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利凯
摘 要:在当前的城市道路运输中,由于私家车辆和道路表面运行车的类型的改变,导致城市交通大多处于一个较为紧张且堵塞的状态,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城市很容易产生交通拥堵。为了不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为了满足多种不同的运输需求,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就需要针对道路进行人性化设计,实现人、车、道路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有效融合,提高道路的质量,从而保证运输的通畅,具体的可以将道路宽度和占用面积以及使用功能上进行设计调整。分析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含义以及开展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研究道路设计中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 人性化 设计
On the Humanized Design in Urban Road Design
Niu Likai
Abstract:In the current urban road transportation,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types of private vehicles and road surface vehicles, most of the urban traffic is in a tight and congested state, a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rush hour, the city is prone to traffic congestion. In order not to affect people's daily travel, in order to meet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needs and effectively relieve traffic pressu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umanized design for roads, realiz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people, vehicles, roads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ads, so as to ensure the unobstructed transportation. Specifically, the road width, occupied area, and use functions can be designed and adjusted.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the humanized design of urban road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studies the specific methods in road design.
Key words:urban roads, humanization, design
1引言
在以往的城市道路设计中,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要求,对其线路和分布方式来进行设计,并且对不同道路段的交通流量大小进行计算,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因而在人行道与自然环境和机动车、非机动车等方面的开发较少,认为只要满足了交通运输要求就可以,随着道路运输环境的日益变化和人们对于运输质量的要求提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更加注重的是驾驶的安全和舒适以及功能性,所以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对道路进行调整和改进,创造统一、协调的人文景观。
2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概述分析
主要是為了满足人们对于交通运输需求的最大满足,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而且要针对人群的特点,来进行人性化设计,比如老年人和幼儿以及行人、自行车等,以人为主核心,作为设计的主要因素,确保在满足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和运输需求下,提高道路的使用功能,但是在城市运输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污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要将道路与人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来进行设计,为人们创造一个优越的道路运输环境,降低在长时间开车过程中的疲劳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
3 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协调和统一性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交通运输干道和居住区域内的道路,比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根据当前路段的车流量和车子类型,来将人行道和机动车以及中央绿化带等进行优化设计,并且确保在居住范围内的道路设计与城市运输相统一结合在一起,保证整体性。
3.2 以人为本
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就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来满足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不同需求,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还要对一些特殊人群进行综合考量,保证道路设计的合理、科学。
3.3 可持续发展
在不同的地区和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于道路运输的需求和标准也不同,因而在开展设计时,可以根据当地道路运输的变化和发展情况,进行功能化设计,同时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降低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改造,还要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律,进行灵活性设计,以便于后期的调整,提高可行性,以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4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4.1 道路横断面设计
4.1.1 人行道
在城市道路运输中,为了缓解压力,会对人行道进行改造,降低占用面积,来扩展道路运输,对于人行道而言,它不仅仅是为了行人提供服务,而且与城市的景观和相关服务设施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可以对人行道路面的色彩和图样以及铺设材料方面进行调整,可以选用一些防滑性的环保材料,还可以使用地砖铺设成不同的图案,要保证铺设的整齐和密实度,在人行道与上坡路段中,会将车辆的坡度设计低于人行道的十五厘米左右,有利于保证运输的安全,但是实际上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来说行走却显得较为不便,而且景观设计上较为生硬,所以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可以选用坡道的形式,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作为区分的条件,可以将自行车道运用红色沥青材料来进行路面施工,而人行道可以使用白色的彩砖铺设。此外在车行和人行道的高差设计方面,如果高差较大,可以将这两个通行道设置成两个纵向坡度,当差异较小时,可以在它们之间运用挡墙设计,进行分割,不但可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且还可以对树木进行有效地保护,再结合景观布置,可以形成较为特色的道路景观,为运输创造了优越的环境[2]。
