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 赵香芹 卜洪建
鱼台县王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济宁 272343
水稻作为我国极为关键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人民解决温饱问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种植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问题等,因此,必须重视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出发,对水稻生产的全过程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
首先,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全部谷物种植面积的26%。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口数量急剧上涨,与水稻产量降低、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产生矛盾,由此引发的诸多粮食问题将会影响社会稳定。我国优势水稻栽培质量整体偏低,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难以在国际优质粮食市场中产生积极影响力。因此,进一步提高优质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才能对我国粮食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支撑。提高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当前国际大环境对水稻发展提出的要求,只有明确优质水稻的发展方法,分析粮食遗传因子,才能提高生产质量[1]。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种子不但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同时对稻米的口感和品质等会有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要根据种植环境的条件,从栽培的生态环境和种子特性等方面出发,科学选择水稻品种。伴随水稻栽培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稻高产种植也更加重视抗性较强、产量高及米质好的品种。
在进行水稻种植之前,还需要对水稻种植的地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水稻更加健康地成长,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种植地点的选择要以水稻的品种和生长性质为基础,首先需要选择有充足水源的地方,这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条件,然后需要充足的阳光,保证水稻可以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也有利于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经研究,充足的阳光对于水稻产量的提高有着很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是种植土壤的选择,养分充足以及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是种植水稻的最佳选择[2]。
目前,我国市场上对于水稻的整体需求量普遍较大,水稻在日常种植及栽培管理中的规模也在持续性扩大。在水稻种植及后期的养护管理中,要想实现高产,就必须对水稻的种植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高密度种植会使水稻种植数量增加,产量也会随之提升,但过高的种植密度会对水稻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因此,在水稻栽培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地把控种植密度,最大限度保证水稻光照的充足性。
每年4-5月是水稻种植的适宜时间,实际播种的时间还要结合各区域具体的情况确定,如播种条件和气候类型等。水稻最适宜的种植条件是环境温度在9-12℃,确定好播种时间以后盖上地膜,在覆盖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好水分与保温。秧苗出苗以后要及时地施肥,确保化肥供给及时,施用尿素的用量是5-10kg/667m2,同时揭膜后要及时地对秧苗灌水。可以选择3%广枯宁700-1000倍液防治水稻青枯病。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就要保证施肥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有利于满足水稻在生长中所需要的养分,使水稻快速生长。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有限,必须按照严格的时期进行施肥,否则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势必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对水稻的整个发育状态造成严重威胁,甚至有可能影响水稻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氮肥、磷肥、钾肥合理地应用于水稻栽培种植管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满足水稻在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还可以实现水稻高质量、高产量的根本目的[3]。
在插秧完成以后,就要及时灌水,不要在出现干苗的状况后再浇水,不然对优质秧苗会造成过大的伤害。需要结合水稻生长发育的习性来灌水。在分蘖阶段不能没有水层,且不能太深,通常要灌1-2cm浅水层,从而有效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现象。抽穗期至收获过程不能断水,因为这个时候水稻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供给。
稻田中养分含量高、水分充足,在促进水稻成长的同时也会催生大量杂草,杂草会与水稻争夺养分,使得水稻秧苗长势变弱,还会引发严重的病虫害,因此必须做好除草工作,种植户要加强对稻田的巡视,做好日常除草管理,保证水稻植株的长势。
(1)物理防治。相较于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能够减少药品对水稻植株的伤害,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果实的质量,而且不容易留下后患,防治结果和质量都很好,但是这种防治方法也有很多缺点,如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无论是人工费用还是机械设备的购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水稻种植成本偏高。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就是通过向植株施加化学药剂实现的。虽然这种方法成本较低,而且防治效果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开发工作始终不能停止,需要不断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来研发新的技术,避免由于抗药性而导致防治效果变差。在进行药剂施加的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对药剂的剂量进行合理配比,尽量减少药剂对水稻植株产生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普遍提升,水稻的质量、产量也需要不断提高。为了实现水稻种植质量和产量的提升,需要严格落实水稻高产种植栽培技术,保证水稻栽培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