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玥
(盐城市响水县劳动就业管理处,江苏 盐城 224600)
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众多领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加强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促进就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方法,利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就业水平,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
企事业单位要加强社会管理、提升经济水平,应在日常工作中将提升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放在第一位,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将就业问题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位置,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就业率,提升区域经济。此外,须将处理就业问题的水平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定期对就业率等情况进行研究,强化部门职责,优化人员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在提升经济水平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就业渠道,为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也要加强管理,履行自身职责,积极招聘,发挥自身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
对就业来讲,企事业单位也应该认真贯彻上级指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下属企业以及基层组织人员纳新。从制度方面讲,完善优化相应机制,加大对应届大学生以及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的帮扶,利用就业会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大学生创业。此外,对创业难的学生应降低贷款条件,利用小额贷款的方式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提升区域就业以及创业的能力。
创业能够有效带动就业,每一个企业的兴建都可以高效地吸引人员就业,因此政府应该及时建立现代化人力资源数据库,降低就业门槛,为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人员创业提供信息上的帮助。与此同时,与高校协同管理,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学校也应与企事业单位一同为就业创业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利用政策促进创业补贴早日到达创业人员的手中。
相关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优势,通过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作为培训方向,综合教育就业人员以及区域企业管理人员,以此促进产业优化,扩展用人岗位,推动就业的有效循环。以江苏省为例,该地区的综合环境优越,因此当地企事业单位可引进相关企业构建产业基地,给予资金扶持,对愿意参与扶持就业行业的人群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切实可行的就业工作方法,提升其就业能力。同时江苏省的很多产业十分发达,当地企事业单位应该引进不同行业的企业,在招聘服务人员时优先招聘急需就业的贫困用户,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用人问题,还能大幅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须构建就业培训体系,这种方式的作用在于培养大学生以及农民工,使其掌握职业技能和生存技巧。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切实执行国家制定的“雨露计划”,转移青壮年劳动力,整合人力部门的就业资源并选定培训基地,由专业的培训组织完成相关人员的教学,并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维权服务。其次要扩大培训范围,利用资金扶持的杠杆原理,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商投入资金,以此构建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根据当前市场的需求,完成人员专业能力的定向提升,保证培训内容的应用性、适用性。最后,加强互联网平台的运用,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类别人员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以此激发人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此外,须根据上级政策的实际情况创建就业以及创业基地,利用情景模拟以及大学生实训的方式,形成创业规模,为学生以及社会人员积累工作经验[2]。
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效能,促进就业质量,则应该有效利用薪资奖惩政策,为员工解决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尽可能满足员工在就业管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利用就业招聘活动以及网站等,顺利开展就业工作。员工的薪资是影响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企事业单位要对就业工作完成较好的人员提供晋升方案。为认真工作的员工提供条件,充分尊重员工,有效管理员工。提升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综合实力,公平公正地为待就业群体提供就业信息,避免因徇私舞弊将优质就业渠道提供给不良人员[3]。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是由于社区服务网络的建设,才能够让疫情管理信息得以及时传递。因此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在特殊情况下,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加大社会信息的传播,减轻人社机构以及人力资源部门的压力,采用线下应聘以及招募方式。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等客观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就业管理的影响,帮助企业线下的日常运转,降低待就业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不必要损失,提升人力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很多高校毕业生会因为难以接受繁重的工作任务而频繁更换工作,这不仅会阻碍个人的事业发展,也会阻碍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对高校就业管理人员开展思想培训,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关注力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以及就业工作的开展是企事业单位以及多方面一同努力成就的,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性格都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水平以及就业质量。
