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鹏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濮阳 457000)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一定居住区域内的居民群众的各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使得该区域内居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在我国,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引导多元主体协力解决社区内存在的困难和冲突,使社区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功能,逐步推进社区居民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全面发展的治理过程。
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包括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不同的主体之间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追求,很难在社区治理中实现意见统一。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不同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但是,目前部分社区的基层党组织力量薄弱,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导致其他的社区治理主体缺乏领导和沟通,使得社区的治理工作陷入混乱。同时,一直以来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存在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职能定位不清,责任划分不明。其他的一些公共组织和社会团体由于发育不足,缺乏独立性,也难以发挥功能。因此,要化解当前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必须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在新时代,加强社区治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社区治理工作任务繁重,且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社区工作人员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难以处理好社区复杂琐碎的各项事务。因此,必须实现社区治理党务和事务的结合,以加强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从而引领社区治理工作。
良好的社区治理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从宏观层面为社区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在现实中,很多社区书记围绕社区治理问题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累积了大量丰富、有价值的经验,但是仍有一些社区书记抱持着得过且过的心态,缺乏对新时代加强社区治理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认为只要维持好现状,不出事就行,不愿意再投入人力、物力提升工作质量,怠于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新的尝试和创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党的基层领导体系尚不健全,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部分党员干部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认识不清,宗旨意识不强,理想信念不坚定,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造成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缺位,甚至出现了党建功能被弱化的现象。
社区居民既是社区的主人,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只有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才能实现。但是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参与活动的人数有限,覆盖面较窄。目前,大多数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分子,负有协助处理好社区各项事务的责任和义务,总是站在消极对立的立场上对社区工作批评指责,而不是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二是参与活动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以老年人居多。参与社区活动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现阶段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居民主要是离退休人员,他们既有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也有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民众习惯了由政府总揽社区工作的治理模式,认为管理好社区是政府的职责,自己虽然是社区的一分子,但是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社区的认同感也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社区居民的认识,提高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区治理在法治建设层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主体,以各项地方性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为补充的社区治理法治体系,各级法律之间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奠定了社区治理的法治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改革逐步走向深入,社区治理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不断涌现,现有的社区治理法治体系显现出不足之处,难以应对新时代社区治理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当前,基层社区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联动作用,积极培育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功能,构建符合新时代社区治理要求,具有多元化、多样性特征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因此,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与社区组织的合作,积极搭建平台和载体,全面整合社区党组织资源,扩大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提升治理的水平和质量。第一,要为社会公共组织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从根源上破除影响公共组织参与提供社区服务的障碍。例如,党组织可以在税收、场所用地、人员招聘等方面为社区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为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可以通过吸收社会资金的方式来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第二,要打造一体化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势。要加强党组织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开放性、社会化的平台载体。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优化分配,确保资源配置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在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凡事大包大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政府必须转变管理理念,为社区还权、减负,要对政府职能进行清晰定位,明确哪些工作应该管、哪些事务应该交给其他治理主体负责。原则上,凡是社区和社会公共组织能够独立开展的工作,政府就应该放手交给他们去做。如果其他主体不愿意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就应该积极协调,或者责令、敦促其履行相应的社区服务义务。同时,要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治理工作。一是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治理工作的各项制度。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实行鼓励性利益激励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创新探索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根据不同居民群体的特点,因人因事而异,鼓励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条件参加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和治理工作,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要注意培养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利用他们发展和扩大社区组织网络,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
当前,一是要加大政府对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来。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社区工作人员是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从基础工作入手,全面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尚未拿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其所承担的具体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人员职业晋升机制。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社区工作者的职级体系建设,满足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的系统性要求。要明确社区工作人员的分级岗位职责和相关的职级晋升条件,尤其是要为在一线工作的人员制定科学的岗位晋升办法。例如,为了保证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将要求其具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纳入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和引导他们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同时,规定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在职教育,获得职称、岗位晋升条件。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与社区治理有关的内容,制定的时间都比较久远,且覆盖的范围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的需要,急需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治理工作奠定法治基础。一是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法。社区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从法律层面对社区治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定。当前,应当广泛结合各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为目标导向,制定社区治理的根本法。二是要补充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是目前我国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是由于制定的时间比较久远,部分内容规定与现实情况严重脱离,造成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社区治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急需开展修法工作。通过修法,要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要规范社区居委会的选举要求,包括选举条件、选举流程等。此外,要结合各地区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为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发挥提供法治保障,为新时代社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