质和发展需求,确保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符合标准,增强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同时也要控制好残疾人康复资金支出比重,集中解决残疾人康复资金稳定问题,保障残疾人康复项目的稳定发展。

其次,做好财政资金的拨入核算与管理工作,对残疾人康复资金展开监督是财政监督的重点,同时也是廉洁精神和公信力的体现。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方式,严格监督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

最后,预算资金管理不但关乎经济问题,同时还是政治问题的体现。所以要具有责任感,统一对残疾人康复的认识,各方通力合作,保证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立项、征收、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

(二)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国家以及社会的慈善机构对残疾人康复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稳步上升。随着资金流入数量不断增多,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这会导致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不利于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

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预算编制和使用计划不科学,无法对我国贫困残疾人开展精准的救助。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预算管理也无法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局面。即便残疾人康复资金已经纳入预算管理,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落实,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预算管理仍需不断完善。二是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权责规划不够合理,资金的支付分配缺乏科学性,残疾人康复资金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还有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康复资金补助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长期的康复需求,有的康复经费补贴甚至不能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别说使其康复了。三是采购的残疾人康复器材存在质量不高、以次充好的现象。四是基层医疗康复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精准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五是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布局不合理,部分残疾儿童无法享受到康复服务。近年来,我国残疾人康复资金投入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覆盖的残疾人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办理和接受残疾人康复服务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办理手续过程较为复杂,进行残疾人康复资金绩效评价的全面追踪,实现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高效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强化预算审查与监督,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工作的便捷性。

四、提升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资金

为了有效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更多有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够真正获得资助和医疗服务,首先各地方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工作,完善残疾人康复资金预算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从而有效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在以往的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工作中,出现残疾人康复资金无法满足残疾人需求的主要原因就是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地区并没有对当地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导致对当地的残疾人情况了解得不够充分,资金投入以及地域分配不均衡。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效用,必须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保证政府部门对其高度重视,并做好不同区域的预算计划调查工作,强化各项职能,同时对各项工作内容开展立项管理,对于不符合立项要求的“散”“乱”“小”项目要严格否决,科学整合。将残疾人康复资金统筹运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真正实现残疾人康复资金收支的全面监管,确保残疾人康复资金落到实处。

(二)完善资金审计制度,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残疾人康复资金并没有形成专项和完善的审计制度,在各地区残疾人康复资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就极易产生滥用残疾人康复资金的风险。各级残联部门的康复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工作仍然存在疏忽和漏洞,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各地区的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可以看出,各地区在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监管上,仍然缺乏资金审计制度,对于资金流向、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不严,进而产生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不利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各地区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残疾人康复资金审计制度,严格把控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情况,避免谋求私利的现象,以此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完善项目监管制度,形成包含救助对象、定点机构、项目实施过程、资金分配使用、数据档案系统的整套细化方案,并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对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构建良好的资金审查体系,发挥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真正价值。

(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资金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准确性。为此,在开展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工作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残疾人康复资金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效率,从而切实提升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平台,能够实时掌握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流向,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残疾人康复资金审计水平,还能够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构建残疾人康复网格化与信息化管理也将成为残疾人康复项目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地残联在不断探索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更多残疾人得到及时的救助。

(四)加强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在残疾人康复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也要保证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有效落实,实现残疾人康复资金的跟进管理,在完成残疾人康复资助工作后还要严格落实保障制度,建设资金配套制度,保证资金的合法性。此外,还要对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抽查回访残疾救助对象,开展残疾人康复资金专项评价与考核,定期做好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并公开评价结果,确保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大众监督,以此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满足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发展需求。

五、结语

残疾人康复事业作为一项民生事业,在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级残联的不断努力下,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注入量不断提升,这让更多残疾人得到了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改善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品质,使残疾人能更快地融入社会中。各级财政部门联合各级残联做好对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呼吁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让残疾人能像健全人一样绽放光彩,促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残疾人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我骄傲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