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2021-11-23 22:13刘海红
商品与质量 2021年39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刘海红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岗子满族乡人民政府 河北承德 06741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下将三农问题作为了关注的重点,细心者不难发现近些年我国的很多政策都是倾斜于农业的,为了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国家大力地向农村输入人才。我国农村的发展趋势就是绿色化农村、现代化农村等,农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离不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这也关乎着三农全面振兴。因此,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分析和完善是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与此同时,也决定着是否能够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1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1.1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需发挥出市场的指导作用,合理配置土地种植资源。比如,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农业示范园区,推动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包括蔬菜、畜牧、水果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引进符合地区实际的优良农业品种,并提供种植、栽培等技术服务;加大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引进,大力开展节水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引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破除当前耕地荒废的困局,尽量降低耕地的浪费情况。农民将自己多余的土地转让或租赁给有实际需求的人,提高土地开发率,使得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同时还能助力当地农业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增长[1]。

1.2 推动农业科技飞速发展

在实施土地流转政策之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都属于小规模农业生产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成本逐渐提高,很多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所拥有的土地极为有限,而土地流转则让更多有实力、资金雄厚的企业参与进来,土地资源的利用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大型企业甚至直接承包土地,将农民的土地变为自己的经营地,这样不仅能帮助农民扩收,还能提高自身的经营规模,农业生产收益有所提高,也为生态化、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合作社等为提高生产效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全面普及。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土地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1.3 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土地流转能够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自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村发展也获得了许多优势,而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最显著的优势。中国一直以来的政策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选择便饱受约束,农民家庭收入少,来源不多。现阶段,社会越来越多的农民之所以主动入城工作,大部分是因为生产隔离造成收入受限的干扰,所以进城务工的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不断降低,慢慢地导致土地荒废的弊端,对于农业规范化发展并不利,并且难以进行现代发展规划。农村土地流转被开展实践后,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变多,农民能够通过转让土地的模式增加收入[2]。

1.4 有利于劳动力转移

自从规定了农村土地流转后,国内农村农业便完达到了收入与农业的脱离,农民不会再被“春种秋收”的种植所限制,而是通过当代的工业生产获得稳定的经济入源,并且农户家庭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得到租金,所以土地流转的进行,使农村土地价值得以增多,使农村土地利用率有所增加。农户家庭纵然不再开展农业生产,同样也能够通过土地流转得到租金,解决生产成本问题,农户家庭劳动力也不再受到约束,其选择空间更广,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劳动力往非农生方向发展。

2 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现状

2.1 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众多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业占地情况所涉及问题往往是多个方面的,相对比较复杂。在我国,农业用地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例如政府的规划用地,还有土地被用来专门出让。这些土地的类型相对较多,而且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对经济进行长期规划的阶段,对土地的划分和使用也就更加地复杂。目前,我国众多的企业或者农业劳动者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和知识还缺乏相应的认识,土地流转存在历史上遗留问题。因此就对各个地区和政府部门专门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在正式进行土地流转工作之前充分了解土地流转的作用以及土地流转的意义;更要具备精深的专业意识,土地流转工作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努力将农村土地流转的项目做到最好。

2.2 土地流转不规范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在一些地区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在此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程序不规范容易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遗留隐患。许多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在土地转让时,并未落实到书面合同上。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也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问题,并无法律效应。后期出现纠纷时,无法有效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未来土地流转就是要使其规范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新型管理模式促进土地流转可持续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应普及土地流转优势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促进土地流转有效进行,帮助农民真正获益。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既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又要有效规范其行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

2.3 土地流转的技术和管理尚不完善

我国土地流转对于技术和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方式一般都较为普通和传统。但是经济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给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土地流转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各种需求。传统的土地流转不论是施工材料的选择还是对施工材料的使用规范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将施工材料进行最大化的合理利用。我国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者都是一些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或者是非专业从事土地流转工作的人员,这既不利于我国农业改革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土地流转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相关技术和设备都还比较落后。土地流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从而满足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就会阻碍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我国土地流转的全面性以及对土地和改革速度造成影响。因此土地流转工作要更加流畅和高效,除了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备之外,更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都能处在一种正常工作的状态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土地流转工作的进程[4]。

2.4 土地产权不明确

我国法律对农村土地的归属未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一般都是直接划归至农村土地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导致土地的主体所有权不明确,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矛盾。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在土地流转方面,土地承包者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而不赋予其他权利,但并未明确指出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关于这部分内容目前缺少法律规范。

2.5 相关基础设施落后

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农业种植朝着规模化趋势发展。而现阶段土地流转仍为传统模式,土地流转后存在田地不规则、不平整的问题。田间灌溉也需要重新改造水系。此外,农田排水沟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部分,规模种植的地块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提升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行整改需要大量资金,而村镇、种植户都无力承担。这样就造成土地流转的配套设施落后,不符合土地流转的高速发展。

3 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优化

3.1 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体系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将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第一战略,这是由特殊历史时期所决定的,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性进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粗犷式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以高瞻远瞩的角度进行农村土地利用改革。一系列的土地利用改革其目的均是为了国家持续发展的目标,当然这必定牵扯到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需要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明确土地责任以及土地界限划分,既为前期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后期的监督管理做好相关数据记录。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同时也受自身实际情况及技术手段所限制。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大多是以集中化制度严格管控,虽然农村土地较为集中,但是其利用手段相对单一。在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尤其凸显,不仅限制了大量土地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造成了两极分化现象,城市土地越来越稀缺,而农村土地闲置荒废居多。

3.2 整合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流转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推广范围逐步扩大,各地区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开展土地资源的调研工作,依据所辖范围内的情况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流转措施,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整体性效果,加速土地流转效率,进一步扩大资源的流转覆盖范围。在实施推广策略时,地方政府需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解决土地流转期间所需要资金支持的问题。此外政府还需设置专门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乡镇层面的土地资源流转工作,努力用较短的时间妥善处理农业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弊端,实现效益与规模的同步优化。

3.3 保障农民群众合法利益,畅通土地流转渠道

落实推进土地流转需以保证农民的个人权益为准则,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意愿,在流转中做到价格公平。目前部分农民仍然对流转的形式抱有一定的怀疑和抵触情绪,无法自愿将土地的使用权参与流转。形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切身利益无法保障,在实施土地流转期间,常会出现损害农民经济利益的行为。因此政府需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在土地使用及流转价格的制定方面加强规划和指导,有效降低流转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3.4 建立信息化平台,使得流转过程更加高效合理

当下,我国的农村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流转规模较小、整体的质量低等。导致了农村土地流转速度较低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承包方和农民一方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基本上没有一个专业的机构为流转的整个过程提供优质的服务。所以,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应该由政府出头和相关的机构进行沟通,建立一个有效的流转平台,将土地流转的各个过程进行规范化,这样就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土地流转。

3.5 因地制宜开展流转工作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有着一定的差异,土地的使用情况和分布情况也不同,因此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例如,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在实施种粮补贴的惠民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分散式的粮食种植其本身的经济效益那就不高,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种植效应,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反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得到当地的情况,如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操作的可行性、劳动力情况等。在传统的农业模式中,农户大多是进行独自经营,土地较为分散,很难实现规模化种植。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流转的重要基础,传统的土地利用过程中有着较为突出的矛盾问题,需要针对当前的土地资源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让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加快土地的使用流动性。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土地农民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耕牛和农民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我爱这土地
浅谈城镇化中的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