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娥
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历届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推动传统教育的变革抑或在促进新式教育的成长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列强入侵、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内战连绵,民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无论如何,对民国时期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成就都不宜估计过高。本文将从民国体育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分析,并作出个人的思考分析。
关键词:民国时期;体育思想;社会状况;进步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更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变迁、文化更替、风气转移的贞下起元之际。旧的由衰而亡、新的由孕而生,民国教育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家,他们兼容并包的学术风范,融贯中西的治学理路,交叉融合的学科背景,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行合一的实施方略,使得他们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理念。通过分析民国教育家体育理念形成的原因和体育实践活动,阐述出民国时期高校体育的基本内容,再结合民国高校有关体育方面的教育对策,为当今高校的体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启迪。
一、民国时期主要的先进体育教育理念
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培养身体强健德行兼备的青少年也正是当时高等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体育是家国一体民族精神最好的传承方式。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意识到国民健康是国家的根本,张之江将军深切领会到体育在增强国民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积极宣扬“民为邦参,本固邦宁”的思想,指出:“吾人深知欲求强国,当先富民,欲富民,当努力生产,欲增加生产,当从强健身体入手。”主张通过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唤醒国民的健康意识,借此机会来激发国民振兴祖国的崇高责任感和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信念以及培养民族自尊心的目的。此时的教育家有的已经认识到了高校体育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体育是传播先进思想的有效途径。在大学体育教育方面表现在诸如军国民体育思想、全体育思想、科学体育思想、体育教育化思想、自然体育思想等等的引进。如为了促进国人思想的转变,在当时许多教育家纷纷撰文倡导妇女参与体育运动。梁启超在《论女学》中指出:“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美(国)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日(本)是也;中国之妇女深居闲阁,足不出产,此风一日不改,则中国一日不强。”刘邵锦英在《提倡女子体育之吾见》中指出:“在吾国女子历数千年封建礼教之束缚,身居闺阁,不知运动,故体格之羸弱致矣,今欲矫其弊,则女子体育实为切要。”可见当时这几位教育大家都认为通过对体育运动的推广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思想。
体育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早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就认识到了国力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国民体质是无法挽救国家的,曾呼吁国人进行体育锻炼以求强健体魄保家卫国,由此体育救国的思潮被民国时期的众多教育家得到认可,深感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强国之道,首重教育,教育之本,体育为先。夫人有健康强固之身体,然后有坚忍不屈之精神。”由此可以推出他们都将体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实行教育强国的重要元素。
二、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理念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又叫百业教育。百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补习教育的一种,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百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所学习的学科一定在本行业的范围内,教育的对象为从事各种职业的职工店员。“从事什么职业,就补习什么学科。施教以行业为单位,以从业职工为对象,凡从事某业之职工,就必须受某行业的教育。”百业教育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更是希望通过这种教育,扫清社会不良风气,使民众精神为之一振。对于百业教育的构想是美好的,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熊式辉对百业教育的构想很早,于1936年在第909次省务会议上通过了百业教育实施的计划,首先以南昌为试点,1937年由于战争原因被迫停办,1938年恢复创办并推行到全省另外32个县进行开展。而后随着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全国职业教育纷纷停办,百业教育也是如此。由此,在江西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百业教育消泯于历史的长河中,其中的精业、敬业、乐业思想在当今看来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自清朝的闭关锁国被洋枪洋炮打破之后,有識之士便积极探寻救国之路,他们认识到传统教育的不足,传统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种不足反射在民国时期就成为教育的严重缺失,甚至可以说是底层人民教育的严重缺乏,这种缺失导致民众的国民性不足。这也就是说,仅有少数人能够认识到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应仅在一些学术大家中发展,还应将教育与民众相结合,并且将国家救亡图存的思想深化到群众中,以此激发全民族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只有从根源上解决群众的思想教育问题,才能够使民众积极主动地发挥抗战积极性。当时政府认识到教育的作用,这种思想直接推动了百业教育的形成。
百业教育结合了行业道德要求,规范了行业行为,更是为人们日常所忽略的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教授以职能机关为依托,促进行业发展,并且在教授行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普及基本文化,加强民族主义教育,增强抗战勇气与信心。百业教育更是归纳了“百行百业”,将许多“贱业”归为政府运行的体系中,对当时市场的管理有着积极作用。而后,这种技能型的劳动者以一种政府认可的姿态出现在民众面前,民众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这为日后其他职业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1]毛俐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26.
[2]兰馨美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71.
[3]程时煃.十年来之江西教育.赣政十年熊主席治赣十周年纪念特刊,1941年12月,第40页.
[4]教育通论.江苏,1903年,第3期,第34页.
[5]陈选善.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