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张江龙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山地户外体育旅游是当前社会中的比较热门的旅游业态,它能够将体育建设与旅游愉悦身心进行有机结合,使旅游释放出更大的魅力。关于现阶段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的开展中,大部分开展都将旅游作为山地户外运动或赛事的附带形式,没有将黔东南山地户外旅游的重要性提升到与山地户外体育运动同等的地位。因此,有效的分析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产业优化发展方式是必要的,下面结合实践具体研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市场也呈现出急速发展的趋势。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日益提升,其消费形式也由原本的实物转为服务。在此形势下,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也应运而生。通过网络统计数据可知,我国户外运动的爱好者约为1.3亿,已经达到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户外用品的市场占有量达180亿元。具有大量消费群体的户外用品市场,山地户外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产业覆盖区域不均衡的情况,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效果并不理想,市场影响力偏弱。此外还有其他对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产业规模较小、师资匮乏、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产业体系不够健全,管理机制落后,运行失衡等多种矛盾问题。
当前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山地赛事得以顺利运用,必须在开展前期形成科学的规划。其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山地户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的推动。在具体的运动项目中,由于山地户外项目在规模和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有限,多数户外运动难以聘请更为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在保护措施和安全机制方面建设不够健全,难以在山地运动出现突发情况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上述原因均会将部分山地户外运动的开展由于缺少专业管理而成为真空区域。对此,为尽量降低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便需对户外运动教练的职业素养进行专业化的锻炼,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对山地赛事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市场管理和服务的梳理,进一步提升山地运动在体育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基础设施的搭建可作为实施山地户外运动的前提。由于山地地形相对负载,且地方经济水平较低,部分地区的交通设施配置不够完善,覆盖率较低。对地方自然资源的挖掘和使用的效率较差。山地户外运动的实施区域通常为城郊或山区地带,由于举办竞赛的次数较少,产业聚集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配置缺乏完善性,最终致使山地户外运动与娱乐、服务和商业等产业的关联度不高。产业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体育消费水平落后,对区域的统筹规划能力较差,难以带动山地户外运动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山地户外运动规模逐渐增大的同时,还需对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的力度,注重通过招商及利用地方资源等形式有效开发适合地方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从而推进地方山地运动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当前,部分体育管理机构或企业对山地户外运动的规划和审批缺乏严谨性,多数地区在组织山地运动时,变会出现盲从等情况,导致项目组织基本雷同,甚至还会模仿部分商业模式,导致其运行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项目,市场的营销渠道也难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山地运动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优势,导致山地运动的在市场中难以发挥有效的影响力,供需失衡,产业链条发展不均。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还属于新兴产业。山地运动用品的相关产业链条较少,这便导致用户难以体验到高质量的服务,尤其在较大规模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中难以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这也会对山地运动产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最近山地户外运动线路越发受到爱好者的关注,多数山地运动赛事费用由赞助企业承担,因此企业在赛事的举办、管理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由于企业会受到投资主体、赛事运营和市场开发经验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多数企业对山地运动进行运营时会出现形式单一、规模较小等问题,山地运动产业的创新体系不够明确,当前可使用的资源较少,户外运动场地设置缺乏科学性,企业间的沟通效果较差,难以与相关产业形成有效的互动,产业融合度较低。
山地运动作为行业新兴的产业类型,可融合与旅游、服务业、信息化产业等形成融合发展的模式,上述融合模式也是我国所倡导的新型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在山地运动产业的发展期间,需在政府的引导下,由企业管理,调动全民参与其中,需对企业内部的机制进行革新,形成相关的产业政策去,强化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山地户外运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企业也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有效促进山地运动产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可在市场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利用地方的自然资源和设置等条件,形成山地运动产业体系的协同发展的趋势。此外政府还可采取管理输出、连锁经营等发展模式的构建,引导户外运动企业全面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能力。倡导规模较大的行业企业实现跨行业和区域的重组上市,提升服务的特色化。
对山地运动部分项目进行操作时,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便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由于山地运动的场地相对复杂,危险性和掌控难度均较高,需要相关人员不但储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同时还需掌握相关的旅游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操作的能力,为专业运动项目提供必要的专业人才进行安全指导。在开展山地户外运动前,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活动,以此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对于行业内专业的户外教练员少、专业技能偏低等情况,可通过行业协会、企业俱乐部等渠道来组织知识座谈等活动,以此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山地户外人才。企业可以考核的方式对行业人员进行选拔,不但可构建更为雄厚的师资储备,为赛事的举办提供专业性的人才,保障赛事能够顺利进行,此外还可提升行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优化山地户外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户外运动项目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覆盖范围较广的项目。从空间层面来讲,主要可分为地上、水上和空中项目类型。从地理层面来讲,可分为山地、雪域和荒漠户外项目等。黔东南地区以往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产业发展的核心,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存在认识偏差,对山地运动的概念界定不清、项目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黔东南地区开展山地运动的外延十分广泛,目前的主要项目有马拉松、攀岩、漂流、拉力赛等。上述项目部分可在户外开展,但有些项目无法在户外实施。多个项目共同发展可形成全面发展的态势,更便于积累行业经验。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多个项目同时实施并不利于将优势资源集中,也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最终导致活动开展数量角度,但难以凸显特色的尴尬局面。对此,黔东南地区需依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联系整个省内的整体发展规划,有效发挥山地的地形和岩体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攀岩、探洞等高端的运动项目,以及山地越野-自行车-马拉松等中低端的项目,从几个重点项目着手,带动行业产业全面发展。
地方或者国家在组织体育赛事时,需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协同运作,共同实施赛事资格认定、赛前准备、赛事运营等工作,全面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从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出发,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品牌。还需利用电视、微博、网络等多元化的媒体渠道拓展宣传的范围,全面提升山地运动的影响力和创造力。对运动路线和竞赛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开展山地户外运动训练项目,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向商业化发展,通过户外运动产业来带动地方的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下,山地运动产业形成更为开放化的发展趋势,在该形势下,多数产业能够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赛事方案。此外还需提升开放的水平,形成山地运动的新格局。如将山地运动与网络结合,通过科技推动产业创新,或者将山地运动与体育旅游结合,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山地与营地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产业融合等。
1.规划以地理优势为范畴的山地户外活动区
需改善以往单独发挥作用的行政模式,通过集中规划来推动地方活动的实施,以地方活动来促进集中规划。黔东南地区的优势在于户外活动区域,如探洞崖降等天坑群区,以越野、山地自行车为主的丘陵地貌区等,地方可以地理资源优势为主导,形成黔东南整体性的典型活动,各地区可分别承担部分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工作,构建整体的区域性活动区,进一步凸显地方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山地户外活动或者体育小镇,创建地方户外运动品牌,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2.以优势山地户外活动区为基础引入山地户外制造业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生产制造行业在整个集群的发展期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地理聚集功能。可通过在具有优势性的山地活动区域内,积极打破以往的制度限制,设立新的可行性政策,建立资源信息互通平台,广泛吸引外资加入黔东南地区的户外体育产业构建发展中,积极培养综合性的山地户外产业体,从根本上推动地方户外产业主体的不断壮大,以此作为地方发展体育产业,实现长效经营的必由之路。产业主体能够稳健发展,也会聚集大量的专业化优质人才,通过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来推动产业的不断进步,与其他产业协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地方联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总之,在实践分析过程,应结合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项目,科学的制定更加完善的发展模式,从而借助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产业发展优势,有效的开展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事业宣传工作,进一步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形成优势聚集地,更好地为黔东南山地户外体育产业优化发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