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主要问题及策略

2021-11-24 04:51朱志德
经营者 2021年18期
关键词:采购计划供应商评估

朱志德

(国投哈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一、引言

就我国采购管理理论来看,专门针对采购进行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在实际发展中国有企业在采购环节上问题频发。再加上“国有”的背景,让很多企业形成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致使自身的管理模式跟不上同等规模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而今,国有企业的改革、民间资本的进入,都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进行研究,不仅能够补充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理论方面的内容,还能够对国有企业采购实践进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采购管理

所谓采购管理,即计划下达、生成采购单、执行采购单、到货接受、验收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全过程。在采购过程中对物流运动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跟踪与监督,能实现对整个采购活动的科学管理。目前,对采购进行管理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采购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

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飞速变化,导致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的战略目标格格不入,很多企业已经将采购管理上升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科学合理的采购工作能够高效地将外部市场资源转换成企业资源,确保企业顺利经营,更好地完成战略目标。

(二)采购管理是实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

采购的目的是为企业收集生产资料,因此企业的生产和采购密不可分,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采购工作是企业能力的外部延续,与第三方供应商有着较密切的关系,而供应商作为独立于企业的个体,其发生变动会对企业采购造成影响,而持续稳定的供应会利于企业采购,进而利于企业生产,因此当前时代的企业竞争也可看成是采购、供应链方面的竞争,强化采购这个中间环节,也是对企业供应链建设的进一步加强[1]。

(三)采购管理是企业顺利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行中,生产成本和生产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尤其是产品质量。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制造该产品成本的高低,还关系到企业的口碑等方面,对于一些主要依靠生产销售盈利的国有企业来说,采购的成本是其不得不关注的内容。因此,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合理控制采购成本才能提升利润、提升物资使用率,进而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现状

对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现状的分析主要从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采购成本和质量管理方面进行。

就一般国有企业采购流程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集中采购业务,二是特殊采购业务。前者主要是集中采购企业所需的各类物资,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非招标采购等方式,后者主要是因为部分二级单位经营方向不同,因此会产生特殊的物资采购需求,在递交采购申请之后,会成立临时的采购小组,进而展开后续采购工作。

在供应商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供应商选择。基于成本、质量、交货期以及新产品开发等业务需求,根据采购资料对市场供应商进行筛选,挖掘潜在供应商,然后结合调查资料,了解有意向与企业合作的供应商,进而进行二次评估,最后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后进入合作谈判等阶段。二是供应商绩效评估工作。在双方选择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会成立供应商评估体系,更加重视供应商的质量,以此来确定合适的供应商结构。

在采购成本管理环节,在如今的市场结构中,采购已经不单单是采买东西,而是作为一种资金管理职能存在,所以在国有企业具体实践中,会通过价格谈判、公开招标之类的采购竞争机制,实现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在采购质量管理环节,物资质量关系到国有企业后续生产、销售、客户群体开发等多方面,因此国有企业尤其重视采购质量的保证。国有企业基于国家自身需求的标准,结合内部生产实际需求,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物资验收标准,同时秉持着各部门单独负责的原则,即谁使用,谁验收,做好质量验收单递交工作。

此外,在完成采购基本流程以后,还包括后续企业内部的采购控制。一是采购评估,采购工作并非执行完即可,国有企业会定期对采购活动进行评估,以确保自身的采购效率和水平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在该环节的工作并不到位,只是简单地根据业务量反推算采购评估,没有从采购环节的效率和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入手,难以真实反映出企业的采购能力,无法展开后续的采购整顿工作,国有企业关于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采购监督,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采购部门是需要重点监控的部门,尤其是采购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采购知识以外,还需保证自身清正廉明,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目前,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监督工作主要包括采购价格监督、供应商选择环节、谈判等采购活动监督、采购后续的廉政专项监督等,主要由企业监督检查委员会、领导层、管理层、法务部门等联合组成。

四、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主要问题

(一)采购计划管理存在问题

不仅是国有企业,任何企业在进行采购时,都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这是整个采购环节的基本准备工作,但是实际执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与理想状态存在差异。第一,采购计划制定存在问题。于采购管理本身来说,优质的采购计划能够帮助采购活动顺利进行;于企业整体来说,优质的采购计划能够实现资金的货币价值,但是仍存在采购计划精细化程度不够、二级单位的采购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制定采购计划时,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日常经营所需物资等进行综合需求分析,但很多企业为了避免麻烦,采购清单制定都较粗糙,粗放型的采购计划在后续无法精准分配,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第二,内部控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作为当下主流且有效的内部管理模式,内部控制贯穿企业始终,穿插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程中,很多国有企业也顺应趋势进行了内部控制,但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仅没有起到优化采购的作用,反而还造成了企业整体结构臃肿。第三,企业采购制度效应差。部分国有企业构建了相应的采购制度,但是呈现两种极端趋势,一是采购制度过分细化,零星要求众多,条条框框限制性强,采购工作无法展开;二是采购制度粗制滥造,只是走个过场,实际采购活动缺乏制度约束,难以顺利展开[2]。