第一,管理人员大多存在一种想法,认为考入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相对杰出,对于自身的管理意识相对大众而言更为出众,进而导致对其管理的力度相对薄弱,而且绩效考核系统相对复杂繁重,与加紧加快的工作相比,又觉得必要性不强,进而忽视了工作人员的管理,对企事业单位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难以使其高效地对就业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二,企事业单位就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相对传统,提升空间较大,其管理能力不足体现在专业知识上、工作的合理分配上以及形式化严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都停留在表面,对于人员的管理只是简单地完成就业情况的统计以及形式上的就业调查。疏松的管理机制,也会致使员工产生一种工作上的懈怠心理,没有来自工作上的督促与监督,对员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人力资源在多个方面的强度都有待加强。就业方面工作人员的招收、人员的工作能力等都是当前局势下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三,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的存在是为了让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管理者部署下来的各个任务,推动用人单位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管理人员。然而,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并未系统地考核划分每一个工作部门,考核内容相对不够严谨,考核环节有所遗漏,不完善的考核系统不能有效地限制员工的工作态度,会极大地影响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进行。第四,绩效考核不只是为了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工作能力,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各个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奖惩机制的制定,可以让每个员工了解到,如果没有相应专业的知识,会受到惩罚,而能力的提升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可以很好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解决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疏漏和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是当下企事业单位需要着重关注的工作。
此外,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很多单位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难以分析与管理就业岗位,无法真正在单位内部落实就业政策以及管理机制,帮助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须提升自我能力,根据就业要求开展就业工作,并根据待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管理,让村民以及大学生明确就业信息[4]。
为进一步提升就业水平,企事业单位应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就业服务网络。首先,建立网络就业信息平台,并利用人社系统的相应信息进行资源整合,有效地促进就业信息的传播,利用职业介绍,提升就业管理能力。其次需要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现如今很多地区都是利用人力资源保障局的就业网络发布就业信息,企事业单位应在此基础上及时发布政府的就业以及补贴政策,做好企业用人情况的登记工作,并安排工作人员解答疑问,帮助就业人员了解岗位的具体情况。最后,优化就业服务环境,在提升就业质量的同时,须在企事业单位的官方平台上设立就业咨询箱,并在人力管理窗口设立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在就业方面,企事业单位也须主动接受其他部门以及企业与待就业人员的监督投诉,并优化就业政策,塑造优质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就业才是根本。因此须按照就业的路径,创新企事业单位就业管理的思想,利用创业补贴以及小额贷款,积极配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举办就业招聘会以及网上宣讲会等相关活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想要切实有效地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须从每个阶段进行优化提升。第一,帮助企业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对于企业以及单位本身的招聘标准来讲,通常有掌握相应工作的必要知识、保持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为人民或者企业服务的积极意识、良好的身体素质等。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虚假信息、盗取信息的现象已经泛滥,企事业单位应加大各个环节的审查力度,保证每个企业应聘信息的真实性,对产生相应问题的企业依法处理。第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企业岗位以及就业情况的管理,须制定工作目标。人力部门需要阶段性地调查社会以及高校的待就业人员,以此了解他们的就业方向与就业目标,进而提高就业工作的实际效率,保持人与岗位相匹配。第三,加强与毕业生、社会未就业人员的信息沟通,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交流,了解每一个人对现阶段就业方面产生的各种想法和需求,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在找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长期不工作会致使学生以及社会人员产生一种倦怠的思想,因此企事业单位人力部门在提升效能的基础上要提升就业培训工作的质量,要在日常培训中融合企业各岗位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发展理念,建立全新的就业工作理念。在人力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须提升对待就业人员的思想建设的重视度,还应充分发挥优秀就业人员在就业与创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应不断引导青年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其更好地看待就业与创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人力部门员工工作状态的观察,对长期绩效考核成绩较低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其克服困难,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和加强关怀,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互联网时代,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组织应在人力管理方面拓展信息渠道,建立企业以及待就业人员的平台,让企业与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用人信息以及招聘信息。这不仅能有效地为企业拓展人才挖掘的渠道,还可以拓展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须将相应的政策落实到创业者以及就业者身上,加强就业关怀,提升区域的就业质量。企事业单位也应利用管理职责,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联系,督促教育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帮助相关人才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在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取录用机会。校企合作模式的重点内容在于形成双赢的局面,学校须找寻口碑良好的企业,向其输送优质人才,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以此达到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而企业本身也可在招聘过程中,挖掘高素质人才,利用其出众的工作能力,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并借此打响在农村地区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须有效利用云数据、网上云盘等方式,建立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可以自动将企业的用人要求收纳至数据库中,工作人员也能够利用检索的功能随时调取相应信息。这不仅可以提升就业工作管理的整体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信息传播。此外,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利用数据库平台,让待就业人员更便捷地找寻适合自己就业发展的招聘信息,减少中间信息传播的时间。
通过分析当前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效能促进就业服务的路径,提出关注高校就业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就业、完善管理体制等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人力资源在就业方面的管理质量,帮助企事业单位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能力,使企事业单位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