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2021-11-23 09:21:51王记生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王记生

菏泽职业学院 山东菏泽 274008

1 背景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得到重视,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的重要手段。国家也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为国家战略,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同时创新产业业态、转型升级,实现内涵式、质量型增长的目标[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文化创造活动,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的前沿阵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窗口。为响应政策号召,一些院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依托顶级学术资源,深化文化产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均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笔者从CNKI中对“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校园纪念品”等词条进行索引。文献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关于大学生文化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师玉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案研究》(于晓明)等主要集中在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产品形态的塑造以及创意表达形式:《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高静静)则谈到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研》(王梦颖)、《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罗娟)等分别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代表性院校的现状做出了实例分析。

3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进一步梳理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科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几点重要的联系。

3.1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可以从结构要素的角度进行分类,由浅入深的将文化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而对于高校文化的定义大多是基于文化的概念提出的,同样也可分为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方面。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校徽,校内建筑、景观、设施、自然环境等;校园制度文化主要包含学校规章制度、相关政策、师生自主形成的行为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含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校歌等。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则是以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融合体,其本质是应用特定的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加以营销传播,呈现其文化内涵。作为满足受众精神需求的产品,大学文化创意产品是大学文化的物化载体,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练[2]。纵观我国高校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依然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我国高校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3.2 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校重要的教学实践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市场的日益开放,高校办学呈现多元化的办学形式来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发挥教育资源的潜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使其能够更好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顺应当下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更迭的形势,并使教育得以持续有效的发展,一方面更好的为学校创造效益,另一方面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实际产业接轨,最终把优秀的人才输向社会。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实践当中更好的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借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的,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为手段,充分挖掘高校自身的科教资源,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将好的校园文化加以整理归纳、输出,能够为高校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同时,对于提高学校自身的形象、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正向的作用,满足师生对于母校的情感需求,增强师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实践资源。高校作为人才的摇篮有着丰沃的土壤,通过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各个学科之间有效的合作,将优质的文化资源、创意想法转化为创意产品或者有价值的商品,诸如兴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校企合作等方式,为推动教育产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产、学、研结合的视角来看待高等院校,适当的加入实践性的课程,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会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效应,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的建立和敬业精神的树立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3.3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提高学校形象

随着教育市场的日益繁荣,多元化办学形式日趋成熟,教育市场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各个高校均认识到要树立品牌意识,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效应以增强各高校之间软实力,同时与同类竞争学校形成差异化。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校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和拓宽学校文化活动内容和活动质量。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校能够结合地域文化,借助创新、创意产业有效地输出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校的公关形象有着正面的作用。

3.4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输出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校园文化品牌的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与荣誉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对学生来说,有促进和约束作用。高校应鼓励创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平台的同时,开放接纳年轻一代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意理念,鼓励大学生将校园文化创新建设作为实践内容,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会更自觉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拓展第二课堂。学生在实践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建设的主体,将自己的思想与价值观念不断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而能促进优良校风和校园精神的培育,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学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开心校园
奇妙学校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