(二)供应商管理存在问题

除了基本的采购计划以外,企业还需对与之联系密切的供应商进行管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还存在很大问题。第一,供应商评估不科学。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一般秉持“货比三家”原则,但是在现代市场组成中,供应商的迷惑性极强,国有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筛选出最优供应商。目前,国有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估主要从质量、价格、交期以及服务四方面进行,从实践来看,其对供应商的评估指标并不完善,评估深度不够,因此筛选出来的供应商性价比较低。第二,供应商社群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业的长期规划工作不到位,采购行为具有较强的短期功利性,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不惜以牺牲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这种行为极不利于企业与供应商培养长期合作关系,会给供应商留下负面印象,无法形成上游供应链。

(三)采购实时控制存在问题

国有企业在进行采购活动时,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突出问题。第一,采购风险管理不到位。风险始终伴随着企业运行,在采购环节中企业遇到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部经济市场的风险,如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技术进步风险等;二是企业内部风险,如采购计划风险、验收风险、责任风险等。国有企业对这些风险的防范不到位,不仅会影响采购管理本身,还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环节,如企业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自身所需经营物资不上心,导致后续企业采购的实际物资不能满足部门需求,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对于提供后勤服务或是从事制造类的企业来讲,风险防范能力不足还会影响前端客户体验感。当下部分国有企业关于采购风险的管理显然不到位。第二,采购监督力道不足。对国有企业来说,其运营发展能力关系着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其采购业务一般频率高、规模大,因此强有效的监督十分必要。但目前其监督体系并不完善,监督力度也不大,与现代先进的监督技术结合较差[3]。

五、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优化策略

(一)优化企业采购计划

针对国有企业采购计划简单粗糙、灵活性较差的问题,企业必须从采购计划入手,提高采购计划编制精确度,科学分析企业采购需求。第一,采购部门必须明确企业主营业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展开采购活动,向需求部门搜集采购需求清单,通过综合整理之后,制定企业整体的采购计划,构建完善的采购制度,并随企业经营不断完善,严格执行。第二,发挥企业内部控制作用,内部控制能够盘活企业各方面制度、准则,包括采购计划在内,能够从整体上协调各部门、制度的运转,基于合法性、全面性、重要性、有效性、制衡性、合理性等原则,重塑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入手(内控环境形成、内控风险评估、采购环节控制措施实施、高效信息与沟通、内控监督检查),全面应用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与企业自身的融合,进而反作用到采购管理上。第三,基于内部控制,发挥企业各部门协同能力,集中采购业务,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基本信息共享,同时还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采购信息平台、物资管理信息平台以及其他沟通平台,实现采购全过程透明化管理。

(二)实行供应商价值链管理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有持续稳定的上游供应商,企业必须与供应商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保持良好的信誉,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加强供应商筛选、管理工作,选择优质供应商,提高采购管理质量。第一,科学开展供应商评估工作。在进行采购前,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背调,制定供应商评价指标,结合专家建议和自身经营特性,筛选匹配度和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一方面从供应商交货效率、质量、技术、商务能力、服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供应商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输入企业所需的标准、指标等,通过大数据筛选,为企业锁定几家合适的供应商,通过实地考察和品牌评估,最后确定企业的供应商。第二,提高企业供应商社群维护能力,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注重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切勿因为眼前利益与供应商产生冲突,注重契约关系的培养。另外,在企业评估供应商的同时,也应接受供应商的评估。因此,企业必须向其展现良好的经营面貌,这样便于为企业挑选长期合作伙伴,培养战略合作型供应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采购成本。

(三)加大采购实时控制力度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供应链管理模式面对的不确定因素诸多,采购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企业采购环节的风险监督也成了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可从以下两方面强化风险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采购风险评估机制,设置风险矩阵,根据风险影响等级(关键、严重、一般、微小、可忽略)划分风险,有层次地进行风险应对。同时,构建风险数据库,总结每次的风险应对经验,便于下次遭遇同类型风险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不断增强风险识别、评估、应对能力,形成完善的采购全过程风险管理。二是加大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可形成上下级监督模式,从顶层管理层到具体采购业务负责部门,层层审批监管,纪检和内审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如组建招标监督队伍,随机抽取评标委员会委员,对评标过程录像进行存档,确保评标工作程序合法、操作合规,保证招标规范运行;另一方面可同风险管理一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形成采购全过程监督,将各个环节的参数和动态上传至相关平台,接受来自企业以及供应商的实时监督,不断增强采购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六、结语

采购管理是国有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受客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影响,采购管理工作愈发艰难,它不仅关系到企业采购业务的时效性,还关系到国有企业整体的供应链发展质量和效率。而最理想也是最有效的采购管理是逐一强化环节,形成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采购组织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采购活动受到全体工作人员、内外部合作单位的认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认识到了采购管理的重要性,相关的制度构建、信息化建设等也在不断完善,在未来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由于笔者对相关理论、文献等的研究不够透彻,只能提出较为浅显的优化策略,后续会不断地学习、探索,积极进行研究,力求通过采购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采购计划供应商评估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供应商和客户是否可以抑制企业在职消费?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铜川探索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
浅谈ERP如何解决传统手工管理企业生产采购计划混乱问题
强化物资采购管理对企业采购成本的影响研究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