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坤
生活中,人们通常由于睡姿不当、头颈部偏转过度等因素促使其产生落枕病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颈部疼痛、酸胀、强直等临床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落枕较轻患者,通常可在一周左右自愈,症状较重患者,通常难以自愈,需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缓解其临床症状。落枕在中医中隶属于“项强”、“失颈”、“失枕”等范畴,会导致患者经络不通、气血不畅、肌肉痉挛等,而推拿是我国中医治疗生中一种较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具有疏通经络、推行气血等作用,进而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保障。推拿中又具体包括多道推拿流程,本文将主要介绍相关推拿流程,促使人们健康知识水平显著提升。
1、动伸前法
为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高效保障,在对患者进行具体临床治疗前,医生可通过触摸、轻捏、询问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具体病情、患病位置及颈部、背部僵直程度等,并以由浅入深的推拿手法感受患者压痛点及是否有错位与旋位等,进而促使医生更为全面了解患者临床病症,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2、前后动伸法
医生引导患者保持正坐位,并通过聊天的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其身心放松;医生将其中一只手放置于患者头顶,进而引导患者将头不断向前拉伸;与此同时,医生将另一只手放置于患者颈后,并对患者劳损点、硬团处及有摩擦音等位置以轻柔手法对其进行按揉,疏通经络、促进其气血循环,促使患者硬团、劳损等症状被有效缓解。当患者颈后症状被有效缓解后,医生以同样的方式引导患者将头部向后拉伸,并用另一只手以轻柔手法对患者颈前较为僵硬的各肌肉处进行推拿,进而促使颈前各经络气血更为流畅,高效避免其血液淤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治疗效果再次显著提升。
3、左右动伸法
患者体位仍为正坐位,头部保持中正,颈部端直,医生将左手放置于患者右侧颞部,并以轻柔、缓慢的手法将右侧颞部皮肤向左侧拉动,促使患者右侧颈部肌肉处于被拉伸状态中,与此同时,医生用右手对患者被拉伸的肌肉进行按捏、轻揉等,促使患者强直、酸胀的肌肉被有效放松,逐渐松软,进而其气血、经络等运行效率被进一步有效提升。待患者颈部右侧肌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后,医生变换其左右手法对患者另侧颈部进行同样拉伸、按捏、轻揉等,此时患者头部仍保持正坐位,头部保持中正,颈部端直等。通过对患者颈部两侧进行拉伸、按捏等,可促使患者颈部肌肉得到有效放松、气血瘀滞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经络得到有效疏通,进而其酸胀、疼痛等临床症状也被高效改善,患者颈部活动状况可被有效恢复。
4、动伸复位法
当患者颈部经前后动伸法、左右动伸法治疗后,其颈部肌肉较为松软,酸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患者颈部也可进行简单活动。此时,医生可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动伸复位治疗。首先,医生引导患者保持正坐位,颈肩端正,面向正前方,同时引导患者身心放松,肩部保持舒缓状态;其后,医生将手放置在患者左侧颞部,并呈向上托举之势,并以手和患者肩压点作为支点进行向上发力,用双手将患者下颌向右上方进行微抬,进而达到拉伸效果,当患者左侧颞颌部肌肉被拉伸至最大限度时,医生用前臂对患者颈部进行轻轻扳动,切忌用力过猛,通常在此情况下患者颈部会发出轻声脆响,则表明复位效果较为可观。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可将轻声脆响作为评定治疗效果的具体标准。当患者左侧颈部复位完成后,医生再用同样方法对其右侧颈部进行复位,进而促使患者临床症状高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5、动伸点穴法
医生引导患者保持正坐位,将左手放置于患者后枕部,并将后枕部向左前方轻推,同时利用右臂对患者肩背部进行固定,促使患者后枕部处于被拉伸状态中,在此过程中,医生还可用右手手指对患者肩井穴、风池穴及颈百劳穴等进行按压,其中肩井穴具有疏通经络、消除肿胀、促进气血循环等作用,风池穴具有补气、順气的作用,颈百劳穴具有止痛、疏通经络、活动筋骨等作用,通过对其进行有效按压,可促使患者气血瘀滞、酸胀等临床症状被高效改善,颈部活动也随之恢复如前。
落枕是生活中常见症状,当患者出现落枕症状时,可及时通过推拿、按压等方法进行治疗,避免因颈部气血瘀滞而导致患者临床病症加剧,甚至引发其他病症产生,进而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除此之外,生活中人们还需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夜晚睡觉时需保证正确睡姿,枕头高度需适宜,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同时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颈部活动力度过大,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落枕症状,患者日常生活也尽可能保证其常规化。
广元市旺苍仁康医院 四川广元 6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