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岚,易云霞,嵇文燕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广东518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日益增加,分娩后的产妇对于其产后康复质量的要求逐渐增高[1]。产妇在分娩期通常会发生体形、盆底肌张力变化及阴道收缩异常症状,加之身体各器官均处于康复时期,特别是阴道高张型放松以及子宫复旧不全,已成为产妇产后康复的重要问题之一[2]。因此,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产后康复干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妇产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随着中医护理技术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临床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且更易被产妇及其家属接受[3]。雷火灸以及手法按摩是中医特色的护理干预手段,目前,临床上已有关于雷火灸以及手法按摩在女性产后恢复中应用的研究报道[4],但关于两者联合应用对产妇阴道高张型放松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研究雷火灸结合手法按摩对促进产妇阴道高张型放松的作用,旨在为产妇产后康复提供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50名阴道高张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75人。纳入标准[5]:①所有受试者均为阴道高张型临产单胎初产妇;②骨盆检测结果正常,且呈胎头位;③年龄≥20岁;④均于医院接受规律性产检以及分娩者;⑤胎龄≥37周。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遗传性疾病、伴有妊娠并发症者;②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瘢痕子宫或胎膜早破者;③低体重儿或巨大儿;④意识异常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⑤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或失访者。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常规组开展常规干预,主要包括母乳喂养宣教、乳房护理、产后产褥操等。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使用雷火灸结合手法按摩干预,于产妇产后1 d开始实施,具体如下:
1.2.1 雷火灸
采用雷火灸悬灸双足足三里各10 min,随后以雷火灸悬灸双足三阴交穴各10 min,热毒以产妇能耐受为宜,连续灸15 d,每天1次,施灸过程中避免烫伤。指导产妇及其家人雷火灸的灸法以及取穴方式,住院期间由医务人员协助产妇开展雷火灸,出院后由产妇家属协助其实施雷火灸。
1.2.2 手法按摩
以拇指或中指反复点穴膻中穴、乳房下穴等穴位。此外,并拢拇指外其余四指,从乳房根部开始朝乳房方向开展发散性按摩,自下而上,反复交替按摩后逐渐扩大按摩范围,直至乳房两侧。以指腹轻柔地画版权,反复3~5次后张开四指,握住乳房自乳房根部朝乳头进行梳状按摩,左右两侧分别按摩≥3次。最后采用五指轻捏乳头,左右两侧每次各10 min,每天2次。手法按摩力度以及时长以产妇可忍受为宜,并在按摩的同时为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按摩的方式,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并在出院后进行自我按摩操作。
比较两组舒适度、产后盆底肌力以及满意度。①舒适度:通过简化舒适状况量表[6]评估产妇舒适度,该量表主要涵盖心理、社会文化、心理精神以及环境4个维度,总分112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舒适度越佳。②产后盆底肌力:盆底肌无收缩计0分;盆底肌有颤动计1分;盆底肌不完全收缩计2分;盆底肌呈完全收缩,同时无阻力对抗计3分。盆底肌呈完全收缩,同时轻微对抗计4分。盆底肌呈完全收缩,有持续对抗计5分[7]。③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对受试者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8]。
表2 两组舒适度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产后盆底肌力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女性在经历妊娠以及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时,可能出现心理、生理不同程度的刺激,若在产后未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能导致产后抑郁、感染等并发症,继而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降低生活质量[9]。因此,在产后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雷火灸属于特色中医护理技术,其在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操作方式简便,易于学习,易被产妇及其家属接受[10]。产后手法按摩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康复措施,其通过科学按摩对子宫的反射区穴位实施刺激,进而刺激其子宫肌肉,加速子宫复旧,同时减轻子宫宫缩痛,优化肌肉的紧张程度,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并能调节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帮助产妇产后康复[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雷火灸以及手法按摩可有效激活机体内痛觉调节系统,提高产妇痛阈,继而缓解疼痛。此外,手法按摩能够刺激子宫的兴奋性,优化血液循环,强化宫缩,有助于宫内淤血和坏死的蜕膜组织正常排出,为子宫复旧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雷火灸的灸条主要成本包括穿山甲、沉香、木香、麝香、羌活、乳香以及干姜等,燃烧时可发挥其独有的热力以及红外线辐射作用;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激发经气,促使局部肌肤腠理开放,有利于药物透达相应部位,进一步发挥舒经活络,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等作用。同时,雷火灸具有极强的辐射能力,可有效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进一步促使其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生理机能水平[12]。另外,本研究发现研究组产后盆底肌力评分高于常规组,说明研究组干预方式可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考虑原因可能在于手法按摩可发挥理气通滞调经的功效,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并通畅气血,刺激其子宫收缩,加速恶露排出,有助于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以及阴道状态恢复至未孕状态。足三里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乃保健要穴;三阴交穴乃是足太阴脾经、少阳肾经、足厥阴肝经交汇之处,施灸可达调和肝、脾、肾三脏气血、通畅经络之气运行作用,继而促进子宫的兴奋,进一步刺激宫缩。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研究组干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满意度。其中主要原因可能与研究组干预方式可促进产妇子宫、阴道恢复有关,从而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建立。
综上所述,雷火灸结合手法按摩对促进产妇阴道高张型放松的作用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同时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改善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