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鹏
安徽省界首市市场监督管理检验所 安徽界首 236500
计量器具在生产、科研和人民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计量立法中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1]。计量检定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保证良好的技术装备,才能保证计量值的准确性。对于轻工业监督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需要列入到强制检定的行列中去。
计量检定工作开展的条件。由于计量检定对测量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开展计量检测工作,也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在通常的情况下,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对计量检定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保证一个非常好的计量检定环境,就难以为各种计量检定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纵观计量工作,计量器具造成的误差主要包含:可避免的误差以及不可避免的误差。而计量器具本身具备的误差属于相应的不可避免误差,主要包含:附件误差、工作计量器具误差以及标准器具误差等,还有一些计量器具在制造当中由于工艺问题造成的误差,或者是在,而这些误差都是可以避免的。
由于计量本身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有些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计量检定人员除了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其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对工作开展效果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
虽然历经多年发展,国内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检定制度,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情况。
拥有高质量的计量检定仪器,是提高计量检定质量的第一步。国家在这一层面也十分重视,为此特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管理办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规范计量检定器具的检定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仅为我国计量检定仪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使得计量检定工作有法可依。
(1)计量检定仪器的使用。计量仪器大致分为A、B、C三类,其中每类下面都有很多小分支,计量检定仪器属于高精度计量仪器,对于其使用、维护以及保养等操作要求十分严格。高精度仪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使用环境、操作步骤是否规范,只有严格控制计量环境,定期进行计量检定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才能最大程度上延长高精度计量检定仪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强对其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这是十分重要的[2]。
(2)控制计量检定仪器工作时的环境因素。《计量检定规程》中明确的对计量检定仪器及其配件的工作环境给出了要求,它要求此类仪器进行工作时,工作环境需要满足计量检定所需求的环境,否则计量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PTY、PTT、TP型电子天平的使用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平均波动不得超过5摄氏度/小时;PTX-JA型电子天平使用时,环境温度的平均波动不得超过1摄氏度/小时,温度界限范围为15到25摄氏度。另外,为了尽可能减少无关因素对于计量过程中的影响,操作环境中配备专业的检测仪器,也是合理有效的路径之一。此外,计量检定工作场所需要做到防落尘,防震动、防腐蚀等条件,否则就会导致计量结果有所偏差,降低数值的可信度。
《计量检定规程》是工作人员进行计量检定工作时的有力依据,也是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条文,它是对计量检定仪器的性能、使用条件、使用方式的专业性规定。我们在计量检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进行严格的规定,并有效的进行实施。在检定方式、检定周期上应做到“只紧不松”,依照条例层层把关。例如,对于一些普通计量仪器,规程中规定检测周期为一年,那么管理者就可以根据该仪器使用频率,适当缩短检测周期,使仪器更加可靠。另外,为了增加计量检定仪器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仪器管理者应当熟知自己负责的仪器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创新出更适合此类仪器的管理方案,并在使用中发现不足,在不足中调整方案,使得计量检定管理规则更科学、有效。
计量检定仪器大多具有高精度性,这确实给物质的准确称量奠定了基础。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应当是计量检定人员,而并非是计量检定仪器。在合格的计量检定仪器上操作时,误差来源往往是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出现失误等原因。由于计量检定仪器的高精度性,操作过程中哪怕出现一丁点不规范行为,都会导致其称量结果的不准确、不可靠,严重影响称量。因此,提高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
计量检定工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人”理所应当的排在第一位,通过对“人”这一因素进行改变,可以使我们获得更高质量的检测结果。本文认为,要想提高计量检测人员的素质,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其次,计量检定单位应当组织合适的技术培训工作,倡导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规范、技巧,只有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上升,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3]。
计量检定工作是很多行业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决定了,我们需要严格控制计量检定工作,保证其可信性、有效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