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强化科创策源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2021-11-23 13:43管浩
华东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创基础规划

文/管浩

面向“十四五”,上海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创中心建设主要目标。

“十四五”是上海科创中心从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实现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面对“十四五”,近期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与开放协同为推进路径,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加快构筑新阶段上海创新发展的战略优势,实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以一连串实实在在的“硬数字”、高投入、新产业,吹响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号角,进一步激发了上海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本篇文章将从基础研究发展、人才体系建设以及城市创新网络构建三个方面阐述此次《规划》的一些亮点。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

基础研究是上海科创中心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动力源”。

此次《规划》中设置8项核心指标,提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5%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这也体现了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决心。

然而,2019年,上海的这一比例为8.9%(2020年数据尚未公布),与12%存在着较大距离。因此,想要达到12%,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要改变企业和社会资本很少投资基础研究的局面。

政府也将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基础研究,探索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联合资助、捐赠等多元化投入方式;鼓励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设立科学计划,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

此外,上海还将加快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前瞻布局一批战略性和基础性前沿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加快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实现“从0到1”原创性突破,努力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

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人才体系与城市软实力息息相关。一直以来,上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文化塑造力来激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

《规划》的人才篇既是对上海人才“30条”、人才新“20条”等系列人才发展举措的继承发展,也是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体化推进科创中心与人才发展的战略选择。

《规划》将科创人才分为6类—世界一流高层次科创人才、杰出青年科创人才、基础前沿科创团队、重点产业领域科技人才、科技创业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对6类人才要做到引育并举,一方面吸引外国和外地人才来沪,如扩大“超级博士后”计划影响力和覆盖面;另一方面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如发挥高校作用,加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等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的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突出对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等的关注,形成从基础前沿、技术支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等覆盖创新全链条的人才队伍谱系。

“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并且这种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体系的完善将贯穿人才干事创业的全流程,涉及“引、用、评、激、流”等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各个环节,通过打造人才制度体系的闭环,形成让各类人才既“公平竞争”又能“努力可达”的制度导向。

此外,还将丰富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平台,持续打造浦江创新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科技创新人才交流品牌。将“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提升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上海国际创客大赛、“创·在上海”等活动影响力。

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表示,创新策源并不容易,因为策源有偶然性,需要有集聚度。

《规划》提出“营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空间,构建更高水平的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是拓展上海科创中心发展空间、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内在要求。

在城市空间和创新网络方面,此次《规划》也体现了上海特色:在全市范围聚焦张江,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提高承载区的创新浓度;在全国范围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国内大循环,引领长三角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全球范围构建高水平国际创新网络,提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

创新区域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共建长三角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发挥科创板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支持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依托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有效发挥上海的集聚和服务功能,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共享、科技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加强与长江上中游六省一市的交融交汇,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发挥上海科创中心辐射带动和枢纽链接作用,以科技助力国内科技合作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部市合作、院地合作,加强与国家科技部、中科院等国家部委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部委创新资源落地上海。加强与北京、广东、陕西西安、湖北武汉等科技实力较强地区的合作交流,围绕加快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服务和沟通力度,促成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此外,《规划》还特别提出要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促进科技充分惠及民生,提升创新文化“软实力”。

猜你喜欢
科创基础规划
“不等式”基础巩固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整式”基础巩固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规划·样本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