4.1.2 非机动车
主要是根据道路功能系统的划分情况来看,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将生活和交通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导致一些动力和性能都不同的车辆混合在一起,特别是非机动车道会由于机动车和行人的影响,增加运输安全隐患,所以给予该方面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确保非机动车道的具体宽度大小,要结合车道的倍数来进行。
4.1.3 机动车
该车道的宽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车辆自身的宽度和水平方向上的安全行驶距离,横向的控制取决于车辆的速度,如果方向盘的摆动会导致在行驶的过程中,行驶线和车道线会存在较大的角度差异,导致安全问题,所以在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而车辆自身的宽度是恒定的,不同的类型宽度不同。
4.2 平面线形设计
在道路线形的设计方面,主要是根据两边建筑和道路的运输情况,进行缓和曲线和平直线设计,然后结合驾驶员在行驶中的心理和视觉变化,针对不同的路段进行先行设计,确定曲线设计中的长度和离心率大小,以保证运输的舒适、安全[3]。
4.3 道路工程設计
主要是对生活性和交通性能的道路设计。其中的交通设计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的基本需求,可以在人行天桥和路灯,以及护栏等方面运用人性化设计。而在生活方面的设计,根据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情况,在道路两边种植树木,在道路和街角的交叉部分,设置斜路障,还可以在居住范围内的入口处,设置限速等标志。此外要注意的是根据相关的道路设计原则,对道路运输流量进行控制,确保道路分布的均衡,比如城市整体道路组织形式,以及分布特点,设置行人无障碍通道,
4.4 道路运输基础设施
4.4.1 临时停车场
在停车场中,会存在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并且与实际用地上有荷载较大的矛盾,因而针对这种情况,对于一些较为宽的人行道,可以作为临时停车场,来停放机动车辆,但是要和城市道路的特点相结合,而且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行驶时间进行划分,制定对应的收费标准。
4.4.2 绿化
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除却在人行道的两边和中央绿化带进行植被的栽种外,还可以加大在路边的树木种植数量,减少城市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提高视觉效果。可以根据主要干线和分支的布局状况,明确主次关系,所以可以进行隔离带和交通岛的设计,而对于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段,可以将其设置为步行街的方式,来保证运输的安全。
4.4.3 道路与休闲一体化
在车辆逐渐增多的现象下,为了节省城市用地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在居住范围内的道路上,设计一些较小的休闲广场,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4.5 城市道路与周围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
在进行道路的设计时,可以多加利用曲线的组合,来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还有在进行断面和道路两边设计时,其布局要合理,对于较高的建筑,断面要简单、宽敞,而较低的建筑,布局要紧凑有致。还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可以根据道路两边是现代建筑时,对于人行道的铺设,可以使用彩色混凝土或者花岗岩等材料,如果是仿古类的建筑,可以运用灰色砖体,或者一些较为古朴和典雅的材料[4]。
4.6 路面结构
主要分为两种:柔性和刚性路面,根据现阶段的道路设计来看,大多采用柔性路面,对于原有的混凝土路面改造,运用加固处理,并且在路面表层铺设沥青材料,还可以使用一些化纤材料来进行路面处理,在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对道路质量的建设,并且运用不同色彩处理,使得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4.7 道路的总体设计
在进行道路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时,要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和道路运输需求,降低工艺和技术运用的成本,并且减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果是靠海的道路设计,要注意防洪处理,结合海岸线的形状,然后依据城市景观建造特点和布局形式,来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运输需求变化相一致。
4.8 人行天桥的设计
主要分布在车流量较大且处于十字交叉路口处,运用人性化设计,可以结合实际的人流量大小,来设置楼梯或者电梯,并且设置好防护栏,实现道路资源的优化利用,可以减少人流穿行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雨水等情况,在天桥上部进行防水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运用人性化设计对原有的道路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便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保证运输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人性化设计理念,针对城市生活中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道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还可以结合城市景观,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对于人行道来说,是人们行走的主要道路,因而要确保道路表面材料铺设的平整和严实,还有相关的盲人通行道路,要根据具体的宽度,来进行合理设计,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依据国家对城市道路设计的具体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的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前芳.浅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科学与财富,2019,000(023):300.
[2]蒋晓源.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消防界, 2017,000(004):72-72.
[3]陈丹娜,田毅.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9, 000(010):322.
[4]宋志民.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9,000(00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