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明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042
①核泄漏安全问题。核能是一种重要能源,有效利用核能发电能够有效缓解电力资源短缺问题,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正常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核能发电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具有特殊性,即核能发电存在放射性问题,一旦发生放射性核泄漏问题,必然导致较大规模的社会影响,甚至威胁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②核电厂发电系统设备故障问题。核电厂发电需要运用各种系统设备,发挥所有系统设备功能方能确保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然而,设备在长期运转中难免会发生各类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潜存的问题必然会滋生更大的安全隐患。其次,虽然核技术以及对应的工艺技术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但与俄罗斯、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某些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系统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某些关键设备出现安全故障后,会导致整个核电站的发变电系统瘫痪。③核电厂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核电厂积极响应WANO(World Associationof Nuclear Operators,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努力提高核电厂运行指标,但是部分核电厂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漏洞,某些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是足够明确,核电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设置与结构组成也待优化,使得核电厂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1]。
在核电站的实际运行中,经济性也是需要充分重视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我国目前的生态生产发展周期中,核能由于能产生大量的能源,大大降低了煤炭等传统火力资源的消耗,因此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然而,由于我国核电科学发展有限,无法实现核反应堆的规模化生产,也没有建立起核电经济数据库。这使得我国目前对核电经济评价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核电站运行的经济问题,我国还没有有效地定性和量化这一问题。如何对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有效的评价仍是一个研究课题。核电站运行的经济性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
第一是对核电厂的应急体系进行完善。核电厂的运行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如果其发生后处理不及时,产生的后果无法想象。基于此,核电厂在实际运行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全面性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要以安全问题的解决为指导做好应急预案的构建和体系的完善,这样,即使问题发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采用有效的措施应对,安全威胁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应急体系的完善来看,其一是完善领导体系,其二是完善责任体系,其三是完善监督体系,其四是完善执行体系。这四方面的体系完善可以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实效性的应急系统,其对于安全问题防控的意义巨大。
为了防控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全面性构建安全监管制度可以使得安全监管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就监管制度的具体构建来看,主要是进行责任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强化。一方面,建立横向责任区域划分制度保证监管责任无死角,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的效果,另一方面,构建纵向的责任领导体系可以对监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方向做出更具科学性的指导。简言之,区域责任划分的明确领导责任机制的建立使得整个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得到了提升。当然,为了对安全监管的效果进行更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设备监控系统和人员监督管理系统也十分必要[2]。
目前较为完备的核电厂经济评价指标大多来自发电环境综合规划模型。基于技术、电力需求、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求解该模型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小的经济成本。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传统火电发电能耗较大,环境污染较严重,经济效益较高,投资成本较低;在核电发电过程中,由于核能的特殊性,核电投资成本、运行管理成本较高,但能耗较低,生态效果较好。
核能发电每次发电量大,消耗的能源材料低。这符合当前节能降耗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核能后期产生的核废料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后排放,核废料的处理需要更多的经济消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核电站的经济效益。通过综合分析,核电和火电发电后的成本差不多,而且在经济成本方面,一些核电发达的南方省市的电价远低于火电,所以核电具有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应。核能是一种新型的生态能源。它可以提供巨大的能源,并减少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然而,我国对核电站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如何实现安全与经济的科学评价,已成为核电研究的头等大事[3]。
总之,核能是一种新型的生态能源,它可以提供巨大的能源,减少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这是未来电厂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对核电站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如何实现安全与经济的科学评价,已成为核电研究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