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的有效措施

2021-11-24 03:15:01李爱华
经营者 2021年19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工业

李爱华

(吉林华明管业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0)

一、引言

工业企业作为我国老牌企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我国如今越来越多元化、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存在一定的脱轨。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不仅是提高工业企业内部会计核算质量、财务管理质量等的手段,还是拉近工业企业与现代经济市场距离的关键步骤,能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工作是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是基础的核算工作,对成本会计的准确性、完整性起着决定作用。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整体没有形成对成本会计核算的正确认识。工业企业出现时间较早,当时的企业财务更关注销售额以及企业的利润空间,而如今,诸多企业已经步入了微利时代,只有从自身出发,才能扭转当下企业在市场上被僵化的定位,可当下很多工业企业还未转换理念。同时,正是由于思维上尚未认识到成本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其在成本核算的账目处理上并不完整,记录较为混乱,二次回溯工作难以进行。二是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存在脱节行为。部分工业企业没有迎合市场发展规律,其成本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没有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成本核算、前端的成本筹集与后端的财务总结分析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

(二)成本会计核算环境差

1.经济业务方面。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并非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而是其财务工作的辅助项目,不是企业的重心所在。再加上上述提到的传统思想的限制性影响,就企业整体发展来看,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发生在经济业务后的工作,其对企业来说只是简单的财务复盘,无法提供建设性思想,这种情况下,财务核算运行很难推进[1]。

2.部门沟通方面。部门沟通不及时、信息传递滞后似乎是现代企业存在的通病,在工业企业中也明显出现了这一特点。受不同职能部门工作性质的影响,其对成本的消耗以及资金管理等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在经费的划拨上存在一定矛盾。长此以往,部门之间势必不会坦诚相待,在无法保证基础沟通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各部门详细的实际成本支出数据,不利于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3.信息化建设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企业实现了自动化办公,但是信息化并非单纯地将线下工作转移到线上,而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进一步的分析、预测。就工业企业来说,虽然实现了信息化办公,但却是“局部性信息化”,没有深入发挥其作用。以ERP信息系统为例,多数工业企业仅将ERP系统用于应收账款管理、预算管理等,没有打开其成本管理模块,降低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

(三)专业成本管理人才的缺失

就当下工业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组成来看,企业更加重视会计处理综合能力较强的人,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现代财务管理人员较为缺失,现有的人员构成中处于关键岗位的均为资质较老的财会人员,他们虽然有较为丰富的会计实战经验,但是其大部分财会处理方式与社会发展脱轨,无法与现代化的处理方式对接。另外,受僵化处理思维的影响,很多财会人员一时无法接受新型管理理念,如财务共享、人工智能等,抵触心理阻碍了成本核算工作的进步。虽然很多工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缺陷,也在积极引进财务人员,但这部分财务人员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相应的培训等工作也没有跟上,无法提升工业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水平[2]。

三、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优化对策

(一)规范成本会计核算管理

对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认知不到位、成本核算工作没能得到重视等问题,必须从企业思维认知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等方面入手,形成规范化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第一,要想使企业全员对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有深度认知,工业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做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积极开展成本核算及管理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宣传讲座、印发手册等方法宣传成本核算管理的作用,由上及下逐层渗透,形成成本管理的全局意识。第二,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内部控制旨在从财务角度出发,调动其相关的制度措施等,将成本相关管理工作融入财务管理中,形成紧密结合的关系。

(二)提高成本会计核算能力

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并非某单一部门、职员的工作任务,它基于企业整体的成本支出,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核算,形成规模化管理。要想全面提高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

1.经济业务方面。工业企业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工作,使其与企业其他经济业务处于同一地位,让全员都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稳步推进成本核算相关工作,使其从单纯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参与到企业项目运行中,从现有成本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这样不仅能优化成本管理,还能够提高企业决策的实用性[3]。

2.部门沟通层面。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要基于完整、透明、及时的部门沟通,确保各职能部门互通有无。第一,形成战略导向型成本管理模式,结合部门工作性质对工业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形成可量化的各部门、职员工作任务。同时,注重求同存异,化解部门矛盾,让各部门管理者深刻认识到,不管部门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分歧,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服务。第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统一部门线上沟通渠道。对工业企业发展来说,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总归是利大于弊的,因此要在保持部门个性化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统一部门信息沟通软件,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同时,预留好各部门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让不同表现形式的数据转化成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分解的数据,进一步强化成本核算工作,优化企业成本管理。

3.信息化环境方面。上述提到的统一部门线上沟通是基础工作,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实现线上办公,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现代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首先要从基本的计算机硬件普及工作做起,提供基础的信息系统承载环境;其次,引进或自建专业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也可打开ERP信息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块,对其进行深入运用,但如果采用了单独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就必须注重预留好系统间的接口,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三)培养成本管理人才队伍

一方面,对于内部已有的从事成本核算及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必须做好培训工作,除了成本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注重对其计算机处理、成本管理信息化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将其成本处理理念转换为成本管理理念。同时,可为部分人员提供转岗建议,针对其能力,为其提供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岗位,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可对外直接招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明确这批人才的企业定位,同时还要做好这部分人才的培训工作,从新人培训到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内训师、机构培训这种内外结合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能力。

四、结语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其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能拉近工业企业与现代经济市场的距离,让工业企业更好地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提高生存能力。文章从思维认知层面、人员能力层面以及成本管理实际操作层面入手,针对工业企业现存的共性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解决工业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但就目前工业企业实际成本管理情况来看,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会计核算工业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5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36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